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鲜水果栽培新技术(8)杨梅标准化建园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鲜水果栽培新技术(8)杨梅标准化建
园技术
作者:杨水芝,黄定祥
来源:《湖南农业》 2014年第8期
湖南省园艺研究所杨水芝
靖州县农业局黄定祥
(续第7期第17页)
1.选择优良品种杨梅优良品种很多,全国主栽品种30多个,大面积栽培时必须注意早、中、迟熟品种合理搭配,尽量延长采收期。
早熟品种有早荠蜜梅,中熟品种有荸荠种、木洞光
叶杨梅等,迟熟品种有东魁、晚荠蜜梅和晚稻杨梅,生产中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择优选用。
2.园地杨梅喜温暖湿润多云雾气候,不耐强光,不耐寒,杨梅树冠大,根系分布广。
栽植地要求年平均温度15~20℃,最低绝对温度大于-9℃,大于10℃的年有效积温4500~5000℃,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
土壤要求质地疏松,活土层6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有机
质含量1%以上,pH值在4~6之间。
园地环境质量好,有清洁水源。
地形地势要求比较开阔,
坡度30度以下,海拔高度700米以下,一般以北坡或东北坡、直射日照较短的山坡地为宜。
园址确定后,应对果园的栽植小区、道路系统、防风林带和水土保持措施作出规划与设计,要求各个小区内地形、地势、土壤、光照等条件基本一致。
主林带一般设在杨梅园外围6~8米处,大多在分水岭上,要求在与主导风向垂直的迎风面,一般营造3~5行。
副林带建在干道和支道两侧,与主林带垂直,一般造2行。
防护林树种可选用枫树、樟树等与杨梅无共生性病虫
的阔叶林。
水利设施建设可在杨梅园四周,开宽0.4~0.6米、深0.8米的排灌水沟,并与整个果园主排灌渠道相通。
小区之间应有副排水沟,宽、深各0.4米。
以小区为单元,沿排灌系统
配蓄水池,每6667平方米建10立方米蓄水池1个,以解决喷药、施肥、抗旱用水问题。
平地杨梅园按“田园式”设计,在园内分成若干种植小区,分区开垦。
按栽植密度测定行
向和株向,沿行向中央开挖深0.8米、宽1米的壕沟或深0.8米、长宽各1米的种植穴,并分
开堆放表土与底土,回填时将山青、杂草等有机肥与表土混合分层填入沟底或穴底,底土放上层。
成园后的行向、株向均应成一条直线,行向与小区边缘的主干道平行或垂直,通常为南北向。
山地杨梅园一般不全垦、不整地,砍去园内柴草、树木,按等高线确定种植带,相邻带间
隔5米,各带中间按栽植密度挖深0.8米、长宽各1米的种植穴,分开堆放表土和底土,回填
时与平地杨梅园一致,并做到里低外高。
同时营造生态林,园内保留或重新种植不少于全园种
植数量20%的樟树、枫树等阔叶林,以营造一个适宜杨梅生长的阴湿小环境,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
在开挖定植穴时必须施足基肥。
基肥种类有堆肥、饼肥、人畜粪便等有机肥和化肥。
要求
每穴混合杂草、山青、秸秆和表土施入堆肥50公斤加过磷酸钙1公斤,或人畜粪便25公斤加
过磷酸钙1公斤,或饼肥5公斤加过磷酸钙1公斤,或有机复合肥5公斤加过磷酸钙1公斤。
3.栽植选择苗木嫁接口上3厘米处的直径在1厘米以上、苗高70厘米以上带有2~3个
20厘米左右的分枝,侧根3条以上,根系发达,枝叶健全的嫁接苗。
起苗时保持根系完整,近
距离栽植时要多带土,远距离运输要保湿捆扎包装。
栽植时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栽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坡度,株行距5米×5米或5
米×6米;配置授粉树(雄株):杨梅必须配置授粉树,大面积栽培,雌雄株的配置比为200∶1,授粉树应栽在全园的高处或中央;栽植技术:按株行距确定定植线和定植点,在定植穴面设置
定植堆,定植堆要高出原地面,堆高30厘米、宽50厘米,堆土应采用老山土或菜园土。
栽植
时适当剪短过长的根系和损伤的根,将苗置于定植堆中央扶正,分层舒展根系后再培土,使根
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注意根系不要与肥料直接接触,栽植深度以培土至嫁接口为宜。
栽植后一
次浇足定根水,插立支柱,并铺草覆盖整个穴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