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9369/ki.2095—9737.2021.06.051
鸡白痢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
诊断和防治措施
孙朝辉
(黑龙江省依兰县农业农村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黑龙江哈尔滨154800)
摘要:鸡白痢病由于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而发生的一种传染病,任何晶种和各个日龄的鸡都易感,尤其小于3周龄的雏鸡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成年鸡往往呈隐性感染,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
病鸡主要是发生细菌性败血症以及排出白色粪便的肠炎。
鸡群出现发病后,易于扩散,且较难被净化,严重损害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该病是养鸡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应加以重视。
现概述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鸡;白痢;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31文献标识码:B
1流行病学
1.1易感动物
主要是3〜20日龄的雏鸡容易感染发病,且肉用雏鸡相比于蛋用雏鸡有更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另外,成年鸡也能够感染该病,但往往呈慢性过程,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
1.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菌鸡,有些易感飞禽(如麻雀、鸽子等)也可作为该病的传染源。
种鸡携带病菌后,可通过垂直传播导致后代雏鸡感染。
另外,健康鸡与病鸡交配、接触等,也可感染发病。
此外,污染病菌的饮水、饲料、食槽等,可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该病。
1.3发生原因
1.3.1消毒不严
鸡舍、各种工具等没有彻底消毒,导致病菌在鸡舍内长时间滞留,从而引起发病。
特别是孵化房中的温度和湿度非常有利于病菌的存活,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对孵鸡房中的孵化器、种蛋等进行严格消毒,当其存在病菌,则会导致刚孵出的雏鸡非常容易感染发病。
1. 3.2管理不当
在育雏阶段,如果室内温度不稳定,忽高忽低,没有适当通风,存在大量有害气体,鸡群饲养
文章编号:2095—9737(2021)06—0095—02
密度过高,不同鸡种进行混养,供给污染饮水,以及饲喂品质不良的饲料等,都可能会造成鸡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感染该病。
2临床症状
2.1雏鸡
患病雏鸡在早期不会表现出典型症状,有时可突然发生死亡,通常表现出精神不振,终日闭眼,集中卧躺,处于昏睡状,拒绝活动,食欲减退等。
随着病程的进展,病鸡停止采食,并伴发腹泻,排出稀薄的白色粪便,且容易在肛门周围的绒毛上附着,逐渐干结后影响粪便排泄,持续尖叫,有时还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2.2青年鸡
主要是40〜80日龄鸡易发,通常是由于病雏没有彻底治愈而变为慢性疾病,有些是在育雏期感染导致。
鸡群发病后陆续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以及下痢,且以上症状能够持续很长时间,通常在20〜30天左右,然后往往突然死亡。
2.3成年鸡
成年鸡通常呈慢性感染或者隐性感染,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症状,但产蛋鸡的产蛋量会有所下降,有时鸡冠发生萎缩,有些病鸡的鸡冠在刚产蛋时正常,但随着病情的发展,鸡冠会逐渐萎缩,同时伴发下痢。
收稿日期:2021-03-31
作者简介:孙朝辉(1973-),男,黑龙江依兰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检疫、动物卫生监督等方面工作。
3实验室诊断
3.1细菌培养
无菌条件下剖检病鸡,分别取肝脏、心脏以及肺脏等组织,充分研磨后制成悬液,在琼脂血平板上接种,置于37°C培养,观察菌落特征。
结果可见平板上长出直径为1〜2mm的细小菌落,呈半透明状,表面光滑。
挑取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可看到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菌体两端钝圆,不存在芽抱。
3.2中和反应
采集病鸡血浆分离得到血清,将血清与抗原按照一定比例(控制在1:50以内)充分混合,通常取血清0.04mL与抗原1mL混合均匀,接着放在37°C恒温条件下作用18〜24h。
如果试管中的溶液上层较为清澈,且呈透明形态,而溶液下部含有菌团块,则可判为阳性;如果试管当中的溶液呈现云雾状,并不存在细菌团块,则可判为阴性。
3.3镜检
无菌条件下,取病鸡的肝脏和脾脏等组织,经过恰当处理后接种于普通肉汤中,经过培养可见肉汤略微变得混浊。
将肉汤培养物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涂布,放于37°C恒温条件下培养24h,挑取平板上的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的直杆菌,菌体呈中等大小,还存在一些长丝状的菌体,但不存在芽抱和荚膜,从而判定发生鸡白痢。
4防治措施
4.1药物治疗
在病鸡饲料中按每千克添加200〜400mg咲喃醴酮,充分混合后饲喂,连续使用1周,停止用药3天,然后再继续使用1周。
按体重使用25〜50mg/kg土霉素或者四环素,添加在饲料中混饲,或者按每千克饮水添加2〜3g土霉素混饮,连续使用3〜4天。
另外,也可按每只病鸡每天使用2000IU青霉素,添加在饲料中混饲,连续使用1周。
按每千克饲料添加10g磺胺眯混饲,连续使用5天;或者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0.1%〜0.2%链霉素混饮,连续使用1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沙门氏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因此不允许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药物种类和使用剂量。
另外,用药需要呈现一定周期性,如连续使用7天,停止用药3天后再继续使用5〜7天。
4.2预防措施
4.2.1严格消毒
用于孵化的种蛋必须来于经过检疫净化的种鸡群,且种蛋入孵前需要经过熏蒸消毒。
另外,孵化用具以及孵化室墙面、地面都要进行全面消毒。
鸡群及鸡舍经过检疫净化确认合格后,要定期采取带鸡消毒。
4.2.2生物制剂预防
常用的生物制剂为乳酸菌、调痢生、促菌生等,其既可有效控制鸡传染性疾病,且价格低廉、毒性小。
需要注意的是,鸡群在使用生物制剂的同时或者用后,不允许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出现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