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捍卫英雄,就要坚决同一切歪曲历史、wū miè()英雄的行为作斗争。
【乙】《最后一次讲演》中,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满腔bēi fèn()地高呼: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丙】无论是面对恐怖势力,还是克服艰难险阻,总有许多英雄一次次在危急时刻,一次次____________,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与感动。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wū miè ①bēi fèn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挑拨离间.①卑鄙.
(3)在上面文段横线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二、综合性学习
2.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解读“和”字】
(1)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与他们一起解读。
材料一:和,相应也。
从口,禾声。
——《说文解字》材料二:“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
这个字极妙:左边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
根据以上材料和小篆的“和”字,你了解了汉字的构造特点是:。
(2)同学们制作了以“和平”为主题的手抄报,摘录了以下一则新闻。
2021年12月13日,沧州市盐山县国防教育办公室牵头组织全县开展国家公祭日活动。
活动中,盐山县各单位通过电子显示屏、横幅、微信公众号等多种载体,运用播放视频、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展板、主题演讲、国旗下讲话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唤起大家的危机意识。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唯有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才能增强国防力量,使我们的祖国不受外辱,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之林。
(摘自“河北国防教育网”)
请为这则新闻拟标题,不超过22个字。
(3)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时至今日,在我们身边还会看到许多极富感召力的宣传标语。
下列标语中你最喜欢那一条?请从内容或形式的角度说明理由。
A.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B.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
我选第句。
理由是:
三、名句名篇默写
3.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少年”,从来就是一个绚丽夺目的形象。
思想家梁启超高声赞颂:“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领袖毛泽东也曾赞叹:“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这些诗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
诵读八下课文,我看见了这样的“少年”:满怀着“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的美好追求,拥有着“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旷达胸襟;展现着大鹏南徙时“ ,”(《北冥有鱼》)的凌云之姿;弘扬着寒梅罹难后“ ,”(《卜算子·咏梅》)的坚贞精神;最可贵的是,“少年”能长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为天下寒士谋温饱的博大胸怀。
总之,世界的精彩,会随着这一声声“少年”,接踵而至。
四、诗歌鉴赏
阅读《石壕吏》,完成下面小题。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石壕吏》作者是(朝代)的杜甫,字子美,被尊称为“ ”。
诗中“吏呼一何怒”中“一何”的意思是
5.对于本诗中作者的感情理解最恰当的是()
A.流露了对老妇人一家的同情。
B.对战乱中人民苦难的同情与关注。
C.对老妇人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
D.表达了对蛮横官吏的强烈愤慨。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
①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
①捐:白白费掉。
6.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臣闻古之.君人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安.求其能千里也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死马且.买之五百金
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8.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
《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以“食马者”寓。
9.《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①近年来,诸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成了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生活方式是人类健康最大的影响因素,占60%左右
..。
根据我国疾病负担归因危险度分析,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已经占到了58%。
②健康管理是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的战略投入。
2007年,我国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
方式行动”,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2016年,作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第二阶段的重点专项行动,“三减三健”活动在全国开展,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
③首先,预防“靶点”要前移,把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学课堂,培养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要从娃娃抓起。
如今,我国居民体重超标的趋势已经体现在儿童中。
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儿童中,30%患高血压,43%患血脂异常,67%患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16%有脂肪肝。
儿童高血压和肥胖都会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室肥厚,给儿童健康带来双重损害。
④其次,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年轻人因为生活压力过大,染上了熬夜、缺乏运动、经常吃快餐、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损害很大。
因此,要加大健康宣传力度,促进国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膳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
⑤再次,要加强社区营养工作,织密健康防护网。
提供优质的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服务有很多,如:社区营养不良的筛查、老年人肌肉衰减的评估、甚至糖尿病、血脂异常、癌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与管理等。
⑥最后,要防控危险因素,提高烟草、酒类等产品的税收和价格,减少加工食品含盐
量或使用低钠盐等。
此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警示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10.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11.我国健康管理工作具体有哪几项实施步骤?
12.第①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3.第①段中加点词语“左右”可否去掉?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登临黄洋界
①我对井冈山黄洋界最初的认识,是“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词句。
在这些词句的吸引下,登临黄洋界的想法一直在我的心里萦绕不去。
②终于,有机会走进黄洋界。
通往黄洋界的山路九曲回肠,两边郁郁葱葱的竹林,沿着蜿蜒的山路一直向上延展。
随着高度上升,云雾开始清淡,远处的竹林也变得明晰起来。
峰回路转间,黄洋界的雄姿就在前方。
③踏上黄洋界,仰望纪念碑。
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再次在脑海里闪现。
1928年8月,驻扎湘、赣两省的敌军合谋“会剿”井冈山。
红军凭借黄洋界哨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天险,利用漫山遍野的毛竹,制作竹钉埋在哨口通向山下的路旁草丛中。
同时,将滚木礌石推下山坡,乱敌阵形。
战斗中,敌军发动多次进攻,却始终无法接近哨口。
大小五井①赤卫队、暴动队等群众武装力量埋伏在附近山头,配合红军作战。
红军与数倍于己的敌军激战,誓死保卫了井冈革命根据地。
④走到当年红军战士阻击敌军的哨口,巨石和木头还在,战壕遗址还在,见证战斗胜利的参天古木还在,沐浴辉煌的那尊迫击炮还在。
那载入史册的隆隆炮声,仿佛又在我的耳边响起。
这场创造奇迹的战斗,如今已经成为一段经典的历史,为人们所铭记。
⑤哨口下,一条崎岖的山路向山谷里延伸。
山路狭窄,只容一人行走,齐腰的青草在路两旁恣意生长,有的路段甚至被小草所掩盖。
当年,为了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将士从宁冈运粮到井冈山上,以防被敌人长期围困。
他们正是行走在这条崎岖的小道上,每天都要翻越海拔一千三百多米的黄洋界高峰,并且,是背着或挑着几十斤重的稻谷。
由于敌人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异常艰苦,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红军将士依然豪迈乐观地生活与战斗。
他们一次次挑粮上井冈,一次次击碎了敌人的围困,无所畏惧地在这陡峭的羊肠小路上创造了历史的奇迹。
⑥眼下,黄洋界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正艳,一片片,一层层,一簇簇,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恰到好处地缀饰在翠绿的大山中。
它们怀着向往蓝天的坚定信念,积攒着自己的力量。
不屈不挠地绽放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生机盎然。
放眼望去,云雾浓时,山间花海若隐若现;云雾散去,便是一片片壮观的杜鹃花海,一眼望不到边际。
那么耀眼,那么烂漫。
⑦凝视小路,似乎看到了当年红军在路上行走的身影。
先辈们用草鞋踏平了险峻和坎坷,踏出今天的幸福之路。
⑧站立哨口,松涛四起。
一尊炮依旧稳稳地守着哨口。
一座纪念碑,高高地矗立着,肃穆、巍峨……
【注释】①大小五井是指当时江西省遂川县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五个村落的总称。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文章以登临黄洋界的游踪为行文线索,串联起作者的见闻与感受,脉络清晰。
B.第①段引用词句,既写出了作者对黄洋界的最初认识,也为下文登临黄洋界做铺垫。
C.第①段开头利用青草恣意生长、掩盖路段的景物描写,渲染萧索凄凉的氛围。
D.文末写自己似乎看到了当年红军行走的身影,表达作者对先烈的缅怀与尊敬。
15.第①段采用了什么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6.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它们怀着向往蓝天的坚定信念,积攒着自己的力量,不屈不挠地绽放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生机盎然。
(赏析句子)
17.最后一段,为什么要特意写到一尊炮、一座纪念碑?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保尔是最后一个。
他坐在地上,眼前的一切,把他完全弄糊涂了。
……这些人都放走了。
但是,多林尼克,多林尼克……他说是夜里上街被捕的……保尔终于懂了。
……
“喂,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上校马上就听到了回答:“我从马鞍子上割了一块皮子做鞋掌。
”
“什么马鞍子?”上校没有听明白。
“我家住了两个哥萨克,我从一个旧马鞍子上割了一块皮子钉鞋掌,就因为这个,他们把我送到这儿来了。
”保尔怀着获得自由的强烈愿望,又补充了一句:“我要是知道他们不让……”
上校轻蔑地看着他。
“这个警备司令尽搞些什么名堂,真是活见鬼,抓来这么一帮犯人!”他转身对着门口,喊道:“你可以回家了。
告诉你爸爸,叫他好好收拾你一顿。
行了,快走你的吧!”
保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都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
他从地上抓起多林尼克的外套,朝门口冲去。
他穿过警卫室,从刚刚走出来的切尔尼亚克身后悄悄溜到院子里,然后从栅栏门出去,跑到大街上。
【乙】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
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保尔进攻了。
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
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朱赫来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丙】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
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
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
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
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
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
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
18.阅读选文【甲】,联系整部作品说一说保尔被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后来出狱后他又去了哪里?
19.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丙】段划线的句子中“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一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20.从选文【乙】【丙】中可以看出保尔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七、作文
21.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熟悉的物或事(人)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以《____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在横线上填入诸如“书”“大扫除”“春游”等词语,再去写故事。
(2)可以先列一个提纲,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要让情节有些波澜。
(3)要有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曲折、感人。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