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艾滋病流行病学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艾滋病流行病学探讨
内容导读:目的1、通过了解湖北省在HIV感染者的发现、流调、追踪和管理的现状,对其工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为今后进一步制定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和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2、对湖北省历年来艾滋病流行特点和趋势的全面分析,为预防控制策略的修订提供科学的依据;3、探讨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效果,综合评价在
一、研究目的1、通过了解湖北省在HIV感染者的发现、流调、追踪和管理的现状,对其工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为今后进一步制定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和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2、对湖北省历年来艾滋病流行特点和趋势的全面分析,为预防控制策略的修订提供科学的依据;3、探讨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效果,综合评价在策略指导下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疗效和改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4、探讨湖北省随州市有偿献血AIDS患者的病情特征、生存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评价防治策略和措施效果;5、探讨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策略的修订提供科学的依据;6、对湖北省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展开研究,为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的艾滋病人群救助政策制定研究方案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1、采用社会学方法资料定性分析、焦点小组访谈、专家咨询法等对各地针对艾滋病感染者发现、流调、追踪及管理所采取的现有措施进行评价。
2、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对湖北省网络直报系统的各市、县1995年至2005年疫情监测、哨点监测资料及2004年、2005年综合监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3、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的方法,从五个纬度对随州市181名艾滋病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病毒载量和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进行描述,用Epidata双人录入数据,SPSS1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4、采用历史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随州市经有偿献血感染的141例AIDS患者的病情、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信息。
用K-M法描述其生存时间,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因素。
5、采用WHOQOL-HIV-BREF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湖北省4个地区的166名HIV/AIDS患者进行调查。
比较HIV感染者/AIDS患者各领域的生存质量得分和全国常模的差异,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存质量
的影响因素。
6、应用新闻学方法和卫生管理方法进行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研究。
三、结果1、从湖北省各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的发现和确认过程中,了解各地解决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发现、流行病学调查、追踪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困难,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策略。
2、目前湖北省艾滋病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特别是04、05年感染人数明显增多。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有偿供血(44.17)、性接触(9.91)、输血(9.47)。
感染者年龄多集中在16~45岁(74.11)。
艾滋病的高危人群的感染率仍然很高,固然暗娼的感染率有所降低,但是吸毒者感染率仍持续增高。
3、对不规则发热、咳嗽、腹泻、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皮疹、真菌感染有效率分别为
81.39,85,84.62,81.89,82.86,66.07,45.45。
用药后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三个月CD4 T淋巴细胞计数均匀为
276×106cells/ml(65~824×106cells/ml),上升129×106cells/ml。
六个月CD4细胞计数均匀为294×106cells/ml(102~750×106cells/ml)。
用药后六个
月与三个月相比较无明显变化。
停药者中死亡人数14例,病死率29.79;未停药者死亡人数3例,病死率2.24。
4、艾滋病主要死亡原由于严重感染、脏器衰竭和HIV脑病。
141例患者总死亡率为78.04/1000人月,AIDS相关死亡率为
71.43/1000人月。
中位生存时间为6.00个月,95可信区间为5.54~6.46个月。
就诊或检出时状态、发病年代、是否经联合抗病毒治疗对生存时间有影响。
5、除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外,HIV感染者/AIDS患者其他领域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
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职业、文化程度、CD4 T细胞计数、症状数及HAART治疗对PLWHA生存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
WH
OQOL-HIV-BREF各领域及总的Cronbach’sAlpha均大于0.6,准则关联效度的person相关系数为0.735(p0.01)。
6、固然各地采取了措施后在现阶段解决了大部分感染者及病人眼前的基本问题,而且我国没有统一的救助标准。
随着新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的增多,纠纷处理协调的工作量很大,在精神和经费支出上造成很大的压力,严重影响各地工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四、结论1、在进行艾滋病病毒的检测发现、流调、追踪及管理工作,要依法管理和教育,动员群众积极介入,保护广大人群免受感染和维护感染者及病人的正当权益,教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改变不良行为,不危害他人。
对于易感人群,也要加强宣传教育,使他们在社会上可以方便地获得一定的预防手段。
2、湖北省虽未有艾滋病大规模流行的情况发生,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进行积极有效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已势在必行。
3、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而提高临床依从性是可以降低病死率。
4、随州市AIDS患者病情较严重,生存时间较短。
HAART能够延永生存时间。
今后应针对各地特点,加强该地区AIDS的综合防治防治力度。
5、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较低。
推广APPRT治疗时应引导患者规范治疗。
在建立综合关怀服务体系时,应更多地照顾到弱势群体及农村人群。
WHOQOL-HIV-BREF信度效度尚可,也比较简明省时,但不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条目需要修改。
6、为解决湖北省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提出了近十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建议。
主要创新点:1、本研究首次在湖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针对艾滋病的病毒的检测发现、流调、追踪及安置管理措施,提出了公道的工作模式;2、首次综合评价了湖北省艾滋病患者经HAART疗法治疗后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证实了在策略指导下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疗效和改善预后提品感染艾滋病问题中的若干难点98-1045、解决问题的政策思路和目标104-1056、解决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政策的具体措施105-110参考文献110-120综述艾滋病流行状况及防治措施的进展120-162参考文献151-162附录1调查工具(1)(2)(3)162-174附录2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知情同意书174-175附录3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175-1
供科学依据。
3、本研究首次提出了因受血感染艾滋病人群救助政策,为湖北省顺利解决由该人群救助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卫生部指导其他兄弟省市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决策建议。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趋势有偿献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临床依从性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救助政策
【论文提纲】:
∙中文摘要6-9
∙英文摘要9-14
∙前言14-17
∙第一部分湖北省HIV感染者的发现与追踪管理模式的研究17-34
∙1、研究对象17
∙2、研究方法17-18
∙3、结果18-24
∙4、讨论24-34
∙第二部分湖北省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分析34-48
∙1、资料与方法34-35
∙2、结果35-41
∙3、讨论41-48
∙第三部分湖北省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的评价48-57
∙1、研究对象和方法49
∙2、结果49-53
∙3、讨论53-55
∙4、结论及建议55-57
∙第四部分有偿献血AIDS患者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57-75
∙1、研究对象与方法58-62
∙2、结果62-71
∙3、讨论71-75
∙第五部分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75-86
∙1对象与方法75-76
∙2结果76-81
∙3讨论81-86
∙第六部分湖北省艾滋病人群救助政策的研究86-110
∙1、研究背景86-87
∙2、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的主要危害分析87-92
∙3、各地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分析92-98
∙4、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中的若干难点98-104
∙5、解决问题的政策思路和目标104-105
∙6、解决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政策的具体措施105-110 ∙参考文献110-120
∙综述艾滋病流行状况及防治措施的进展120-162
∙参考文献151-162
∙附录1调查工具(1)(2)(3)162-174
∙附录2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知情同意书174-175
∙附录3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175-176
∙附录4博士在读期从事的科研工作176-177
∙附录5中英文对照177-179
∙致谢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