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一中11-12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一中2011—2012学年度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30小题各1分,31-35小题各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人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属于基因工程
B.目前基因工程中所有的目的基因都是从供体细胞直接分离得到的
C.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间的界限,可以定向地改造生物性状
D.基因工程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2.下列除哪项外,都属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A.编码区都有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B.编码区都是连续的
C.非编码区都能调控遗传信息的表达 D.非编码区都有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3.下列关于各种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E.coliDNA连接酶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连接起来
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特异性识别和切割HIV病毒的核酸
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4.既可用于基因工程又可用于细胞工程的是
A.病毒 B.氯离子 C.质粒 D.聚乙二醇
5.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
A.a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结构
B.要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必须用相同的b去切割a和d
C.c连接双链间的氢键,使黏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
D.若要获得未知序列的d,可到基因库中去寻找
6.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非编码区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
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
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来确定的
7.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

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逆转录
B.步骤②需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C.步骤③可用Ca+处理大肠杆菌,使其从感受态恢复到常态
D.检验Q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Q蛋白与患禽流感康复的鸡的血清中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试验
8. 下面是四种不同质粒的示意图,其中ori为复制必需的序列,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
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

若要得到一个能在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的含重组DNA的细胞,应选用的质粒是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B.通过基因工程可以生产出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C.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蛋白质的结构
D.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的目的。

10. 在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相关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导入双子叶植物细胞时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
B.使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等
C.导入动物细胞时常采用显微注射法
D.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
11.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经培育获得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在医学研究及相关疾病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这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B.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在小鼠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看其能否表达
C.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细胞内表达,说明遗传密码在不同种生物中可以通用
D.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克隆),可以获得多个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
12. 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

下列技术(或仪器)与应用匹配不正确的是
A.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 D.花粉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
13. 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

正确的是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入环境
B.种植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变化
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
D.一旦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即可表达出相应的性状
14.下列技术没有应用DNA分子杂交的是
A.用基因探针检测遗传病 B.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C .从基因文库中找到所需要的基因
D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杂交
15.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
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

其原因是
A .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B .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C .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 .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16.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 )含有1条多肽链,由238个氨基酸组成,能发出绿色荧光,下列有
关GFP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控制GFP 合成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应该大于1428个
B .合成GFP 的转录过程需要RNA 聚合酶和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等参与
C .利用GFP 可以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 .利用GFP 不能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17.下图四种质粒含有E1和E2两种限制酶的识别,Apr 表示抗青霉素的抗性基因,Tcr 表示抗四
环素的抗性基因。

将两端用E1切开的Tcr 基因与用E1切开的质粒X -1混合连接,连接后不能获得的质粒类型是:
A .X -1
B .X -2
C .X -3
D .X -4
18.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实验是
A .玉米花粉粒培育出植株
B .转入贮存蛋白基因的向日葵细胞培育出植株
C .烧伤病人的健康细胞培养出皮肤
D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人工种子发育成植株
19.将番茄和马铃薯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成杂种植株,此过程不涉及
A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 .胰蛋白酶的处理
C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D .染色体变异
20.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归纳为: 。

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①阶段的细胞全能性最高
B .②阶段可获得制备人工种子所需的结构
C .若①为花粉,则整个过程既涉及有丝分裂又有减数分裂
D .通过此技术培育出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
21. 下图是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有 花粉――→①植株A ――→②植株B
A .过程②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是分裂前期
B .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 基因型为aaBB 的可能性为1/4
C .过程①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定量的植物激素
D .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2.下面的简式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①――→脱分化②――→再分化③―→④
A .若①是来自不同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则④可能出现不同植物的遗传特性
B .若①是花粉,则④是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
C.若①是人参细胞,对②进行扩大培养可提高细胞产物人参皂甙的产量
D.若①是具有杂种优势的农作物体细胞,则利用此技术进行繁育会发生性状分离
2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形成新的细胞壁
C. 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出的新品种一定不是单倍体
D.动植物细胞培养都需要经过脱分化处理
24.如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繁殖原理上分析,A→D属于无性生殖,E→G属于有性生殖
B.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若直接应用于大田生产
一般没有使用价值
C.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经常用蔗糖做碳源
D.植株D和G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
25.下列关于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一个受精卵发育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叫做克隆
B.某目的基因的扩增过程属于克隆
C.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成一个细胞系属于克隆
D.动物克隆的技术的基础是动物细胞的培养
26.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可获得二倍体的“白菜—甘蓝”
B.有性杂交得到的二倍体“白菜—甘蓝”无同源染色体,所以不育
C.利用体细胞杂交能获得可育的四倍体“白菜—甘蓝”
D.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27.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B.正常肝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具有细胞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
C.取单个肝肿瘤细胞进行培养,获得细胞群的方法属于克隆培养法
D.乙细胞在原代培养过程中,最终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2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单克隆抗体上连接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既可以消灭癌细胞,又不伤害健康细胞
B.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的植株,所产生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
变异
C.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的细胞
D.动物细胞在传代至50代后能继续传代的细胞获得了不死性
29.下列与细胞工程技术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B.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不同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D.动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30.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工程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所以基因工程离不开动物细胞培养
B.体细胞核可以直接移植到不去核的受体卵母细胞中
C.用于细胞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D.体细胞克隆技术可以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种畜的繁育
31.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

如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鱼基因组测序
B.将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
C.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
D.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
32. 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基因,生物技术可对此类基因的变化进行检测。

A.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获取、PCR扩增和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在该区域的碱基发生改变,这种变异被称为基因突变
C.已知限制酶E识别序列为CCGG,若用限制酶E切割患者的p53基因部分区域,则会被切成两种片段
D.如果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碱基对的四种片段,那么该人的基因型是P- P- (以P+表示正常基因,表示异常基因)
33. 请根据图的说法进行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a,b分别对应为骨髓瘤细胞和效应B细胞,则d能产生单克隆抗体是b的遗传物质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若d形成有性杂交后代,则a和b融合形成d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C.若d形成无性杂种植株,则采用了细胞工程中的核移植技术
D.若d形成无性杂种植株,由于杂种细胞具双亲叶绿体,则可能培育出比有性杂交品种光合作用性能更好的植株
3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的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可以实现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B.从cDNA文库中获取的目的基因,既无启动子,又无内含子
C.用人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人胰岛B细胞中的mRNA,可形成杂交分子D.基因表达载体中的标记基因,不含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
35. 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香料等
D.保护濒危物种,增加这些动物的存活率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实现了对鼠源杂交瘤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减少、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

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

请据图回答:
(1)鼠源杂交瘤抗体就是从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中获取,在诱导剂的作用下与
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在诱导融合方法方面的主要区别是还常用____________诱导融合。

(2) 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所以需要用__________培养基筛选,目的是选择出杂交瘤细胞。


筛选出的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__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 若在体外大规模培养该细胞,首先应保证被培养的细胞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中,为了防止细菌
的污染,所用培养液应该添加一定量的,此外还要 ________ ,防止细胞代谢产物对细胞有影响。

在培养液中提供5% CO2目的是____________。

(4) 这种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大量制备。

临床试验上借助单克隆抗体的_____________作用,将药物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

(5)科学家通过基因拼接,将鼠源抗体基因改造成鼠—人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到鼠淋巴细胞中,改造抗体属于________工程的范畴。

2. 自然界中有一种含有叶绿体的原生动物——眼虫,这说明植物的细胞器同样可以在某些动物
细胞中存活。

某同学提出问题:“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可以实现杂交吗?”他尝试设计出下列具体的实验方案。

结合实验方案回答:
实验原理:根据眼虫的特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之间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杂交的。

实验步骤如下:
(1)①中选的植物材料细胞中,必须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2)③过程所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过程除了用电激之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等作为诱导因素。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强调所用的器械的灭菌和无菌操作,原因是各种杂菌可以在培养
基上面迅速生长,培养基一旦被污染,迅速生长的各种杂菌不但会和________争夺营养,而且这些杂菌生长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培养物迅速死亡。

(5)在⑤⑥过程中,通常要添加血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粒能成功转入植物细胞,并将质粒上的一部分外源DNA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DNA中。

下图表示利用质粒进行转化获得抗除草剂大豆的过程。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过程②将目的基因导入质粒后,需要利用DNA连接酶使质粒与目的基因切口黏合。

该过程
与质粒上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在组成上还必须含有目的基因、________ 、_______和标记基因。

其中
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经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了检测通过④过程获得的幼苗是否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过程④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在该技术
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
________和________。

(6)为了获得脱毒的抗除草剂大豆植株,外植体往往取自植物的花芽、叶芽等处的分生组织,其原因是。

(7)过程④采用的技术不仅应用于花卉、果树的快速、大量繁殖以及脱毒植株的获取,还广泛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和等育种过程中。

4. 图2为动物的克隆研究过程,其中Ⅰ~Ⅶ代表有关过程,a~h代表有关结构或个体。

③⑤
①②④⑥
⑦β—珠蛋白基因DNA单链
mRNA
ⅠⅡⅢⅣ
ⅤⅥ
a b c d
e g 代孕母羊
供体细胞的核
(1)Ⅰ→Ⅱ→Ⅲ→Ⅳ→Ⅵ过程证明了。

(2)此技术经常采用_________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克隆羊的性状全部像提供细胞核的绵羊吗? 。

原因
是。

5.下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

据图回答:
(1)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中不能翻译的序列是(填写图中序号)。

(2)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识别和结合①中调控序列的酶是。

(3)决定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有7000个碱基对,其中有1000个碱基对的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该序列叫;剩下的序列最多能编码个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4)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

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

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

(5)采用PCR技术可验证干扰素基因是否已经导入家蚕细胞。

该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包含:
扩增缓冲液(含Mg2+)、水、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模板DNA、________和________。

(6)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

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
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

6. 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等为限制酶,质
粒和抗病基因上的箭头表示限制酶的切割位点。

下表示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酶切位点。


组织块愈伤组织
①②
⑴若要获得抗病基因,能否用限制酶SmaⅠ对图中对应的位点进行切割?_____,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获得含抗病基因的重组质粒能否用PstⅠ、ApaⅠ限制酶切割质粒?________。

⑵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

欲利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
蕉细胞,重组质粒中应同时含有___________基因,作为标记基因。

⑶②、③阶段是否可使用同种培养基? 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④阶段是否可使用不添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30小题各1分,31-35小题各2分,共40分)
1—5:ABCAD 6—10:DCCDD 11—15:BCADA 16—20:BDCBD 21—25:BDDDA 26—30:DABDB 31—35:BDCCC
1.(1)B淋巴细胞在体外大量增殖,分泌特异性抗体灭活病毒
(2) 选择培养基克隆化培养
(3)维持培养液的PH值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
(4)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导向作用
(5)蛋白质
2. (1)叶绿体(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3)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振动离心
(4) 培养物对培养物有害的物质(5)补充合成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缺乏
3.(1)限制酶切位点
(2)启动子、终止子、检测和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3)花粉管通道法
(4) 对幼苗喷施除草剂,观察其生长情况
(5)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脱分化再分化
(6)这些部位很少受到病毒等病原体的侵害
(7)单倍体育种
4. (1)供体细胞的核(哺乳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2)卵细胞卵细胞体积大,易操作,含有使细胞发挥全能性的营养物质和条件
(3)不是卵细胞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也能控制某些性状
5.⑴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①③⑤⑦(2分)
⑵RNA聚合酶
(3)内含子、2000
(4) 启动子终止子
(5)对干扰素基因特异的DNA引物对Taq DNA聚合酶
(6)扩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
6.(1)不能对SmaⅠ位点进行切割破坏了抗病基因的结构不能
(2)抗卡那霉素(3)不能 2个阶段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不同
(4)可以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根的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