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盆地五墩凹陷中间沟组下段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盆地五墩凹陷中间沟组下段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模
式
邓伟;杨涛;樊生龙;刘子锐;万旭辉;肖娟宜;曹涛涛
【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
【年(卷),期】2022(50)12
【摘要】分析泥页岩形成的沉积环境对页岩气储层评价和甜点区优选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探讨敦煌盆地五墩凹陷中间沟组下段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形成环境和有机质聚集机制,以DY1井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总有机碳(TOC)含量、显微组成、碳同位素、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测试。
结果表明,五墩凹陷中间沟组下段岩
性为灰黑色炭质泥页岩、粉砂质泥页岩夹薄煤层等,泥页岩具有较高的TOC含量,
质量分数介于0.53%~25.25%,均值为8.18%,成熟度R_(ran)介于0.74%~1.21%。
Mo含量、P/Ti值和有机质显微组成表明,中间沟组下段沉积水体具有较低的初级
生产力,高丰度有机质主要来自于陆源高等植物,反映了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半深湖
环境下泥页岩的古生产力不是有机质聚集的关键控制因素;V/(V+Ni)、Ce_(anom)、Th/U和U_(EF)-Mo_(EF)协变模式等揭示中间沟组下段泥页岩形成于缺氧环
境;Sr/Cu、Rb/Sr和气候指数C等指标反映了温暖–半干旱的古气候条件;Sr/Ba、Ba/Ga、Ca/(Fe+Ca)和Al_(2)O_(3)/MgO等特征指示古水体为淡水–微咸
水;Zr/Al、Rb/K和MnO含量等指标反映了沉积水体为浅水–半深水。
依据DY1
井沉积环境参数与有机质聚集的关系,建立了中间沟组下段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
模式,自下至上经历2个旋回4种沉积模式,沉积水体由浅水三角洲–半深湖沉积–浅水三角洲–半深湖沉积演变,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于低初级生产力、高等植物陆源输入为主以及缺氧的半深湖环境,缺氧条件是中间沟组下段泥页岩有机质聚集保存的
关键控制因素。
该研究为敦煌盆地侏罗系页岩气成藏机理、资源潜力评价和有利区优选提供了理论支持。
【总页数】17页(P114-130)
【作者】邓伟;杨涛;樊生龙;刘子锐;万旭辉;肖娟宜;曹涛涛
【作者单位】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TE13
【相关文献】
1.准噶尔盆地东南缘芦草沟组黑色泥页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三段纹层状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解释
3.敦煌盆地五墩凹陷周缘侏罗系露头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4.鱼卡凹陷石门沟组上段泥页岩地球化学及储层特征
5.敦煌盆地五墩凹陷中侏罗统中间沟组储层致密化过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