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试题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试题答案及解析
1.下图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

这一状况反映了()
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
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
D.援助顿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是指援助
的对象主要分布在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意识形态也就成为了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意识形态成为提供援
助的前提
2.(25分)2012年央视播出的大型纪录片《货币》引起广泛反响。

货币既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
根本的要素,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她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
疑惑。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证券化技术最早出现在1262年的威尼斯。

那时,意大利的城邦国家由于战争的开支不断
上升,而王权又受到公民一定的约束,不能随意向老百姓加税,必须拿未来的政府税收做抵押向
民间借债。

为保证债券的信用,必然要求对王权进行约束,这又促进了民权与法制的发展。

随着
中世纪后期西欧商业的快速发展,跨地区的贸易上升极快,催生了商业银行和商业信用票据的出现。

在殖民扩张活动中,英国的冒险家为解决资金问题和分散风险,通过民参股融资的方式,建
立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并发展起了股票市场。

这不仅保证商人有其独立经营海洋贸易的空间,也为英国后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公司组织形式上的准备。

在金融体系支撑下的海洋贸易在很大程
度上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势力格局,新兴的富有商人成为17世纪进一步制度变革的主力军。

——陈志武《金融的逻辑》
材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局
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是美国和英国逐鹿国际经济舞台的结果。

《布雷顿森
林协定》的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洪国起、董国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
材料三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

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
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一张纸(美元)。

——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融制度创新对西方发展的影响。

(10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及其原因。

(8分)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历史意义。

(7分)
【答案】(1)促进民主法制的进步;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做了准备;促进了资产
阶级力量的壮大,为制度革新奠定了基础。

(2)演变: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二战前以英镑为中心,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

原因:二战后,英国的经济遭到严重削弱;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
备。

意义: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适应了
美国的经济扩张需要;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与世界贸易的发展。

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
的正常运转。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为保证债券的信用,必然要求对王权进行约束,这又促进了民权与法制的发展”说明金融制
度创新可以促进民主法制的进步。

“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商业的快速发展,跨地区的贸易上升极快,催生了商业银行和商业信用票据的出现”说明金融制度创新可以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

“通过民参
股融资的方式,建立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并发展起了股票市场。

这不仅保证商人有其独立经
营海洋贸易的空间,也为英国后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公司组织形式上的准备”则说明金融制度创新
可以为工业革命做了准备等等。

(2)二战前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二战前以英镑为中心,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又以美
国为中心。

二战后,英国的经济遭到严重削弱;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
金储备。

二战后,英国的经济遭到严重削弱,然而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
黄金储备,所以也就造成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二战前以英镑为中心,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历史意义主要包括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
系的演变及其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金融
制度创新对西方发展的影响
3.据《新中国五十年资料汇编》记录:1968年和1971年我国两次从国际市场增持的400万盎司黄金可兑换1.6亿美元,而1974年增持的380万盎司黄金可兑换3.8亿美元。

造成这一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B.“文革”时期人民币贬值
C.中美关系的改善D.美国霸权政策的调整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73年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黄金的贬值,美元
也跟着贬值,所以就会出现1974年增持的380万盎司黄金可兑换3.8亿美元的经济现象。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
4.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47—1951年美国GDP变化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二战的结束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D.“混合经济”的出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947年之后美国的GDP持续增加,源于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便利了美国经济的扩张,故C项正确;A项是1945年,从图中可知1945年之后,美国的GDP下降,故A项错误;B项主要是欧洲经济的复兴计划,故B项错误;“混合经济”的出现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故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

5.据统计,截止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
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
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

统计数据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
A.变西欧为其商品市场B.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
C.恢复西欧社会经济D.控制欧洲对抗苏联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马歇尔计划目的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所示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
制成品, 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

说明马歇尔
计划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所以答案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目的
6.《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

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对“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A.造成了美苏冷战局面出现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
C.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D.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最终确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元的崛起,标志着美国建立了经济霸主地位,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的主要是美苏两极格局,是政治、军事方面的原因。

所以答案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

7.到1971年,英国的黄金储备(102.1亿美元)仅是它对外流动负债(678亿美元)的15.05%。

此时美国巳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于是,尼克松总统不得不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

197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6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

这表明
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乐严重恶化B.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解体
C.欧元的启动导致美元地位下降D.美国已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尼克松总统不得不于1971年
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的信息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解体,故B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1999年欧元才启动,故C项错误;美国的经济
实力相对衰落,但他仍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故D项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

8. 20世纪70年代欧洲流行一幅“乞丐行乞”的漫画,反映了
A.美欧关系恶化
B.美元退出欧洲
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D.欧元的冲击
【答案】C
【解析】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以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

联系题
干的时间信息,漫画“乞丐行乞”拒要美元反映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故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9.与传统殖民帝国不同,二战后的美国为了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帝国模式即金融殖民帝国,从而达到“美元流向世界,财富流向美国”的目的。

这一新型帝国模式赖以建立的基础是
A.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B.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分析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美元流向世界,财富流向美国”,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的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44年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C符合题意,而A是世界货币体系, B是国际贸易体系,D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体现,均不合题意,故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
10. 1961年10月,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七个国家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这表明
A.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危机
B.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
C.国际金融中心由从纽约转移到伦敦
D.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答案】A
【解析】题目中的黄金总库成立的目的是“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恰恰说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危机,故选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1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摘自王斯德等主编的《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摘自《简析“马歇尔计划”对欧洲战后的重建作用》
材料三 1947年6月出台的马歇尔计划对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一方面,美
国政府认识到,只有欧洲的经济复兴了,“国际贸易组织”才会有现实的可能和基础。

另一方面,
美国将马歇尔计划视作“讨价还价的武器”,以此换取欧洲国家在关税减让及其他非贸易壁垒问题
上作出让步,促使有关国家采取实际有效的步骤支持美国的多边自由贸易计划……1947年10月,与会各国签署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它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拥有经济优势的美国的意志和利益。

——摘自舒建中《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与美国对外政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47年美国的经济政策。

(12分)
【答案】(1)政策:提出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关贸总协定。

(2)原因:二战后美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3)结果:马歇尔计划:促进欧洲经济复兴,促成冷战格局形成,削弱贸易壁垒,促成关贸总
协定建立,有利于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形成。

关贸总协定:确立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4)评价:体现了拥有经济优势的美国的意志和利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解析】首先明确美国1947年的经济政策是推行马歇尔计划和成立关贸总协定;其次明确三则
材料反映的问题:材料一反映的是战后的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材料二反映的是马歇
尔计划的实施,依据所学知识,其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复兴,为美国控制欧洲铺平道路。

材料三反
映的是关贸总协定的成立是以马歇尔计划的成功实施为前提,对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故对美
国经济政策的评价从其实施的具体政策、原因、结果的呢过多方面进行总结答题。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
系的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
12.西方一位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实际只是半球化,只有到了八九十年代,
经济全球化才具有真正的全球性。

材料所说“半球化”演变为“真正的全球化”,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B.两极格局的终结
C.关贸总协定的推动D.知识经济的促进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至“八九十年代”时间,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峙的两极格
局时期是“半球化”。

随着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结束,演变为“真正的全球化”。

因此B项符合题意。

1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
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
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这一规定对哪个国家拓展世界市场最为有利 ()。

A.英国B.日本C.苏联D.美国
【答案】D
【解析】当时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商品生产技术及质量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上述材料中的规
定明显有利于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占据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

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组织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二战后以美国
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5.阅读二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判断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组 ()。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②世界贸易总额在持续增长
③各国的关税壁垒森严
④经济全球化正逐步形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此题属于图表型选择题,主要考查通过分析图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可用排除法。

战后
不久的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WTO的前身)成立,其宗旨是削减贸易壁垒,降低关税税率,促进贸易自由化,排除③即可得出正确答案D项。

16.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最重要作用是()。

A.满足了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
B.使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C.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答案】C
【解析】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对二战后被破坏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17. 2011年7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任总裁特别顾问朱民正式出任基金组织副总裁。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上首次选择来自中国的副总裁。

业界认为,此举体现了国际经济治理民
主化演进的进步,同时也表明
①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日益上升
②美国已经完全丧失国际金融支配地位
③世界金融组织体系已经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上首次选择来自中
国的
副总裁”可知中国的影响力日益上升,故①正确;由题干中“此举体现了国际经济治理民主化演进
的进步”可知世界金融组织体系已经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故③正确;②项表述过于绝对化,不符
合史实且材料不能体现,排除;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故④项排除;因此答案为C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8.观察下图,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B.贸易的发展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C.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D.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发展为其提供条件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增长率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准确获取能力。

图表反映的是1948年至1970年间国际
贸易的发展状况。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不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年成立,不是这
一时期的产物。

所以答案选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0世纪40年代至70
年代国际贸易的状况
19.以下为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
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

”这一材料反映出其主要职能是()。

A.维持汇率稳定B.消除贸易壁垒
C.提供发展援助D.促进自由贸易
【答案】C
【解析】结合世界银行的职能及材料中关键信息“协助”“复兴与建设”等可知C为正确选项。

20.有学者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缺乏早期运作资金的背景下,马歇尔计划通过欧洲主动申请、
美国提供有条件援助的方式,使美元全面介入西欧各国的经济结算环节,实际占据了世界货币的制
高点。

”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B.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C.推动了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D.推动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马歇尔计划“使美元全面介入西欧各国的经
济结算环节,实际占据了世界货币的制高点”中可知,马歇尔计划推动了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


以答案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的特殊地位
21. 1944年6月,美、英、法、苏、中等44个国家的特使和代表,齐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
雷顿森林,重新绘制战后全球经济蓝图。

会上,美国提出了“怀特计划”,英国提出了“凯恩斯计划”;与会的44个国家中除英国外全部选择了“怀特计划”。

这意味着美国
A.与英国的同盟关系破裂B.取得在世界金融中的领导地位
C.开始策划对苏“冷战”D.其国力不足以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
【答案】B
【解析】怀特计划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其真实意图是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44个国家中除英国外全部选择了“怀特计划”而放弃了英国提出的“凯恩斯
计划”,这意味着美国取代英国掌握了世界金融的领导地位,B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
系的确立
22.下表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的结果
B.得益于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壁垒的做法
C.世贸组织对战后经济发展发挥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D.世界经济体系朝制度化、体系化建设的客观结果
【答案】D
【解析】区域经济集团化迅速发展是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所以A错误;战后各国没有消除关
税壁垒,所以B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诞生于1995年,所以C不正确,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
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经济开始走向制度化和体系化,所以选D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
总协定
23. 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

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
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如此则必然会带来该
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

这就使
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

以下对材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为了汇率保持稳定,要求国际货币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
B.世界贸易需要更多国际货币,所以国际货币国要保持贸易逆差
C.贸易逆差,是导致国际货币贬值的根本原因
D.特里芬难题道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