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画韵--李明花鸟玉雕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境画韵--李明花鸟玉雕艺术
诗境画韵
——李明花鸟玉雕艺术
凤穿牡丹
喜相逢
鲤鱼上滩
相映成趣作品利用红皮俏色雕成的两只“鸿运当头”的鹌鹑极为酷肖,两两相对,就仿佛以对方为镜,照见自己的影子,相映成趣。
鹭鹭连科作品充分把玉料用好用足。
两只丹顶白鹭和一朵硕大的莲花,占满整个画面,构图大气雄浑,刀法凝练奔放,体现了李明玉雕的又一种风格。
天趣我意得时鱼自乐,天机妙处鸟能言
戏莲作品将中国花鸟画的彩墨大特写画法,结合俏色技巧,运用到玉雕创作中来。
一张大特写的荷叶,两条带起涟漪的游鱼,稍作点缀,意韵已足。
简洁、精致、形神兼备。
连中三甲作品用红皮俏色雕出鲜艳的荷花和三只振翅翩翩的甲虫,妙不可言的是,三只甲虫的三对黑色眼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平安富贵在作者作品中是少有的不用俏色之作,很像西方的静物素描。
半轮明月洒下清晖,玉瓶、牡丹明暗光线清晰,且留有倒影,更显玉质洁白温润,充满宁谧幽静之美。
临水羡鱼李明故乡在永州,他雕的群鱼,有柳宗元笔下的神韵。
站立在莲蓬之上的水鸟,回首注视水面灵动自由的游鱼,顿起“临水羡鱼”之意。
情投意合这是四色互衬的俏色代表作。
在中间色白色水波的衬托下,由暖色调红、黄二色雕成的鸳鸯和莲蓬、荷叶更显热烈、喜气洋洋。
苏州是吴越文化的中心。
饱受姑苏文化熏陶的李明,在花鸟玉雕的创作中,把诗的意境和画的神韵融为一体,充分继承发展了吴越文化细腻、恬淡、雅致、清新的风格。
郭熙《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在李明看来,雕、诗、画也是姐妹艺术,花鸟题材更是如此——玉雕是无声诗、立体画。
对于俏色玉雕来说,白色玉质是宣纸,各种皮色就是彩笔。
中国传统诗、画艺术的审美理念,特别是宋、明花鸟画的创作技艺,被李明借鉴到了花鸟玉雕的创作中来。
李明常用玉料一角或一边的俏色构图,剩下空间,运用“虚实结合”的技法大片留白,使花鸟玉雕产生一种内在韵致。
李明浸淫诗画艺术二十余年,受吴派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徐渭影响颇深,并形成了自己花鸟玉雕的鲜明风格:精致、简约、灵秀,充满诗情画意,特别是俏色技巧,几达“俏夺天工”的境界。
受吴越文化的熏陶,李明爱水、爱荷花、爱荷塘,爱与水有关的可爱生灵,所以很多作品题材与水有关,并追求一种诗画情趣和文化意韵。
李明:海派玉雕大师,中国高级技师。
1981年出生于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永州,8岁习画,打下了扎实的书画功底,后随在香港做和田玉生意的堂叔李祁平学习玉雕技艺。
1998年到苏州学艺。
2001年起,在南石工作室工作学习达4年之久,师从杨曦钻研玉雕制作工艺。
大师的创新精神和“虚实结合法”等创作理念,使李明获益匪浅。
2005年,创立李明玉雕艺术工作室。
李明玉雕艺术获奖年表
2007年:作品《岁岁平安》获首届中国玉石雕神工奖“铜奖”。
2009年:作品《金玉满堂》获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优秀作品奖,作品《金玉满堂》获中国玉石雕神工奖“银奖”。
2010年:作品《辟邪汉佩》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佳工艺奖。
2011年:作品《凤穿牡丹》获中国玉石雕神工奖“金奖”;作品《金榜题名》获中国玉石雕神工奖“银奖”;作品《喜登连科》获中国玉石雕神工奖“银奖”。
2012年:作品《相映成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作品《卿卿我我》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作品《雄冠》获中国玉石雕神工奖“金奖”。
2013年:作品《临水羡鱼》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作品《鹭鹭连科》获中国玉石雕神工奖“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