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内知识训练(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歌行》《归园田居》课内知识训练
一、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乌鹊南飞
鼓瑟吹笙 B. 天下归心 C. 有仙则名 D. 其一犬坐于前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误落尘网中 B. 开荒南野际 C. 何以解忧 D. 狗吠深巷中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B. 汝岂得自由
C.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D.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 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
等等。
D.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同时也是深刻的比喻。
B. 用“乌鹊”比喻贤才,希望群贤毕至。
C. 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来投效自己。
D. 这四句诗采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表现曹操求贤若渴。
对《短歌行》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这首诗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一味陷在消沉的情绪中,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
B. 起首“对酒当歌”,可见这是一场盛大的筵席。
然而,乐极悲来,诗人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而无法自拔。
C. 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
D. 结语作者借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个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读整首诗,让人由衷赞叹曹操的心胸肝胆。
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诗人因怜贤才的无所依托,渴望将其归为己用。
B. 诗人以山海作比,引“周公吐哺”的典故作勉励,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诚。
C. 诗人希望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
D. 诗人求才若渴,以古人自况,表明自己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但却有未显声名之意。
下列对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下列对诗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开头两句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余年渐少而功业未成的感慨。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表达出时不我待的急迫。
B.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把贤才比作无法揽取的明月,是那样可望不可即,借以表明求贤不得的苦闷和忧思。
C. “越陌度阡……心念旧恩”,述主客久别重逢聚首,举杯畅谈不忘旧谊,因贤才既得而喜不自胜,感情由忧而喜。
D. 全诗写忧思,无处不在,难以排解,引人共鸣;写壮志,头角峥嵘,豪杰气象,让人由衷赞叹曹操的心胸肝胆。
下列对《短歌行》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曹操创作的《短歌行》艺术性很高,全诗运用多种表达技巧来表情达意,形象生动。
B.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了诗人慨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奈的消极思想。
C. 诗歌在最后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含蓄蕴藉地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D. 该诗抒发了曹操渴求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作者感叹的是战争频仍、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
B. “呦呦鹿鸣”四句,是《诗经》中诚恳热情欢宴宾客的诗篇,曹操又信手拈来,表示自己期待贤者的热诚。
C.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自己比为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功业又难成,不由使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D.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示自己有宽广的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
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 “哟哟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稚·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中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山”“海”表明自己远大的志向。
D. “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中的一个典故。
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开篇忧叹人生苦短,貌似消极,下文转而写诗人自己求贤若渴,暗含有要抓紧时光建功立业的积极思想。
诗的情调开头低沉,后来昂扬。
B. 诗文中有诗人对人生的悲慨,有纵情饮酒的恣意,有对人才的深情追慕,有贤才来归的欢喜,诗人忽喜忽忧,感情迷离不定。
C. “月明星稀……何枝可依”,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启发那些在时局中无所依从的人才要择枝而栖,表现自己体察人才、渴慕人才的心理。
D. 诗末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贴切地表达了诗人宽大广博的政治胸怀和永不满足的求贤之心,诗人以周公自比,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
自励。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的句子,用来比喻诗人渴望得到贤才的两句是()
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C.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D.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对《归园田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误落尘网中”一句,道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恶的心情,用激情之语排斥官场,表明诗人无奈归隐的悲愤与乐观放达的心境。
B. 诗的九至十六句描绘了一幅安宁静谧,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的田园风光图。
C. “樊笼”即上文“尘网”,指官场,是禁锢人的牢笼和罗网,使人有“羁鸟”和“池鱼”之感。
D. 诗人以常见普通的农村生活入诗,和他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交融,构成一个完美诗境,使普通景物具有美感。
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一)》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A. “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
方,围绕的意思。
B. “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 “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
“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 “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归园田居》描绘出清新自然、安谧美好而令人神往的农村生活图景,使人感到淡泊宁静的高洁心理。
下列说法中,对原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A. 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讲归园田居的原因,第二层讲园田之美,第三层间接抒情,讲归园田居的好处。
B. 诗人悔恨自己“误落尘网”,成了“羁鸟”、“池鱼”。
“恋旧林”、“思故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
C. 诗人黯然辞官回归故乡,诗人的归隐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然质性,是对污浊官场生活的否定和唾弃。
D. 东晋时,门阀世族把持特权,社会黑暗,官场腐败。
“性本丘山”、“质性自然”的诗人显然是与其格格不入的。
下面对《归园田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 “樊笼”即上文“尘网”,指官场,是禁锢人的牢笼和罗网,使人有“羁鸟”和“池鱼”之感。
C. 诗歌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D. 诗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写诗人归去后的生活,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一》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______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
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
C.前四句是近景。
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后四句是远景。
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E.诗人“性本爱丘山”,却又“一去三十年”,这是矛盾的,反映出诗人思想的复杂性。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A.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C.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稷、契、周、召都是古代的有名的贤臣.其中稷,指后稷,周朝始祖,教民耕种,被认为是我国农耕业的始祖;周公则留下了“周公
吐哺,天下归心”的佳话.
B.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
C. 致仕,旧指交还官职,即辞官.致仕制度,即官员的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典籍中习见的“致事”“下车”“告归”“乞骸骨”等,也都指的是“还禄位于君”.
D. 兄弟为参、商,指的是兄弟不合睦.参星与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古人以此比喻彼此对立,不和睦.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青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短歌行》中代指有学识的人。
B. “阡陌”,“阡”指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陌”指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C. 以“曹操、曹丕、曹冲”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D.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B.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下九,古代农历每月二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C.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
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这种文学样式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每首词遵循一种格式,叫词牌。
按其长短,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按其风格不同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
B.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
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
长歌比较热烈奔放。
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苦闷。
C. 陶渊明开创了山水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D. 杜甫诗歌的风格是“沉郁顿挫”。
“沉郁”指诗歌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顿挫”是指语言上的凝练沉着,音调抑扬顿挫,旋律铿锵跌宕。
26.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 “青衿”的“衿”是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饰,这里指代有学问的人。
“子”是对对方的尊称。
C. “吐哺”就是吐出嘴里含着的食物,这里借用典故,表示自己能
够热情地接纳贤才,唯恐怠慢他们。
D.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他的诗歌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二、名句默写
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以乌鹊南飞,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接待贤才,使天下的贤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自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这两句是:,。
6.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
”
7.《归园田居》里面用比兴手法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的诗句是:“,。
,。
”
8.《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
9.《归园田居(其一)》中写诗人摆脱官场,最终回归田园的诗句是
“,”。
10.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诗中“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
1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12.《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13.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
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14.诗言志。
青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万类霜天竟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的哲理之间;中年的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两句比喻,抒发身在宦海心系田园的情志;老年的曹操在《短歌行》中则借用“ _,”的典故,表达要招揽人才,统一天下的雄心。
15.曹操《短歌行》中作者借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决心礼贤下士,建立统一大业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两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句,集中描写自己做官时的心情,强化了自己向往田园的情绪。
《短歌行》《归园田居》课内知识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例句中的“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A.名词作动词,弹奏;B.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顺;C.名词作动词,闻名;D.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2.【答案】C C项,宾语前置句。
A、B、D三项是省略句,都省略了介词“于”。
故选C。
3.【答案】C
【解析】A“周公吐哺”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含义是周公为了招览天下贤才,接待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等表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
B“呦呦鹿鸣”最早出自于《诗经》中的《小雅鹿鸣》,后被曹操引
用,说明曹操渴望得到贤才,就像小鹿呦呦鸣叫,希望尽快吃到艾蒿一样。
C无运用典故。
D闻笛赋,典出晋人向秀《思旧赋》,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
烂柯人,典出《述异记》。
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里才知已经过了百年。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
故选C。
4.【答案】C 难忘:难以忘记。
A.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
B.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D.古义:多少;今义: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5.【答案】A 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
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
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
故选A。
6.【答案】D“赋的手法,直陈其事,”错误,应为比的手法。
故选D。
7.【答案】B“乐极悲来,诗人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而无法自拔”说法错误。
这里讲“人生几何”意思是人生时间有限,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的建功立业。
故选B。
8.【答案】D“表明……”错误,于诗无据。
9.【答案】A“及时行乐”有误。
这里讲“人生几何”意是人生时间
有限,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
故选A。
10.【答案】C “因贤才既得而喜不自胜”不妥,此处非写实,有想象的意味。
故C错误。
11.【答案】B “表达了诗人慨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奈的消极思想”错,表达了人生短暂的思想,旨在突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不消极。
12.【答案】C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是把贤才比成明月,不仅突出了贤才的高风亮节、博学多才,而且更好地表现了诗人不知何时才能得到贤才的焦灼心情。
故C错误。
13.【答案】C “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表明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
14.【答案】B “诗人忽喜忽忧,感情迷离不定”错,无中生有。
故B错误。
15.【答案】A 此题题干是“引用《诗经》的句子,用来比喻诗人渴望得到贤才的两句”,关键词“引用《诗经》”“渴望得到贤才”,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6.【答案】A“用激情之语排斥官场”错,“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并非“激情之语”,而是很含蓄、委婉。
17.【答案】C “暧暧”和“依依”形成的是先后之间的具体联系,这里是不可互换的。
18.【答案】A“第三层间接抒情”错误,第三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属于直接写出园田居的好处,应为“直抒胸臆”。
19.【答案】C “诗歌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错,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
20.【答案】AE A.“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错,诗人用“羁鸟”“池鱼”来比喻自己,表达的是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的厌恶。
E.“反映出诗人思想的复杂性”错,因为诗人只是“误落尘网中”,这与“性本爱丘山”并不存在矛盾,故不能反映其思想复杂。
21.【答案】A
例句中,主要运用了借代这一修辞手法,以“杜康”借指酒。
A以“朱门”借指权贵之家。
故A符合题目要求。
B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嫌、故”赋予白雪以人的情感。
故B不合题目要求。
C主要运用了比喻(借喻)的修辞手法。
故C不合题目要求。
D主要运用了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
故D不合题目要求。
22.【答案】C “下车”指官员刚到任。
如《张衡传》中有“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的语句。
23.【答案】C 应是“曹操、曹丕、曹植”。
故C错误。
24.【答案】B “下九,古代农历每月二十九为下九”错误,下九是农历每月十九。
故B错误。
25.【答案】C “山水田园诗”错误,应该是“田园诗”。
故C错误。
26.【答案】A “及时行乐”错,只是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
故A错误。
二、名句默写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7.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8.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1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14.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6.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