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昆虫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植物昆虫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昆虫的头式
也称作昆虫的口式,则表示昆虫口器在头部的著生边线和所指方向。

2、下口式
口器着生在头下,头与虫体纵轴成直角。

3、前口式
口器著生在头前,头与虫体纵轴成钝角或平行。

4、后口式
口器着生在头后,头与虫体纵轴成锐角。

5、口器(mouthpartsorfeedingapparatus)昆虫的取食器官。

6、开掘足
昆虫的肢胫节管状宽扁,末端具齿,跗节呈圆形滚状,易于发草。

7、携粉肢
胫节端部宽扁,边缘具长毛,形成携带花粉的花粉筐。

同时第一跗节也特别膨大,内
侧具多排横列刚毛,形成花粉梳,用以梳集花粉,形成携粉足。

8、翅脉
气管在翅面上的加厚,起支架作用。

9、脉相
翅脉在翅上原产排序的形式次序称作脉二者。

10、模式脉二者
11、纵脉
从翅基部晃至外缘的翅脉。

12、均衡棒
昆虫的翅退化为小形棒状体,飞行时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称为平衡棒。

13、翅连锁器
很多昆虫的前后翅,借各种特殊构造相互连锁在一起,以增强飞行的效力,这种连锁
构造统称翅连锁器。

14、两性生殖
雌雄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
个体的生殖方式。

15、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也称单性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6、世代交替(alternationofgenerations)
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错的方式产卵后代的现象称作世代交替(alternationofgenerations),又称作异态交错(heterogeny)。

17、多胚生殖(polyembryony)
就是指1个卵内可以产生两个或多个胚胎,并能够发育成崭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8、受精
昆虫胚胎发育到一定时期,幼虫或若虫破卵壳而出的现象,称为孵化(hatching)。

19、变态
从卵中孵出来的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及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性成熟的成虫。

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

20、半变态
不全变态的一种类型,主要特点是其幼体水生,成虫陆生;二者在体型、取食器官、呼吸器官、运动器官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化,以致成、幼体间的形态分化较显著。

21、换羽(moulting):
幼虫体外表有一层坚硬的表皮限制了它的生长,所以当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形成新表皮,脱去旧表皮,这种现象称为蜕皮(moulting)。

22、虫龄和龄期
从卵内孵化出的幼虫称为第1龄幼虫,以后每脱1次皮增加1龄,即虫龄(instar)。

相邻两龄之间的历期,称为龄期(stadium)。

23、多肢型幼虫
除3对胸足外,还具数对腹足。

24、蛹(pupa)
就是全变态昆虫在后胚发育过程中,由幼虫转型为成虫时,必须经过的一个特有的静息虫态。

25、前蛹
单茎幼虫行将化蛹前,通常暂停捕食,并搞适度的准备工作工作(吐丝作茧、增筑蛹室等),幼虫身体延长,体色变浅或消失,不再活动,称作前蛹(prepupa)。

26、羽化
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蛹或末龄若虫和稚虫)脱皮而出来的现象,称作羽化。

27、雌雄二型(sexualdimorphism)
是指雌雄两性个体间除内、外生殖器官不同外,在个体大小、体型、体色、构造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28、多型现象(folymorphism)
是指同种昆虫在同一性别的个体中出现不同类型分化的现象。

29、昆虫世代
昆虫的卵或若虫,从返回母体发育至成虫性成熟并能够产生后代年才的个体发育史,称作一个世代。

30、昆虫的生活史
就是指一种昆虫在一定阶段的发育史。

昆虫在一年中的生活史称作年生活史或生活年史,常是所指昆虫从越冬虫态(卵、幼虫、蛹或成虫)越冬后衰退起至,至第二年越冬衰退前的全过程。

31、休眠(dormancy)
生命活动发生停滞不前就是由不当环境条件轻易引发的,当不当环境条件消解时,便可恢复生长发育的的现象。

32、滞育
掌裂就是昆虫长期适应环境不当环境而构成的种的遗传性。

在自然情况下,当不当环境到来之前,生理上已经有所准备,生长发育停滞不前的现象。

33、昆虫钟
绝大多数昆虫在演化过程中构成了与自然界中昼夜变化规律相吻合的节律(昆虫钟:insectclock)。

34、昼夜节律
昆虫的活动常随其昼夜的交错而呈现出一定节奏的变化规律,这种现象称作昼夜节律(circadianrhythm)。

35、食性
昆虫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对食物构成一定的选择性,即为食性(feedinghabits)。

36、趋性
趋性就是指昆虫对外界提振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犯罪行为活动。

37、濒死性
是指昆虫受到某种刺激或震动时,身体卷缩,静止不动,或从停留处跌落下来呈现的状态,稍停片刻即恢复正常活动的现象。

38、飞虱(migration)
或称迁移,是指一种昆虫成群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

39、拟态(mimicry)
一种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姿态,得以保护自己的现象,称为拟态。

40、保护色(protectiveco1oration)
就是指一些昆虫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相近的现象。

41、体腔coelomiccavity
昆虫的体腔是由体壁包围形成的内部空间。

42、血窦
昆虫的血腔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形成的膈膜(diaphragm)在横向隔开成两个或三个大血腔,称作血窦。

43、气门
就是由体壁内陷构成气管所遗留下的开口,又称气管口。

44、马氏管(malpighiantubes):
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是由意大利解剖学家malpighi于1669年首先在家蚕体内发现的,故以其名字命名。

45、轴突传导
轴突是神经冲动的起始部位,是在轴突的起始段,沿轴突膜进行的神经传导方式。

46、静息电位
由于神经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和离子的不均匀分布,在静止时,神经细胞和纤维膜电位处于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这一电位差就是静息电位。

47、动作电位
神经的某一部位接受刺激后,该部位的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立即改变,膜外的na+大量涌入膜内,使膜表面电位下降,膜内电位上升,形成了扩散性的电位差,这一电位差称动作电位。

48、去极化
当受到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的膜对na+的透性突然增大,膜内的低电位迅速消失、电位大于膜外,这一现象称为去极化。

49、神经元传导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间隙进行的传导。

50、神经递质
神经冲动通过神经元间隙就是依靠化学物质传达的,这类物质表示神经递质。

51、模
式标本
当一个新种被描记发表时,作者必须指定一个或多个标本作为其模式,是学名的载体,称为模式标本。

52、副模
有多个模式标本时,如果指定其中的一个标本作为正模,其余标本就成为副模。

53、配模
有时还指定副模中与正模性别相对的一头标本作为配模allotype。

54、优先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