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ppt 人教课标版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以辩证的观点分析论点的能 力。 2、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对材料进行理 性的分析的能力,增强文章说服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以辩证的观点分析论点的能力。
我们先看这样几组成语,思考:这些成语体现了 怎样的辩证思维呢?(讨论交流)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2)唇亡齿寒;一叶知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此一时彼一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4)吃一堑,长一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出淤泥而不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名师
这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 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世上的万事万物都 是在运动、发展、变化 之中。我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论证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采用静止不变 的观点分析, 就不可能揭示出内在的客观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 只有抓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发展中分析问题, 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
出高徒
(6)华而不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什么是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 为二的观点去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认 识社会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 研究事物、认识问题时注意事物之间的 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量变与质变、 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等等关系。
为什么要辩证思维?
首先这是由事物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对 事物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进行辩证分 析的前提。论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 者两个事物,必须明确二者关系的指向。
例文
世界一天一个样
近日,一位心烦的母亲上门“诉苦”,说自己的孩子已 高三了,成绩依旧在四五十分之间徘徊。谈话中,她用得最多 的话就是:“他还有什么前途?”
说实在的,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我感到同情,为她伤心; 第二次听到这句话,我感到难过,为她的孩子竟连母亲的信任 都得不到;而当第三次听到这句话时,我感到的已是一种反感 情绪了。
这样的分析合理吗?严密吗? 请大家思考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 “必然要发生摩擦”一句中“必然”一词 过于肯定,摩擦在生活中只是偶然现象, 可以改为“有时”;“究其原因是没有 气量”这句话过于绝对,可以改为“气 量狭小了些”;……
【片断修改】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有时会 发生一些摩擦。比如:上公共汽车,你不小心 踩了我一脚,我就有意还击你一下;到商场买 东西,碰到一位冷眼待人的售货员,你就以牙 还牙,反唇相讥。这些现象不好,他破坏了生 活的和谐氛围。究其原因,大概是这些人多了 些计较,少了些宽容;多了些争执,少了些忍让; 多了些怒气,少了些冷静……一句话,修养欠 缺了些,度量狭小了些。中国有句老话:“宰 相肚里能撑船”,我真希望那些人能记住这句 话,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大度一点, 宽容一点。
名人逸事总是容易被人们津津乐道,下面为大 家展示的是两位大师的故事。大家思考曹操 看人与巴尔扎克看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中,人们说曹操有 相人之术,袁绍当时“四世三门,门多故吏, 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曹操却说, “色厉胆小,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小利 而忘身”的袁绍不会成就大事业。相反他评价 当时人单势孤,寄人篱下的刘备“胸怀大志, 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是真英雄也。结果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经过 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开创了蜀汉基业,三分 天下有其一,而袁绍在官渡一战中被打得仓惶 逃窜,结果真如曹操所料。
这是一篇以宽容为话题的学生习作片断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要发生 一些摩擦:上公共汽车,你踩了我一脚,我就 撞你一下;到商场买东西,售货员以冷眼相待, 顾客就反唇相讥。这种风气极端有害。究其原 因是没有气量,是人们道德水平不高,思想认 识很低的表现。中国有句老话“宰相肚里能撑 船”,大家要记住这句话,加强自身的修养, 使自己气度大些。(话题《宽容》)
【点评】比较一下修改点,就会发现:一、加上一 些限制语后,就避免了说“过头话”,文章的内容 观点更加客观真实。二、把这些现象的原因归结于 “修养、气度”,可以让人接受;而原文则是归结 于“道德水平不高,思想认识很低”,夸大了事情 的严重性。三、修改成对比排比句式,优化了语言, 而且使说理更有气势,更有说服力。由此可见,修 改文章,不只是修改文字,更是修正思想认识。
2、学习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防止说 “过头话”。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 是和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 析一个问题时,就要注意它和其他有关 问题的联系。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 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 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 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 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总结】我们在讲道理,作分析时,可用联系的观点 分析问题。为了体现自己的观点,有时会对事物的 某一方面过分的强调,把话说得太肯定、太绝对, 这样就成了站不住脚的”过头话”
例文 “象棋”折射中西文
化 中国与外国都有象棋,它们的祖先虽然都为古印
度象棋,但经过数千年的演化,早已大相径庭了。有 趣的是稍稍观察规则,竟能发现不同的民族、国家在 文化、政治上的区别,实在发人深思。
• (4)条件关系。例如:“树木•森林•气候”,众 多的树木形成森林,森林改变气候,也就是说 森林是改变气候的根本条件。
其次这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决定的
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辩证分析的核心, 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避免说理 的片面性、绝对化。从写作的角度看, 主要表现在对话题材料的多角度认知和 对论据的剖析两个方面。
昨日种种,那不过是今天的起点;明日种种,还要看今日 的汗水几何。
狭隘的一成不变的观点是一种腐蚀剂,消磨了意志,消磨 了自信,也就消磨了前进的动力。连动力都丧失了,你的明天就 真的销毁了。从这点看,我很庆幸巴尔扎克小时侯没有静止的一 成不变的狭隘观点,否则人间就不会有《人间喜剧》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位伤心的母亲,也 请你想一想爱因斯坦、爱迪生、华罗庚,他们小时侯读书并不聪 明,兴许也和您的孩子一样,可为什么他们成了世界闻名的科学 家、发明家、数学家?因为自信、坚持和发展。别再叹息了,你 的孩子需要的是鼓励。请相信,一切都会改变。
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社会发展史表明,社会有 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原始社会,经过了多少万年的发展才进 入奴隶社会,此后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乃 至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和变化是永无止境的。人不也是如此吗? 身体的发育,思维的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样?
人与集体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家与国 国昌则家兴,国破则家亡。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唇亡齿寒 “扫一屋”与“扫天下” “蝴蝶效应”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1、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2、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 有一则关于巴尔扎克的故事,话说一天一位老 妇人拿着一本学生的作文本给巴尔扎克看,要 他看看这个孩子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今后的 前途又会如何?巴尔扎克看过一个小学生的作 文本后,根据这小学生书写迟钝、笨拙,做着
了这孩子将来出息不大的结论,但有趣的这位
老妇人是巴尔扎克小学时的老师,而这个作文 本正是他自己小时候的!
明天就一定和今天一样吗?
有一则关于巴尔扎克的故事,说他看了一个小学生的作 文本后,根据这小学生书写迟钝、笨拙,做出了这孩子将来出 息不大的结论,但有趣的是这正是他自己小时候的作文。
从这一点上,这位母亲和巴尔扎克的错误是一样的——静 止的一成不变的狭隘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 过程中,科学发展史表明,地球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太 古代、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而一切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 质变就不会发生。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多种多样, 但基本形式有两种:第一,由于事物在数量上的增 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 化引起质变;第二,数量不变,构成事物的成分在 排列方式和结构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评析
这篇文章以“世界一天一个样”为题包含 着发展的观点。文章从一位母亲的“诉苦”谈 起,指出其“诉苦”的错误所在,即“静止的 一成不变的”看待问题,从而看不到自己孩子 的希望和前途。在行文之中,作者列举了巴尔 扎克、爱因斯坦、爱迪生、华罗庚等典型事例, 雄辩地证明“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看问题的错 误所在。全文分析辩证,说理有力。
中国象棋在底线中央规定了一个四方框,将、帅 只在框里活动,这大概是因为中国皇帝向来只在宫中 度日,不能越雷池一步,除非国势危急,断不“御驾 亲征”的缘故。但在外国,皇帝领兵打仗却是家常便 饭,如英王查理为了平叛,亲自带兵去法国打仗。国 际象棋中的“后”威力之大,是与此有关的。
有道是,“过河的兵顶个车”。诚然,中国象棋 里的卒只要越过“楚河”“汉界”便可东南西北“任 遨游”。殊不知,一旦沉底,就几乎失去了战斗力而 任人宰割。这表明中国古代军人为封建朝廷拼了一辈 子的命,到头来只会落个悲惨下场。即使韩信这样侥 幸从乞丐到将军的人,也只是汉高祖手中的一件“工 具”,定国安邦之后,难逃劫数,被处以极刑身亡。 在国外则不同,只要士兵在战斗中勇往直前,建立功 勋,那么就有机会“平步青云”。当年拿破仑由普通 士兵成为皇帝的史实就是证明。所以,国际象棋中的 小兵到达终点线,就立即成了“后”,威力陡增。
凡略通棋术者一定知晓,国际象棋最厉害的是
“后”,它可以直飞、横飞、斜飞,真可谓“天马行 空,独来独往”。其他棋子的战斗力远远弗如。由是 可见,外国历来不“重男轻女”,女子照样可以“爵 禄高登”,如现实生活中的英国女王。而中国的礼教 早在几千年前就规定了妇女的地位——“女子无才便是 德”,只配做贤妻良母。武则天历尽艰辛登上了皇帝 的金銮宝座,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死后,仍落个 千古骂名,原因就在于“大逆不道”!唯其如此,中 国象棋上就没有女性的一席之地
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
• (1)依存关系。例如:“学与问”,学而知, 问而广,勤学与好问总是连在一起。不能问者, 学必不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有疑。
• (2)主次关系。例如:“成绩与缺点”、“奉 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就要分清主 要与次要,主流与支流,切忌平均使用笔墨。
• (3)取舍关系。例如:“自卑与自强”,自卑 会使精神萎靡,未老先衰,才华和智力被埋没 在哀叹之中;自强是事业的“催化剂”,是一 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惟有自强才能使我们的人 生熠熠生辉。两个事物一正一反,感情色彩一 褒一贬。
• 面对现实,我们体会到,当今的中学生有见解有个 性也是时代的必然,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复杂 的信息社会,听话未必能探索新的奥秘、新的世界。
•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学生勇于探索、创 新,敢于实践又是时代的要求。因为未来社会是一个 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不创新、不探索、不实践就 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辩证思维作用
认识全面 论证周密
见解独特 立论深刻
写作指导
辩证分析运用的哲学观点
1、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2、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3、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
1、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防止 变“近视眼”
清代诗人赵翼在《论诗》中写下这样的名句:李 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 【参考】伟大的巴尔扎克也会犯这样低级的错 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狭隘观点看人。曹操 是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人不能用静止的 观点看待,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
• 【小结】巴尔扎克用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结 果为后人留下笑柄,曹操能用哲学观点相人, 对我们的生活同样有启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 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论证一个问题时, 如果把它看成是绝对不变的,就不可能揭示出 它的内在的客观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所以, 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防止变 “近视眼”。
有不少中老年人感叹,“回顾过去,我们七八 十年代的中学生单纯、听话、有理想,而现在 的中学生只讲个性,差远了!”请运用发展的 眼光分析问题,为自己辩辩理。
• 【示例】七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单纯、听话、有理想, 与当时的社会风貌息息相关,因为那时的中国刚刚经 历了十年文化的空白和压抑,高考制度的恢复,成千 上万的中学生欢欣鼓舞。他渴求拥有知识,回报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