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护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
中的应用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仍较常见,且来势凶猛,医护人员掌握良好的技术是取得抢救成功的关键。
循证护理的运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作者自2002年5月至2007年8月应用循证护理的原则和方法对9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救护,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2例患者中男32例,女60例;年龄20~65岁。
中毒至来院时间为
15min~3h,院外未紧急处理。
本组患者中,轻度中毒19例、中度中毒48例、重度中毒25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循证护理,利用文献报道中最科学实用的抢救方法,经过精心救护,除4例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而死亡外,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1.2 方法
循证护理的 4个步骤包括:将实际工作中的患者需求转换为确切的结构化的提问;将精确的问题作为文献检索的基础,确认相关的研究证据;评判性评价研究证据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临床专家决定是否将最好的证据用于护理计划并实施于患者;通过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生评估、自我反映来评价其效果[1]。
寻找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确切的结构化的提问。
主要有洗胃时的体位、置管长度、洗胃液的选择、留置胃管方法、洗胃方式、阿托品化观察等问题。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文献检索,确认相关的研究证据。
2 护理
2.1 洗胃时的体位
有学者认为[2]更换体位洗胃并轻揉胃部有利于毒物的消除。
由于服毒后胃保护性痉挛,毒物容易附着于胃黏膜皱襞内不易排出,而插入胃管的头端一般位置相对固定,这样容易形成冲洗死腔,使洗胃不彻底。
而采取变换体位法冲洗加胃部按摩,避免了以上的不利因素。
传统胃管插人长度为45~55cm,而有学者[3]认为,将胃管延长插入至55~68cm时胃管顶端可达胃窦部,各侧孔全部在胃内,不论患者采取何种体位,均能达到洗胃液体流进快而通畅。
孙红等认为[
4]消化道中毒患者洗胃液的温度以30~38℃最佳。
温度过高,入胃后促使血管扩张,加快毒物吸收,加重病情;温度过低,刺激胃蠕动,促使毒物移向远端肠道,毒物吸收增加。
洗胃液最好选用清水或生理盐水。
2.2 留置胃管的方法
将胃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均可,对清醒合作的患者,嘱作吞咽动作,快速将胃管置人胃内;昏迷患者因咽喉部肌肉松弛,易出现舌后坠,宜采用舌钳拉舌插管法,在舌钳牵拉下将舌根完全拉出,口咽气道比正常情况下还要增大,故胃管插人较顺利[5]。
对于反复插管困难者,可运用喉镜明视下协助患者置胃管[6]。
有研究者认为[7],常规洗胃后保留胃管>24h,每2~4h 定时反复洗胃,每次洗胃液量约 300~500ml,每次洗胃后将胃管接上一次性负压袋,进行持续负压引流。
将含有高浓度有机磷农药的胃十二指肠液不断引流出来,防止或减少胃液中毒物的重吸收以致病情反跳。
2.3 阿托品化的观察
由于机械通气对呼吸、循环生理状态的影响,使得阿托品化的观察发生困难,阿托品化指标观察更应注重整体,采取多指标前后对比观察。
3 结果
对上述科研实证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及优点进行评审,将所获得的实证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制订出护理操作规程。
将该项操作规程贯彻到每一位急救医务人员,并灵活运用于本组92例患者的救治中。
具体操作:(1)洗胃时更换体位并轻揉胃部。
作者发现洗胃液变澄清的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洗胃时间。
但更换体位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本组有5例因由左侧位变成平卧时胃管牵拉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由于及时吸除口腔异物,避免了误吸。
(2)考虑到个体差异,作者留置胃管长度为鼻尖-耳垂-剑突的距离,在鼻孔处用胶布固定,以便拔管时测量长度。
本组患者中留置长度在55~60cm 64例;在61~68cm 28例,均能达到洗出液流出快而通畅。
(3)如能针对农药中毒种类应用相应特殊的解毒洗胃液最好,但农药的种类繁多,不可能及时针对各种农药配制特殊洗胃液,特别在紧急情况下,未确定农药中毒品种时,如果选用不当可产生不良反应。
故作者采用30~38℃的生理盐水,一次灌入量成人以 300~500ml,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
(4)对清醒合作的患者,常规法留置胃管。
但对于反复困难插管者,运用喉镜明视下协助患者置胃管。
92例中有17例因同时有呼吸衰竭用喉镜置胃管,再插气管导管。
患者去枕平卧,麻醉师立于患者头侧,使用喉镜充分暴露声门和食管,在喉镜直视下插入胃管。
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积极的安慰和鼓励亦甚,使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5)采用反复洗胃加持续性胃肠引流。
此法可进一步清除残留在胃黏膜皱壁中的毒物,或经肠肝循环而未排入胃肠内的毒素,防止和阻断毒素的进一步吸收。
本组患者持续胃肠引流3~9d,直至胆碱酯酶值恢复正常为止。
(6)心电监护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
孔、面色、皮肤、尿量及肺部音变化,注意各项指标的前后对比及整体观察。
根据教科书规定阿托品化的指征及临床实践经验,作者认为充分阿托品化应具备轻度躁动,体温升高在 37.5~38.5℃,腺体分泌明显减少等多项指标,瞳孔与心率观察视不同病情而定(前后对比)。
本组抢救成功的患者均具有轻度躁动和体温升高。
通过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生评估、自我反映来评价其效果。
本组患者发生鼻咽胃黏膜出血9例;吸入性肺炎3例;出现反跳1例。
死亡4例。
经过医生评价及与以前自我对照,抢救成功率由2001年的87.25%上升至95.65%。
并通过不断地反馈、总结和改进,形成动态循环。
4 讨论
循证护理又称为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模式,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情复杂,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采用循证护理指导临床实践,将科研结果与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患者需求相结合,促进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整体知识水平和技术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程亚平.循证护理在批量体检采血中的实践.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
23(10A):18.
2 戴新新.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中国现代医生,2007,
45(20):102.
3 朱守林,张海林,赵红艳,等. 成人胃肠减压胃管留置长度循证护理研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5):27.
4 孙红,何东蕾,楼滨城. 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术的临床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07,21(8):2076.
5 王鹃,梅云霞.洗胃研究进展.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9):116.
6 王宝兰,尹凤玲,李先红,等.喉镜在急诊洗胃操作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2,16(7):432.
7 刘罗英. 留置洗胃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探讨.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
1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