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团体辅导在基层部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沟通团体辅导在基层部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评价
朱洪玲,李尹
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40
【摘要】目的:研究人际沟通团体辅导在基层部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为后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研究样本为2018年1月~2019年10月时间段某基层部队30名士兵,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15,对照组士兵未采取任何心理健康教育措施,研究组士兵采取人际沟通团体辅导,研究比较两组士兵心理健康水平。

结果:交际交友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异性交往困扰程度、交谈困扰程度等指标比较,辅导前两组士兵无差异(P>0.05),辅导后研究组士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基层部队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人际沟通团体辅导效果显著,可改善士兵心理健康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际沟通团体辅导;基层部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1-0203-02
人际关系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获取的要素,高质量的人际关系能够营造快乐的生活,也能够为事业发展带来不竭动力[1]。

士兵是我国军队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青年士兵正处在人生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其自我意识及需求层次逐步提高,大部分青年士兵渴望在基层部队中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能够提升自信,进而在基层部队获得充足的归属感,为此需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2]。

人际沟通团体辅导主要作用是指导基层部队官兵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并能够有效解决人际冲突,妥善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本次研究以某基层部队30名士兵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人际沟通团体辅导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有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2018年1月~2019年10月时间段某基层部队30名士兵,全部士兵均为男性,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15,研究组士兵年龄为20~24岁,平均年龄为(21.57±1.32)岁,对照组士兵年龄为20~23岁,平均年龄为(21.52±1.28)岁,常规资料两组士兵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本次研究结果无影响。

1.2方法 对照组士兵未采取任何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士兵心理健康水平为常态。

研究组士兵采取人际沟通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辅导过程共包括15个单元,每次辅导时间为2h,每星期辅导2次。

具体辅导内容包括情绪管理、人际沟通成长、自信心练习、自我拓展、两性关系等。

辅导的主题包括如何妥善处理人际沟通、自我了解、积极倾听、自我肯定、讨厌的人与受欢迎的人有哪些特质、如何修复人际关系、新的开始等。

人际沟通团体辅导采用封闭式的辅导模式,辅导过程中小组成员固定不变,实际开展辅导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利用角色扮演、头脑风暴、团队互动交流等方式,使内部成员能够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并积极倾听其他团队成员的发言及反馈信息,主动分享自身的学习感受。

每次活动结束后,心理健康教师需要为团队成员布置心理健康作业,并在下次活动开始前检查作业完成实际情况。

1.3评价标准 辅导前后利用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测评量表对两组士兵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系统评估,主要指标包括交际交友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异性交往困扰程度、交谈困扰程度等,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交际交友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异性交往困扰程度、交谈困扰程度等指标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
_
x±s),检验方法为t检验,利用SPSS23.0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如P<0.05,则两组数据统计学差异 显著。

2 结果
交际交友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异性交往困扰程度、交谈困扰程度等指标比较,辅导前两组士兵无差异(P>0.05),辅导后研究组士兵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干预前后组间心理健康测评量表评分比较[(_
x±s)分]
辅导前研究组(n=15)对照组(n=15)辅导后研究组(n=15)对照组(n=15)交际交友困扰程度 5.09±1.14 5.12±1.21交际交友困扰程度 3.68±1.25 5.13±1.22待人接物困扰程度 2.83±1.95 2.85±1.92待人接物困扰程度 1.71±1.13 2.84±1.97异性交往困扰程度 4.05±1.43 4.02±1.45异性交往困扰程度 3.12±1.08 3.97±1.33交谈困扰程度 4.02±1.41 3.99±1.45交谈困扰程度 3.08±1.45 3.89±1.24注:辅导前*P>0.05,辅导后*P<0.05
研究组15名士兵均认为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自身人际关系,12名士兵认为辅导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占比为80.0%,13名士兵认为辅导活动对自身帮助较大,占比为86.7%,11名士兵认为辅导活动有助于团队成员相互了解,占比为73.3%,全部15名士兵均希望持续开展类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

3 讨论
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基本部队士兵的心理健康状态,提升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3]。

人际沟通能力是部队士兵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部分基层部队人际沟通辅导严重缺失,导致士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此需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加强对基层士兵的心理辅导。

本次研究数据提示,辅导期研究组与对照组士兵心理健康测评量表评分无差异,辅导后研究组士兵交际交友困扰程
(下转第205页)
享、活动开展等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既要坚持救护培训以红十字会为主,发挥红十字会主力军作用,又要不能依赖红十字会单打独斗、唱“独角戏”。

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坚持各行各业、各个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推进应急救护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扩大应急救护知识宣传覆盖面,提高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和知晓率[2]。

2.4要加强工作创新力度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手机APP、抖音、网络等新兴媒体,通过宣传栏、培训班、情景表演、动画演示、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应急演练等显而易见、喜闻乐见、寓教于乐、与时俱进的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应急救护的重要意义、主要目的,广泛宣传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宣传全国人大通过的《民法总则》规定的“救助人免责”条款和国内群众救护成功的典型案例,紧紧抓住社会各方面对群众性应急救护关注度越来越高的机遇,引导公众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参与应急救护知识学习培训,积极参加社会急救,使“敢救”和“会救”齐头并进,形成风气。

要坚持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与经常性的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普及活动相结合,坚持以校园为重点,注重从“娃娃抓起”,利用“教会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示范效应,不断提高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率和知晓率,促进红十字组织建设及红十字精神广泛传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5要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要制订完善宣传普及和培训工作计划,明确宣传普及和培训的内容、标准和方式,组织编制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学习宣传材料和培训大纲教材、演练示范脚本库和案例库等,提高宣传普及和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要本着培养急需、贴近实际、面向长远的原则,结合加强应急救护综合能力建设,建设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实训室,配备配齐必要教学、演练器材和设备,为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普及创造必要的条件。

要将应急救护基本知识和技能纳入医疗卫生技术类别人员执业、晋升、职称考试考核范围,提升医疗卫生人员对卫生应急的认知水平,规范以实战为基础的应急救援演练。

要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学习宣传和培训活动有经费。

要建立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普及和培训工作目标考核机制,把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普及和培训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普及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 王春香, 张琦, 袁卫红, 等. 中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现况研究
[J]. 浙江预防医学, 2013, 25(11): 24-27.
[2] 何水英, 吴涛.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应急救护知识调查与培训策略
[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 3(4): 26-28.
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异性交往困扰程度、交谈困扰程度等指标均优于常态未辅导的对照组,提示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效果显著。

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的核心要素包括角色获得、支持与挑战均衡、持续发展等,在辅导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基础部队士兵的年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等方面因素,使士兵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不断尝试全新的行为和角色,实现心理障碍的自我突破[4]。

本次研究共包括15次辅导,每次辅导时间为2h,第1次辅导活动的主题是认识你真好,辅导人员需向士兵介绍辅导的目的和性质,使辅导成员相互熟悉,并建立共同遵守的辅导规范要求,为后续辅导做好准备工 作[5]。

第2、3次辅导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团队成员间的自我拓展,使士兵能够深入了解自身的特质及其他成员对自己的认识,引导团队成员间相互反馈,促进彼此了解及自我了解的深入,同时需指导团队成员发觉并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身的价值观,并勇于表达自身的价值观[5]。

第4~6次活动的重点是管理情绪,增强团队内部的凝聚力。

通过系统的辅导使士兵了解自身的情绪状态,并了解产生情绪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掌握控制情绪的有效方法。

第7~12次活动重点进行人际沟通练习,辅导过程中可使团队成员了解自身的人际角色,明确不同角色的压力和情绪,掌握不同角色的想法,并学会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

在辅导中,士兵可清晰了解自身的人际沟通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逐步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及运用方法。

在辅导中,加入了两性关系的内容,可使团队成员深入理解两性关系及爱情的基本规则。

第13~15次辅导重点帮助团队成员提升自信心,回顾前期辅导内容,加深士兵的理解。

由此可知,人际沟通团体辅导在基层部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基层部队士兵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霞, 刘晓雨, 张俐. 心理教育训练对预选卫生士官心理健康影
响的研究[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7, 31(04): 257-258. [2] 郭利. 高职退役士兵大学生适应性心理团辅方案设计浅析[J]. 智
库时代, 2018, 2(46): 145+147.
[3] 李存峰, 屈莉莉. 加强基层干部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建设的分析与
思考[J].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8, 35(02): 45-48.
[4] 刘燕.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
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10): 146-147.
[5] 盛国明. 对基层央行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心理疏导方法的
探析[J]. 教育现代化, 2017, 4(42): 280-281.
(上接第20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