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一中12-13学年苏教版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月考卷
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答在本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3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以下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苍穹.(qióng) 害怕(qiè) 炽烈
..(mén)
..〔zhì〕物之汶汶
B.管弦.(xián) 船坞.〔wū〕菲.薄(fěi) 放浪形骸.(hái)
C.创.伤(chuāng) 愠.色(yùn) 濒.临(bīn) 悄.无声息(qiāo)
D.从.容(cóng) 嗟.悼(jiē) 荫.庇(yìn) 曲.水流觞(qū)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喋血湍急震颤浑浑恶恶 B.枯槁寥落鹰隼陨身不恤
C.雾霭屠戮荒谬岌岌可危 D.亲睐肆意慰藉文过饰非
3.以下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张站起来说道:“陈书记刚刚的发言是抛砖引玉
....,让人茅塞顿开,我下面要讲的话只能算是狗尾续貂了。
〞
B.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国家。
权威部门监测结果说明:近五年来我国荒漠化和沙
化土地面积继续减少,植被状况得到改善,但我国在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上仍任重道远
....。
C.2010年岁末,国寿上海分公司和国际知名珠宝加工企业香港嘉麟金店,联手为鹤卡客户
推出了“钻石,献给我最爱的人〞的大型惠赠
..活动。
D. 现在一些商家的导购员在向顾客促销时热情主动,这本无可厚非
....,但导购员如果要么喋喋不休地动员试用试穿,要么像贴身保镖一样紧紧相随,那么不免让不少消费者感觉热情过了头。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多的的膨胀,除了市场的一部分刚性需求因素外,还有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等因素。
B.本厂专业生产各种高中档粉笔,粉尘低,无杂质,不沾手,书写流利,环保,是您理想的首选产品。
C.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D.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制定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
5.为下面一段文字排出恰当的顺序,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3分〕
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
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到兴趣。
①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入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
③更有假设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
④他对强暴的抵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
⑤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6.仿照例句,写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句子。
〈4分〉
天空收容每一朵云彩,不管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大海收容每一粒水滴,不管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
7.阅读以下新闻材料,依据要求答题。
〔4分〕
材料一:
北京市体检中心公布的《2011年度北京市体检统计资料报告》显示,去年北京高中生体检完全合格的仅有一成多,不合格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体重与视力上。
材料二: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假设干看法》,要求各地把同学的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同学综合素养评价的重要指标,积极探究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动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这意味着体育科目或将进入高考评价体系。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每题3分,共9分)
在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交流中,语言从来就是变动不居的。
从理论上说,语言交流应该是彼此平等、互相影响的,每种方言都有平等挤进“中心〞的权利,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应该对等地互相汲取“外来语〞。
但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
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说明,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一般话
〞,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
同样,“外来语〞更多也是...
“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
如不少北京的方言或流行语之所以能在全国迅速流行,成为“一般话〞,只因为北京处在政治、文化中心。
近代许多沪语能突破“边缘〞进入“中心〞,因为上海是商埠首开之地,且日渐成为经济中心,总是风尚先得。
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以为很“一般〞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滑头〞、“流氓〞、“盯梢〞、“出风头〞、“寻开心〞、“阴阳怪气〞等词语,假设查书一看,原本竟都是上海方言。
而今日粤语的情形亦颇有些类似。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风尚之先,南风渐盛,于是“粤味一般话〞也随粤菜一道北上,如“买单〞、“搞定〞、“生猛〞等,已慢慢成为“一般话〞。
现在“港台腔〞颇受责难,其实“港台腔〞不也是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种吗?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用“港台腔〞的“耶——!〞“哇——!〞代替“哎哟——!〞来表示惊叹,引起了一些尖锐的批评责难。
其实,被视为“惊叹〞之“正统表达〞的“哎哟〞也并非古来如此,一成不变。
如
要“正统〞,只能回到不是“噫吁嘻——!〞就是“呜呼哀哉——!〞的时代。
几年前,我就曾撰文,主张无妨用“听取蛙声一片〞那般宽舒闲淡心态,来“听取‘哇’声一片〞。
万众瞩目的“胡连会〞新闻公报就说,“正视现实,开创将来〞是国共两党的共同“体认〞,胡总书记与连主席决定共同公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这多次出现的“体认〞、“愿景〞不是马上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成了我们的“一般话〞吗?事实说明,我们的最高领导人并不拒绝来自台湾的词汇。
其实,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一般话〞尤其是“简化字〞在台亦影响渐强。
这恰恰说明,两岸语言在互动中越来越融洽,而不是把彼此的语言视为有害的洪水猛兽而渐行渐远,这实在是增进彼此了解、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幸事。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外来语〞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盖因“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
无论高兴与否赞成与否,这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如此,难以人为改变,大可不必因此而痛心疾首。
假设一定要“查户口〞、“讲出身〞,非要“正本清源〞查“血统〞,非祖宗八代“根正苗红〞不可,一定要把这种带有“殖民〞色彩的“外来语〞统统扫地出门,则我们现在几乎无法开口说话。
应当说,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方言还是外来语,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丰富、准确。
8.对文中加点的“一般话〞一词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指北京的方言或流行语。
B.指那些先在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流行,而后在其他地区迅速流行的某些方言或流行语。
C.以“体认〞、“愿景〞等词语为代表的,已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的,被接纳为标准语的词汇。
D.我们认为很“一般〞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语言。
9.与“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一句话含义不同的一项是A.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一般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
B.“外来语〞更多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
C.京、沪、粤地的某些方言受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得到广泛认同,但作为“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种〞的“港台腔〞却受到不平等的责难。
D.大量“外来语〞在近代随西学东渐,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盖因“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
10.从全文看,作者对语言交流中的“势利〞、“不平等〞现象持怎样的态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旧信重读
黄静芬
①被精心保留下来锁在抽屉中的一叠信件,似一块拒绝融化的冰,当你涉过时间的千山万水,于一个偶然,目光重新投回起点,你惊奇地发现,你所经历的一切仍伫立在奔腾不息的河川上,像一角冰山,通透、晶莹,不曾因为年深月久和日晒雨淋而消融。
②于是,你停下急匆匆旅行的脚步,择一处临水的草地坐下,重读一封一封旧日友人为你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细密阳光闪烁。
③什么样的一个友人交付给你的这份情谊?什么样的情怀下产生了这些文字?什么样的一盏灯照过你,或甜或苦或激动或平静地读着它们?你又怎样斟字酌句写了回信?
④过去已经消失,说过的话语随风而逝,青春的风铃不再摇响,只有信件记录了当时。
当时,是多么热衷于在信纸上文采飞扬语句优美地与友人对话呀:比赛着写信,看谁写得厚谁写得薄;探讨着问题,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倾诉着秘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有,初恋时心慌意乱的情愫,热恋时激情满怀的幸福,失恋时天昏地暗的欲哭无泪……
⑤经过种种,皆如幻梦成空,直面的一切,许多冲动已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普及,拨几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千里之外友人的声音招之即来;或者上网,键盘一敲,电子邮件发出,回应之讯立马现于眼前,且字字工整句句珠玑。
然而,那些字体清楚或狂舞、象征友人个性的来信呢?那些等待青鸟衔鸿飞来的盼望日子呢?那些读信如读一本书的亦喜亦悲的情感起伏呢?
⑥人之成熟,总是从拥有了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然开始,这时,再去细细思想人生是什么呢?童年期,懵懂无知无觉只盼快快长大;青春时,将来好梦无数,仿佛伸手可及。
然
后,立没立业只有自己晓得,家是成了一个,孩子也养了一个,便开始赶时间、磨时间、杀时间,将属于自己的一世时间折腾得一塌糊涂。
再回首时,天还是那个蓝天,地还是那块绿地,月还是那轮明月,人却已不再是那个人,脸上每缕皱纹都填满深浅不一的沧桑。
⑦人之老,不是从肢体开始老起,而是从心开始老去。
心老的标志就是,前瞻的时候少了,回头的时候多了。
一步三回头,身后可看可触可抚的有什么?范仲淹说,“塞下秋来风光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其实,何止南来北往的大雁,一介凡人的人生本来就是去留无意的风。
⑧因此,在急促的生命途中择机而歇,席地而坐,重新展读纸笺已经微微发脆的旧信,会有一种美好的情感在心中暗暗滋生。
旧信能够一个一个细节提示你,你所经历的,刻骨铭心永生不忘的也好,微小如蚁稍纵即逝的也罢,所有清楚如昨。
逝去的岁月不是空心的,逝去的岁月丰满得像一枝秋天的麦穗,你像一个守望金黄田野的农人,当你重读旧信的时候。
11.作者为什么把保留下来的信件比作“一块拒绝融化的冰〞?〔2分〕
12.从全文结构看,第②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
13.通过第④段和第⑤段内容上的对比,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情感?〔3分〕
14.赏析第⑧段中划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艺术效果。
〔6分〕
15.作者从重读旧信这样一件生活小事联想到人生,进而说明“在急促的生命途中择机而歇〞的看法。
生活中有许多不显眼的事物已经或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它们又能使你联
三、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共19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
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
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
〞即明日,又不敢不来。
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
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
〞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
又立向所立厩中。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
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
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
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
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
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
〞闻者亦心计交赞
也。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
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假设有所追逐者。
斯则仆人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矣!〞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选自《四库全书》本《宗子相集》16.以下句中加点词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以上下相孚.孚:信任 B.袖金以私.之私:赠送
C.即门者持刺.入刺:名帖 D.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畏:害怕,担心
17.文中“袖金以私之〞中的“以〞字,与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B.不然,籍何以.至此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王好战,请以.战喻
18.以下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具体而微地描述了一个小官僚用灵魂和金钱向掌权的“相公〞干谒拍马,从而获得“上下相孚〞的全过程。
B.作者用了夸张、讽刺的笔法,抓住最能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行为、语言,寥寥数语,活现了两个卑鄙龌龊的人物形象。
C.作者把自己刚正不阿,耻于干谒,不向权势豪门低头的态度和那些专事干谒求进的官僚形成对比,文章的批判力量,是非观念,正是蕴涵在这种对比之中,从而相当深入地揭露了当时官僚集团内部的污浊与丑恶,对后世也有较高的熟悉价值。
D.作者把“上下相孚〞与不“相孚〞的真相实情向刘一丈陈述清楚,从而非常婉转地规劝刘一丈不要像世俗小人一样为谋权利而丧失了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格,而作者的态度、爱憎亦表现得淋漓尽致。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20.请把上面阅读文中的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
〔3分〕
译文:
〔2〕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矣!〞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4分〕
译文:
〔二〕古诗文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此诗是《琵琶行》同期作品。
21、请从颔联“乱〞“平〞中选一字做简要赏析。
2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23.简析孔子为何用“浮云〞来比喻富贵?〔3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上述材料及孔子观于“义〞“利〞的看法加以阐述。
〔4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2)四围山色中,。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3)宁赴湘江, 。
安能以皓皓之白, ?
(4) 天之苍苍,??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合理理解,依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禅师也笑笑,没有说什么。
苏东坡以为自己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
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
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他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态像一堆牛屎一样,你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得脱离材料寓意的范围作文。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交流卷参照答案
1.D〔A炽烈chìB船坞wùC悄无声息qiǎo〕
2.C〔A浑浑噩噩B殒身不恤D青睐〕
3.选B。
〔A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看法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看法,不能用于第三方,在本句中没注意使用对象的限制所以错了。
B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C项惠赠,敬辞。
D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此处应用“无可非议〞。
〕
4、A〔B缺少主语;C否定不当;D句式杂糅。
〕
5.③②④⑤①[对2个得1分,对4个得2分,全对得3分。
]
7.示例:支持:①当前高中生身体素养不容乐观,纳进高考可以促进同学强化锻炼、加强体能。
②高考应是对人才的综合性选拔,体育纳进高考将改变原先只凭文化课成
绩来选拔人才的做法。
〔写1点给1分,2点给3分,言之成理即可〕
8.B
9.C (从上下文看,“责难〞是某些人对“港台腔〞提出的批评,是人为因素;题干所说的“势利〞和“不平等〞是语言交流中的客观规律。
二者意义指向不同。
)
10.①要熟悉到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应以开放、平和〔“宽舒闲淡〞的心态〕去接受;②
不必痛心疾首,应看到这种语言变化带来的好处。
〔写出1点给1分,2点3分〕
11. “冰〞比喻信件记录的情谊是纯洁而珍贵的〔1分〕;“拒绝融化〞是因为信件记录下的过去不会被时间湮没,是永恒的〔1分〕。
12.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通过重读信件引出下文美好生活的回忆及人生心得的抒发〔1分〕;与文章结尾“在急促的生命途中择机而歇,……一种美好的情感在心中暗暗滋生〞一句相呼应。
〔2分〕
13、表达了对往昔与友人书信来往的日子的留恋,对如今与友人交流手段改变的无奈,对有
信来往的日子不复存在的遗憾〔惋惜〕。
〔每点1分〕
14、〔1〕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无形的岁月写得真实可靠〔生动形象〕,说明重读旧信时,“逝
去的岁月〞不会沦为虚无,因为信件的记录,它会充实地存在着。
〔2〕运用第二人称抒情,更真实亲切,将“你〞比作农人,表现了重读旧信时收获往日美好情感的欣慰与喜悦。
〔3〕运用倒装句式,强调重读旧信的好处——存在感和收获往日美好的喜悦。
〔每点2分,,语言特点,效果各1分〕
15、答案略〔选物恰当,得1分,能表达看法且有一定的哲理性得3分,语言有文采得1
分,字数显然不够相应扣分〕
16、B 17、C 18、D
19、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3分,对2处得1分〕20、〔1〕晚上他披衣坐等,一听到鸡叫就起来洗脸梳头,骑着马跑到相府门口。
〔2〕我常常发表高谈阔论:“人生遭际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我只是守自己的本份罢了!〞您老人家听了我的这番话,或许不会嫌我过于迂阔吧!〔6分,各3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文言文译文:
在数千里以外,时常得到您老人家的来信,安慰我的长期思念,这已经十分幸运了。
居然还承蒙您赠送礼物,那么我更要用什么来报答呢?您在信中表达的情意十分恳切,说明您没有忘记我的老父亲,从而也可以知道老父亲是很深切地思念您老人家的。
至于信中以“上下要互相信任,才干和品德要与职位相符合〞的话教导我,正是我所亲切感受到的。
我的才干和品德与职位不相符,本来我就知道的。
至于不能做到上下互相信任的弊病,在我的身上表现得更厉害。
且看当今社会上所说的上下信任是怎么一回事呢?当他从早到晚骑马去权贵人家的门口恭候的时候,守门的人有意为难不肯让他进去,他就用甜言媚语装作妇人的姿态,把袖里藏着的金钱偷偷地塞给守门人。
守门人拿着名帖进去之后,而主人又不马上出来接见,他就站在马棚里,与仆人和马匹相处,臭气熏着衣服,即使是饥饿寒冷或闷热得无法忍受,也不肯离去。
一直到黄昏,那个先前曾经接受金钱的守门人出来对他说:“相公疲惫了,谢绝会
客,客人请明天再来吧。
〞到了第二天,他又不敢不来。
晚上他披衣坐等,一听到鸡叫就起来洗脸梳头,骑着马跑到相府门口,守门人发怒地说:“是谁?〞他便回答说:“昨天的客人又来了。
〞守门人又怒气冲冲地说:“你这个客人倒来得这样勤!难道相公能在这个时候出来会客吗?〞客人心里感到受耻辱,只有勉强忍耐着对守门人说:“没有办法啦!姑且让我进去吧!〞守门人再次得到他送的一笔钱,才起身放他进去。
他又站在原来站过的马棚里。
幸好主人出来了,在客厅上朝南坐着,召他进去见面,他就慌慌张张地跑上去,拜伏在台阶下。
主人说:“进来!〞他便拜了又拜,有意迟迟不起来,起来后就献上进见的金银。
主人有意不接受,他就一再请求收下;主人有意坚决不接受,他就一再请求。
然后主人叫手下人把东西收起来,他便拜了又拜,有意迟迟不起,起来后又作了五六个揖才出来。
出来他就对守门人作揖说:“多亏老爷关照我!下次再来,希望不要阻拦我。
〞守门人向他回礼,他就十分高兴地跑出来。
他骑在马上碰到相识的朋友,就扬起马鞭得意洋洋地对人说:“我刚从相府出来,相公待我很好,很好!〞并且虚假地表达受到接待的状况。
因此与他相识的朋友,也从心里敬畏他能得到相公的优待。
相公又偶而对别人说:“某人好,某人好。
〞听到这些话的人也都在心里盘算着并且一齐称赞他。
这就是所说的上下信任,您老人家说我能这样做吗?
关于前面所说的权贵人家,我除了过年过节例如伏日、腊日投一个名帖外,就整年不去。
有时经过他的门前,我也是捂着耳朵,闭着眼睛,鞭策着马匹飞速地跑过去,就象后面也人追逐似的。
这就是我狭隘的心怀,因此常常不受长官欢迎,而我则更加不顾这一切了。
我常常发表高谈阔论:“人生遭际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我只是守自己的本份罢了!〞您老人家听了我的这番话,或许不会嫌我过于迂阔吧!
家乡多次遭遇灾祸,不能不触动旅居在外的人的愁思。
至于您老人家的怀才不遇,也使我心情悲伤而有所感触。
上天赋于您的才德是很优厚的,不要说您老人家不愿轻易抛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