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 1.2.2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一、教学目标
1.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2.懂得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主动服务社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难点: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三、自学指导
1.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才能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__________________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当____________受到侵犯时,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国家兴旺,匹夫有责。
”青少年肩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任,所以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
(4)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在于年龄大小、时间早晚、精力投入多少,而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社会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3.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4.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应该怎么做?
5.为什么要热心公益事业?有什么意义?
四、师生互动,精讲点拨
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活动一:这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
活动二;外企员工遇到了什么考验?
作为外企员工,他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作为一名外企员工,怎样做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
公民为什么要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2.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活动三:小石从事志愿者工作为什么不觉得苦?
(1)、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活动四:这位老人说:“‘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出了我的生命力。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你参加过哪些社会活动?体会是什么?
活动五: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及其誓词
五、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名人名言中不属于社会责任的是()
A.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下是责任
B.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C.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D.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2.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青年时曾三次修改自己的志愿。
他们这样做说明了()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他们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C.人心齐,泰山移 D.他们自觉地服从集体的安排
3.构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你我齐参与,为此,当代青少年的社会责任()
A.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升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就读
C.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D.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4.广州市某中学的一名中学生,因病重住进了医院,但家庭贫寒没钱医治,同学们知道后,都纷纷为他捐款看病。
这一行动说明()
A.为国分忧,勇挑重担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B.社会需要关爱,人们需要互帮互助
C.个人离不开集体
D.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
5.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应做到()
①胸怀天下,勇于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②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③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④ “舍大家,保小家”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事处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这表明:()
A. 人生价值的实现体现在我得到了什么 B.关爱集体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满足
C.集体利益、他人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7.九年级(1)班的部分同学利用双休日在中华广场举办了“践行八荣八耻,做文明人”的公益宣传活动。
你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着社会的做法表明
A.作为公民,应共同营造“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B.团结就能办大事
C.关心别人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热心公益,关爱社会
8.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需要
A、我们只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
B、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C、成年人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与学生无关
D、青年志愿者多行动,其他人可以不予考虑
二、问答题:
一位老人70岁时开始自费做艾滋病的预防和救治工作。
她先后走访了100多个村庄,见过1000多名艾滋病患者,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用在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上。
2000年至2003年,她无偿资助了多名艾滋病孤儿。
2003年7月,这位老人荣获“亚洲的诺贝尔奖”--拉蒙-麦格塞公共服务奖。
这位老人说:“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她就是高耀洁。
(1)老人说的“给”“得”是什么意思?
(2)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德国总理的“跪”和日本首相的“拜”
20世纪70年代,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华沙犹太人隔离区的纪念碑前,主动承担一个民族对战争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说:“承认我们的责任……这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
”他把罪过和责任分开,认为罪过应该由某些人去承担,责任则应由德国人民共同承担。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自2001年8月13日以来,多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受到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抗议。
(1)请结合你所了解的关于这两个国家在上述问题中的态度,分析这两种行为各说明了什么?(2)你认为哪种行为是正确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