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自噬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性自噬的研究
肖伊宁;蒋欣;吕佩源;李玲
【期刊名称】《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自噬(autophagy)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种溶酶体降解途径。

这个古老而保守的降解途径主要有三种形式:巨自噬(giant autophagy)、微自噬(microautophagy)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mediated autophagy,CMA)。

自噬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饥饿诱导的非选择性本体降解途径,通过细胞质成分的“自我消化”,细胞在有限的能源中回收所有的营养成分。

泛素化底物通过泛素受体传递,后者包括 p62/SQSTM1(sequestosome1)、BRCA1基因1邻位(neighbor of BRCA1 gene 1,NRB1)、核点蛋白质52(nuclear protein 52,NDP52)、组蛋白去乙酰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及自噬相关FYVE 蛋白(autophagy-linked FYVE protein,ALFY),泛素依赖的传感器系统负责底物特异性。

自噬清除之前,这些受体将泛素化底物连接到初期自噬体,后者携带有泛素样(ubiquitin-like,UbL)蛋白,如其表面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或 GABAA 受体相关蛋白(GABAA receptor associated protein,GABARAP)。

因此,自噬受体结合到泛素和 LC3或 GABARAP 蛋白能够通过选择性自噬调控蛋白质降解。

依据其底物名称来区别各种类型的选择性途径,如线粒体自噬(mitophagy)、过氧化物酶体自噬(pexophagy)、内质网自噬
( reticulophagy)、核糖体自噬( ribophagy)和异源自噬(xenophagy)。

【总页数】4页(P316-319)
【作者】肖伊宁;蒋欣;吕佩源;李玲
【作者单位】050017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1
【相关文献】
1.选择性内质网自噬受体研究进展 [J], 丁海丽;付玉;孙竹昕;任在方;张新明;王瑞元
2.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sequestosome 1的研究进展 [J], 陈易斯;宋福永
3.自噬选择性与心脏衰老的关系研究进展 [J], 石灵;阮云军;冯骞;苏双;林捷琪;杨儒于;罗昊;吴赛珠
4.非选择性自噬在脓毒症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J], 张楠;廖海含;唐其柱
5.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与Keap1-Nrf2信号通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J], 高雅然;胡明;吕佩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