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纵论人生阐释哲理9觅渡,觅渡,渡何处?》38教案教学设计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熟悉瞿秋白人物形象,感知瞿秋白的精神魅力,对我们有何启示。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是他的挚友,曾经写下过一副对联予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大作家丁玲也曾经是他的学生,坐在教室里扑闪着求知的大眼睛仰望他;李大钊器重他,邀他参与上海大学的筹建;毛泽东主席评价他说“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他就是——瞿秋白,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
通过第一课时微课视频,我们初识了瞿秋白,了解了他大致人生经历,阅读了他在狱中写下的《多余的话》。
今天,我们继续走近这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又放不下笔”的年轻人——瞿秋白。
(幻灯展示他的肖像图)
问题:
为什么我们直到今天还在纪念他?能否在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
这句话应该能体现对他一生的高度凝练的评价。
可能会找到“秋白不朽”(为何会不朽?)“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读不完的名画内涵),不够直接,直接回答的是哪一句?也可能直接找到“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这是作者对他一生取与舍的评价,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他到底舍了哪些事,成就了一颗怎样的心?
【
环节一】:
我们先来看一看他曾经做了哪些事?
问题1:瞿秋白是一个怎样的人?
具体问题:
阅读第3、4、5自然段,在这些文段里找出他做了哪些事呢?通过这些事我们看得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依据文本,概括回答。
做一个具体方法指导:在文段中找到划出,在旁边标注好,你从这些描写里看出了他有什么特点(人物形象特点:身份+性格特点)。
分成小组讨论,1、2小组讨论3自然段,4、5讨论4,5、6讨论5。
小组讨论,做好笔记,代表发言,按格式回答。
代表发言的时候找到文本中的原文,说一下在原文哪里,并且以
他是一个(
)的(
)句式
总结。
给出示例:他是一个(秀气苍白)的(书生);
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
明确:第3段
写了什么事情,从这些事情里能看出来他是个怎样的人?(明确他以这身份做了哪些事,文段中划出,回答时指出原文在何处。
)
明确:第4段,继续找他的身份,以这个身份做了什么事。
从中看出他的什么特点。
2
明确:第5段
学生小组讨论,最后代表发言,教师引导,板书出来。
【环节二】:小结:
瞿秋白,
以一介书生,
以病弱之躯,
以多重角色,尽显英雄本色,
他一生都在探索和觅渡。
这过程里他有所选择。
他原本可以成为(
)的人。
可是秋白没有这样做。
我们再进入文本,看看秋白舍了什么,选择了什么,从而成就了一颗怎样的心。
明确:哪些句子是表明他舍弃,他的选择。
在文中找到。
读出来,说一说你的理解。
最后把公式填完整。
舍弃了(
)选择了(
)+成就了一颗(
)的心。
【环节三】
对学生的价值观有一个观照
我们学习过的文本和了解过的一些人中,有类似于他这样的人吗?
舍弃了部分的小我,成就了大我,还敢于面对真我的人。
巴金,小狗包弟,写过《随想录》
鲁迅,弃医从文,写过《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