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听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写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即_________)都城:_________
2、隋朝统一全国: _________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___________,统一全国。

隋朝实现统一全国的原因:
①北方______________,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②南方__________不断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在位时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史称"___________"。

★三、隋朝大运河
1、以____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____(今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

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今天的扬州在邗沟)
2、___________在位时期605年开凿。

3、目的: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李渊(________________)都城:________________
二、贞观之治:(唐高祖退位传位给李世民,即_______________,年号贞观)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取开明政策和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太宗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_____"。

房谋杜断——唐太宗任用富于谋略的_______________和善于断大事的________________ 以人为镜——指敢于直言的______________,说明唐太宗善于纳谏。

三、女皇帝武则天
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时期出现开元之治的原因(1)_________________,重用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___________"。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上:(1)兴修水利,水稻采用_____________栽培,从西域引入蔬菜新品种。

(2)茶叶生产占重要地位。

(3)改进农业工具创制_________、(灌溉工具)_______________。

(2)陶瓷有___________青瓷、____________白瓷、__________ 2、手工业:(1)丝织业技术高超。

(是世界工艺珍品)。

3、商业:(1)出现著名的大都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安城:①城市布局:___________(居民住宅区)、__________繁华的商业区)分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

商业繁荣,唐都____________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____________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_"。

(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九品中正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①是_________的祖先,生活_______________一带。

②生产以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唐太宗时期)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入吐蕃嫁给___________(唐中宗时期)。

尺带珠丹上书唐朝和同为一家。

二、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方法:
(1)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如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时期在新疆设立行政军事管辖机构。

(2)联姻方式:如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给吐番首领。

(3)册封方式:如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三、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自古皆贵中华,贱夷锹,朕独爱之如一”,因此被各少数民族称为“_____________”。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一、对外友好往来
唐朝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都有往来,当时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并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日本派遣唐使有十多批,目的是学习吸收唐朝的文化。

★2、___________东渡:唐玄宗时6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的文化和佛教,精心设计的______________,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二、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______________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选拔官吏,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______________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三、玄奘西游
唐_____________年间,________________西游到___________取经,以亲身见闻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研究中亚、印度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第7、8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设计者:隋朝_________。

(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比欧洲早了七百多年。

2、唐______________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_________________含元殿富丽堂皇。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用以印刷佛经、日历和诗集。

2、唐朝印制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朝代,流传至今有两千多人近五万首诗歌。

(1)李白: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号: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代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号:______________、诗史。

(3)白居易: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书法(颜筋柳骨)
2、绘画
__________擅长人物故事画,特点:笔力刚健,线如铁丝,神形兼备。

代表作:《步辇图》___________画作特点: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

代表作:《____________》,称号:_________(吴带当风)
五、艺术宝库_________
_________时期开凿,位于甘肃________,有大量精美的________,形象生动的_________和大量的佛经文书,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有歌颂唐太宗武功的《__________》、唐玄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隋唐时期文化辉煌繁荣的原因:
(1)________________。

(2)政策开明开放,对外友好往来。

(3)艺术家的辛勤创作。

(4)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

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进入____________时期。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行营到处即为家,,,,,,四时畋猎是生涯。

过着游牧和渔猎生活。

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________统一各部,建立_______国,都城_________。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辽太宗时占领___________,与中原冲突加剧。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___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为__________,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3、西夏的建立: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___________称帝,定都兴庆。

★4、北宋与辽的和战
(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宋真宗时,辽宋____________(宋辽议和内容):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12世纪初,女真杰出首领________________(金太祖)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2、金先灭了辽,1127年灭_________。

3、南宋的建立:1127年___________逃往江南,定都_________,史称南宋。

4、抗金名将岳飞组建岳家军积极抗金,收复建康,在________大败金军。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统治,于是向金求和,并杀害岳飞。

★5、宋金议和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____至___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引进优良农作物品种(_________)(2)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苏湖熟、天下足")__________、______成为重要粮仓。

(3)棉花种植从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叶遍布江南丘陵地区。

★2、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_________________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从海南岛兴起并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______________的冰裂纹瓷器闻名全国,___________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4、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_______、_________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著名的商业都市有_______、_________。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店铺林立,有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商品琳琅满目,国内外客商往来不绝。

★2、海外贸易的发展: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_______,远达阿拉伯半岛和________;
(2)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________(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南宋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应用航海事业,造船业发达。

(4)北方陆路贸易受阻。

★3、货币制度的变化(_________前期,______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_)(1)交子产生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2)产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经济重心的南移
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1)从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到________时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__________: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产生原因: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2、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宋代都有了。

宋代称春节为______,最受重视。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蒙古:是北方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

12世纪时部落之间混战,又受金的奴役。

(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木真),(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成吉思汗死后,蒙古相继灭亡西夏、金,包围南宋。

1271年_______定国号为元,定都________(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抗元名将________继续抗元后被俘,坚贞不屈后被杀害。

(著有《过零丁洋》《正气歌》)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功绩:(1)重视发展农业,禁止圈占农田。

(2)治理黄河。

(3)推广棉花种植。

(4)开凿新运河(_________河、________河),发展漕运和海运(5)实行________制度。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开凿新运河(________、______河),发展漕运和海运(海运出发点__________,今江苏太仓)
3、繁华的大都:元朝商业繁荣,都城________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中外交往十分频繁。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著有《___________》描述了大都的繁荣景象。


4、行省制度的建立
(1)原因:蒙古帝国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2)行省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藏--宣政院辖地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澎湖巡检司最大的行省是岭北行省)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1、表现:(1)汉族外迁开发边疆(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4)________________形成。

2、意义影响: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宋元三大发明: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__________的发明、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应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_______时,_______发明活字印刷术(泥活字);这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5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___________年。

2、指南针的应用:(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________________;(2)______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3)_____________,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4)指南针由_________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1)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2)________________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3)_____________,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4)13、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史学成就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叙述了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历史。

特点: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

三、宋词元曲
1、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杰出的词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苏轼,北宋人,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豪放派)。

特点: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两宋之交。

(婉约派)特点: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

(3)辛弃疾,南宋人,(豪放派),词中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2、元曲(元朝戏剧空前发达)
(1)元曲由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2)著名剧作家是_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__》。

四、绘画
(1)宋元时期绘画,突出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

两宋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_____________日益增多。

(2)___________的《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以及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__________,他的画,人称"神品"。

五、书法
宋元时期盛行_______。

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有宋四家:________、_______、米芾、蔡襄。

元朝著名书法家有赵孟頫。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1、元朝灭亡原因: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农民起义不断。

2、明朝建立: 1368年,以_______为都(改称南京)称帝,建立明朝,_________就是明太祖。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1)在地方:废除______,设立直属中央的_______。

(2)在中央:废除______,撤中书省,由________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设置特务机构________实行特务统治:由皇帝亲自主持,负责保卫皇帝安全,侦缉官员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约束,可直接实行缉捕。

3、科举实行_____________:
(1)目的:加强___________,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2)命题范围:__________。

(3)答题要求: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

(4)答卷文体:"八股文"。

(5)结果与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明太祖时分封藩王,死后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威胁到中央统治。

_________下令削藩,燕王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___________。

2、靖难之役以燕王胜利告终,朱棣称帝,就是________。

★3、明成祖强化君权措施:
(1)________年,改北平为北京,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继续执行________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_______。

(___________机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明朝国力(__________派郑和下西洋)
时间:______年-______年(前后共28年)次数:7次
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和下西洋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戚继光抗倭(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_________")
1、________抗倭:组建戚家军,严格训练,开赴_______九战九捷;率部进入福建广东抗倭。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1533年,__________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满洲的兴起:明朝前期,东北女真属___________管辖。

明朝后期__________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为反抗民族压迫起兵攻打明朝,夺得明七十余城,并迁都_________,改称盛京。

2、清朝的建立:皇太极在位期间,重视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注意选拔人才,联合蒙古各部扩大势力。

改女真为________,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______,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建立对全国统治。

★二、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
1、雍正帝设立____________(目的:加强君主专制),___________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_________________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大兴__________(目的:加强___________,压制反清思想,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时间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朝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_________收复台湾:________年年迫使荷兰殖民头子揆一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3、__________年,清朝设置_________,隶属福建省管辖。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雅克萨之战
1、为了保卫祖国疆土,__________下令两次出兵雅克萨,打死沙俄侵略头子托尔布津,迫使沙俄政府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3、中俄《___________》:_________年中俄双方在尼布楚平等协商谈判,签订了中俄双方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确立册封________、________的制度:(1)________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2)__________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2、1727年清雍正帝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清朝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二、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1、乾隆时期粉碎回部贵族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叛乱
2、乾隆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驻扎军队,设置哨所。

★三、热情迎接土尔扈特重返祖国
明末_____________西迁伏尔加河下游,受到沙俄控制和压迫,英勇的土尔扈特在首领________________率领下历时8个月行程万余里返回新疆,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土尔扈特部的回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朝的疆域:西跨_______,西北到________,北接________,东北到____________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

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国家。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上:明代从国外引进新农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工业上:1)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2)丝织业出现两大中心: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3、商业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出现两大全国性商贸城市: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江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本主义萌芽性质)最早出现在_______________等地的纺织业中。

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他们之间这种____________的关系,是一种______________性质的生产关系。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实行_________政策,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

2、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措施:
(1))英国多次入侵后,清政府只允许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____________"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闭关锁国"的影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极作用)
(2)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积作用)
第21、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1、明________:布局严整,高大雄伟,宽广笔直,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2、明长城:用条石青砖砌成,东起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全长六千余公里。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1、科技巨著:
(1)明朝__________著有《___________》,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2)明朝末年科学家__________著有《_________》,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我国___________的生产面貌。

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人称它为“_____________”。

(3)明朝徐光启著有《___________》,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三、古典小说的高峰
(1)罗贯中著有《___________》,元末明初,(意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__小说。

(2__________著有《_________》,元末明初,(意义)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3)________著有《______》,明朝中期,(意义)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4)_________著有《_________》,清朝,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___________,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戏剧的繁荣
1、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_________,其代表作为《_________》——反封建礼教。

3、京剧的形成:在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

五、书画的成就
1、书法:_________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绘画:明朝绘画以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

明末画家_______:善于泼墨;清朝"__________"进一步发展徐渭的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