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已经
成为了促进教学公平,提升社会整体教育质量的根本。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教学
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将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让
学生获得全新的数学学习体验。
这会为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初中数学教育带来全
新的生机活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初中数学教学;探究式教学法;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法重在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也只有探究式教学法,
才能让学生在教师智慧的引导和启发下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本文将从探究式教
学法的核心路径以及应用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具体的教学案例请参照人教版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核心路径
探究式教学法在是实质上分析就是教师根据课本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引导,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的方式参与获得知识。
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
学教育情况,大多数学生都偏向“死记硬背”,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都不强,所以,探究式教学的重心应当放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增强其合作
学习能力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有所不同,探究式教学法更注重依靠课堂教学结构的
优化以实现教学信息的扩充,从而最大程度的优化和完善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方
法依靠的教学资源有限,也无法有效扩充教学资源,但探究式教学法以师生互动
为基础,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增加课堂信息密度,从而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更多的
数学学习资料,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自然有所提升。
(二)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中包括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两种形式,根据初中少数民族学生
的学习方式,应用探究式教学可有效拉近生生关系,提升生生互动效率,在教师
的指导下,学生的实践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都会增强。
在此基础上,数学探究式
教学法在组织形式、运行方式等方面都应秉持“人本教学”和“创新教学”理念,为
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一)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1、实践讨论法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相对较为简单,学生学习压力也不大,学生学习的时间相
对较为充裕,这就为小组合作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课堂中有的教师很注
重学生之间的交流性学习,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是交换学习经验的主要措施,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时,对于一些探究性较强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
践讨论。
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第四节《弧长和扇形面积》时,教师
让学生围绕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
度实践讨论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比如通过圆面积推导扇形面积),总结得出弧
长和扇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2、切块拼接法
切块拼接法是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常用的探究式教学法之一,过程如下:教师先
对学生进行编组,让学生就不同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最后再让不同小组
中研究同一重难点问题的成员组成“专家组”,共同探究;完成专家组探究后,专
家组成员各自返回原小组,轮流把自己所学内容和探究式教学法论题交给小组同伴,得出应有的结果。
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第一节《随机事件和概率》时,让每个学生先自学,通过课本或其他学习资料,学习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
和方法,然后教师将内容分成“概率计算”“数据统计”“生活应用”三个部分,研究
同一内容的同学组成专家组进行探究式教学法。
结束后各成员返回原小组,把自
己的学习结果教给同伴,请一个小组同学展示,其他同学补充,比如A同学对“概率计算的方法和思路”解释后,问:“谁来补充?”或“谁有不同意见?”,请其他
同学补充,这时有的学生就会提出其他不同的意见或是补充意见。
这样的学习方
式下同学们越说越具体,只是越来越清晰,理解得越来越深入,学生发言的积极
性很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就会越来越全面、细致。
(二)自主探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探究过程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听取别人的建议,也不是所有人都能
按照同一种思路进行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式。
因此,为了避
免探究式教学法带来的“学生意见不一”“学生合作不畅”等问题,教师还必须要增
强自身的引导性,搭配科学的自主探究环节和鼓励教育环节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激发其自主学习能力。
1、自主探究环节
自主探究环节中,教师要做的就是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
体地位,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同时发挥自身的引导启发作用,真正将学生
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真正让他们钻进书本中学习知识。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
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第一节《勾股定理》时,教师不告诉学生结论,先
让学生自主探究三角形三边长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纠错改错,
即使探究不出结果也会积累很多的探究经验,对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大有帮助。
2、鼓励教育环节
鼓励教育环节即渗透赏识教育和激励教学。
对于新知识的探究,谁都会犯错,但谁都能获得一点研究成果。
例如在自主探究环节中,当学生面临学习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渗透激励教学,鼓励他们不要灰心,引导他们从新角度考虑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而当学生获得一点有用的研究成果时,教师要及时渗透赏识
教育,认同他们的探究成果,从而激发其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
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待提升,通过
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有效实现这一目标,进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总的来说,
探究式教学在新时代仍然具有很大的挖掘价值,期望各数学教师积极创新,实现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大飞跃。
参考文献:
[1] 安连英.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对策[J]. 新西部(下旬刊),
2015, 000(005):39,30.
[2] 彭善海, 李朴. 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相关因素[J]. 教师, 2016(17):81-81.
[3] 李明锦. 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飞:素质教育, 2017(10):104-105.
[4] 杨永强.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对策[J]. 新课程(下), 2017(6).
[5] 尹贵才.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对策[J]. 新课程(中学), 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