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华侨史(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山华侨史(1)
第一节出洋原因
眷乡恋土之情,谁人无之。
苟非不得已,谁愿灑泪别新人,远托异国,作他乡之客?无他,为了寻求生存而已。
自鸦片战争之后,导致列强侵略,而至割香港、租借九龙新界、赔战费。
那无能的清政府已弄成国弱民贫,农村经济破产,人民再无法应付苛捐杂税,不得不寻求出路。
是时,英美殖民主义者,乘机在广州、夏门征募劳工出国,这就是成为出洋谋生的重要条件。
一、自然灾害
我县南部和北部的自然条件不同,经受的灾害也各异。
南部常有海啸、咸潮的杂击,北部则受干旱的威胁。
从新宁县志载:咸丰元年(1851年)至光绪末年(1908年),57年内有大水害10次,大台风7次,地震5次。
旱灾4次,瘟疫4次,饥荒5次,共35次。
此中有田园之崩坏,粮粟之失败,房舍之倒塌,生民号寒而啼饥。
灾害的影响,生活失调,人们便不得不冒险向海外寻求出路。
浮石村赵梅初在同治十年给海外胞弟赵仕权的诗有句日:“抛别桑榆可奈贫,光阴转瞬十余春!”上川甘氏族谱载:“泽浓公,富于冒险性,以家计相迫,于道光初年(1821)年,搭帆船往美洲焉”。
鉴此,可谓原因之一例也。
二、兵燹祸乱
安居乐业,才能民丰物阜,祸乱众生,盗贼蜂起,招致田园荒芜,道有难民,此乃古之恒理也。
《新宁县志》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45年中,便有18年是盗贼世界,还有大饥荒一次,大水灾一次,大台风二次,百姓流离,道有饿殍。
又顺治元年至康熙廿二年(1644——1683),仅次于39年便有18次盗贼纵横邑内,菲徒少者一万几千,多则聚众十万。
咸丰元年至同治三年(1851——1864)乃是洪秀全起义时期,兵连祸结,百姓遭遇株连。
为生计逼迫,不少人不怕历险,不顾清政府之禁令,在十八世纪中叶到槟城当金铺徒;广海山背陈进在1774年走南洋;端芬梅耀宣先到马六甲,1786年从马六甲往槟城,参加开拓建设工作;上泽中巷陈亚炎则在十九世纪中叶于马来亚当木匠,到后来成为甲必丹。
犹有甚者,莫如漫长的土客械斗,不少人因此而流离失所,荒郊支帐而居,野果充饥;大量居民逃亡港澳南洋以避世乱。
械斗期间,土人和客人双方把俘虏作“猪仔”运去港澳被卖出洋。
其中少数青少年妇女被卖为妾为妓。
《李冠蓬诗集》载:“东坑陈某之女,经许配邻乡,尚未迎娶。
因客民破村被掳,鬻于澳门为娼。
”《赤溪县志》载:“为土人所掳获者,于杀戮外,择其年轻男子,载了少门,卖往南美洲秘鲁、古巴等地劳役,名日卖猪仔是时客民因流离无依,自到澳门卖身到外洋作工,得资以济亲属者,亦不乏人。
计较掳与自卖者,为敷约二三万人。
能积资回溪创立家室者,俗称猪仔客返乡,然亦只是百中之一二而已。
”从《赤溪县志》所载:吴丁良、吴仁康、江明威、黄德和、曾、李甲、李观福、吴伙、谢开宏等均于是时远走南洋、澳洲,而老死他乡,致年轻妻子或童养媳为其守节。
三、朝代更替
宁末赵氏帝昊南逃,邑人伍隆起率子弟兵起义,保宁抗元,为部下所暗杀。
其部属不少逃离本境到海外作政治避难。
张所南著《宁末遗民》载:“诸文武流离海外,或仕占城(越南南部),或婿交趾(越南北部),或别流远国。
”我邑都斛龙溪里赵荣煜,据说是太平天国一员将校,1864年洪杨失败后,便与结义兄长叶德来逃往槟榔屿。
后来协助当地政府平定内乱,成为太平局绅。
四、殖民者掠夺劳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与英国订立《南京条约》,割香港,允许夷人在内陆设馆招工。
接着葡萄牙强掳澳门,把澳门作为殖民主义者贩卖劳工的基地。
秘鲁启其端,古巴效其后,澳门所有葡人,皆以此为业。
广觅爪牙,遍布邻近四乡,诱骗、拐掠乡民,从水陆两路带至澳
门。
澳门的招工馆(猪仔馆)从数十家增至300多家。
他们拐掠劳工的伎俩是“其始炫之以财;或诱之以赌;或倏指为负欠;强拽入船,有口难伸,无地可逃。
”1843年,美国发现金矿,亟需劳工开发。
香港代理我国船务的经纪人在广州、四邑一带散发招工传单。
兹将其原文实碌:“美国人是非常富裕民族,彼等需要华人前往,极表欢迎。
彼皮有优厚工资,大量上等房舍、食物、与衣着。
你可随时寄信或汇款给亲友。
我等可负责传递驳汇,稳当无误。
此是一个文明国家,并无大清官吏或官兵,全体一视同仁,巨绅不比细民为大。
现有许多中国人,已在彼年谋生,自非一陌生之地。
在彼可承祀中国神祈,本公司亦设有代办,如欲赚取工资及保障工作,可向本公司申请,便得保证。
”(碌于刘伯骥的《美国华侨志》)殖民者与洋买办同流合污,华人移美逐年递增:1849年只有771人;1850年便有4025人;1851年增至12000人;1890年则已超过10万人。
殖民者掠夺劳工,还需靠那些洋卖办的走狗、猪仔头的为虎作伥。
台山较早出现的猪仔头是沙栏村李乃都,他于1877年(光绪四年)回乡,招收200多人去美国筑铁路。
《墨国华侨移殖史》记载:“墨国老皇为建国计划积极开辟交通,将筑路行车之权批与英美商人。
”由是大量招募华工。
1891年,都斛衡老英,华侨呼之为“猪仔头”,是旅美华侨。
他与英美公司订约,由澳门、香港、四邑等地招华工1800余往墨,从事开辟。
后因山林瘴疠,或水土不服,敷月之间,死亡过半。
1898年,白沙华侨马濯又受英国公司之托,向国内招募新客千余人,到墨南建筑华克加铁路。
还有,台山李明与新会吴斗等,向国内招募800余人往尾利打斩麻去当劳工。
据《新宁集志》1923年5月5日发表千里达华侨榜原的来信说:“害君贼翁伯和(庙边人)、朱箕垣(台山人)、阮廷光(塘底人)、甄京(台山市人)、陈栋森(三合人),此等蝥贼,结党同谋,引诱侨胞南来,虚掷岁月,残害同君,误我同胞,罔愿生死,惟利是图,……仆等本是轩辕遗裔,汉族良民,今乃远离祖国,渝落洋海,……请看今日之世情,实比唐山之不若“。
清朝同治九年九月十日《总署清档》记载:“有罗源英者于同治
七年(1868年)十二月,在新宁(台山)县属,陆续诱拐陈亚保等到15人,意图贩卖出洋以牟暴利。
又甄亚内者于同治七年十二月,在新宁县属,陆续诱掠陈其贤等价人,意图贩卖出洋以图暴利。
又陈诚就者,于同治七年十二月,在新宁县属,陆续诱骗刘亚叠等6人,意图贩卖出洋牟取暴利。
以上三宗均乘搭梅耀观(台山人)之船,驶至闸坡海面,即被拿获。
“这些仅是殖民者掠夺劳工的一些片侧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