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考计算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中考计算机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山西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加试信息技术实施细则
一、考试组织与管理
1.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加试信息技术采取省、市、县、考点四级管理模式。
由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统一组织安排,省电教馆负责组织实施,并制定考试相关细则和标准,各市、县(区)教育局基础教育部门和电教馆共同负责本区域的考试组织工作。
2.凡具有山西省初中学籍的初三在校学生,均应参加毕业升学信息技术考试。
二、考试时间与场次
考试开始时间为每年的10月25日,往届生的考试时间待报名之后另行安排。
考试分场次进行,每天考六场,每场为45分钟,场次间隔半小时,分别为:第一场8:00--8:45,第二场9:15--10:00,第三场10:30--11:15,第四场14:30--15:15,第五场15:45--16:30,第六场17:00--17:45。
三、考试方式与内容
1.考试采取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考试方式,以“山西基础教育网”为依托,学生通过登录“山西省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系统”进行考试。
考试期间,考点学校必须保证考试管理机与互联网连接畅通。
2.考试内容以现行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为依据,以《山西省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为标准,具体内容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网络基础及应用、文件管理、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多媒体作品制作、动画制作、电子表格、计算机基础等九大部分。
四、试题命制与管理
1.试题的命制注重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和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
2.考试题以题库的形式存储。
每场考试前30分钟,按照组卷策略,由省中心服务器自动、随机生成本场次的A/B试卷;开考前30分钟,由考场管理机从省中心服务器同步组卷。
已考过的试题不再用于接下来场次的组卷,以确保每场次试卷不重复。
3.对试题库与考生试卷进行技术加密。
参与命题人员必须签订保密协议。
五、考点申报与审核
1.原则上各初中学校都是考点,各学校要按照省厅下发的《信息技术考场配置标准》见附件)设置考场,保证学生在本校即可参加考试。
2.各市、县(区)电教部门每年要对申报的考点进行逐个审核。
对于不符合考场环境配置标准的学校不得设为考点,这些学校考生参考可由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相邻学校借考,且借考学校必须是已通过《信息技术考场配置标准》审核的考点。
考点的审核于每年7月底前完成。
六、考生信息生成
1.信息技术考试的报名信息来自于学生的学籍档案库,不再单独报名。
根据学籍档案库建立考籍信息库,考生信息字段有五个:准考证号(学籍号)、姓名、性别、照片和登录密码。
2.省电教馆从省教育厅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获取学生学籍信息,由学生学籍信息生成考生考籍信息库。
考前两周,市、县(区)教育局学籍管理部门完成对考生考籍信息的审核,对出现问题的学籍应及时上报省教育厅核准。
考前三天依据核准后的考生考籍信息库生成“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加试信息技术准考证”。
3.往届生参加信息技术考试工作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组织,收集、编制考生信息(准考证号、姓名、性别、照片和登录密码),统一集中至一个考点进行考试。
七、考试安排与监考
1.考试工作由各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统一安排,并与电力供应、网络运营等部门协调沟通,保证考试期间电力、网络不中断。
2.监考采取校际交叉的办法进行,每个考场安排两名监考员,均由外校
的信息技术教师担任。
考试期间,省、市派出巡视组检查指导考试工作。
八、成绩评定与公布
考生提交试卷或系统自动收卷后,系统自动完成评阅,将成绩公布在考生考试机上。
附件:1、市级考务工作职责
2、县(区)级考务工作职责
3、考点考务工作职责
4、监考人员工作职责
5、信息技术考场配置标准
附件1:
市级考务工作职责
一、加强组织管理。
市教育局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做好考试组织管理工作,召开由各县(区)负责人、直属考点负责人和考试管理员参加的考务会议,部署考试工作,强化责任意识。
市电教部门具体负责考试的实施。
二、考点的申报与审核。
组织各县(区)、直属学校申报考点,并组织电教部门人员实地察看,按照考场环境配置标准进行严格审核。
对于短期内确实达不到标准的学校,可考虑就近考点借考。
三、巡视与监考。
挑选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人员担任巡视员,分赴各县(区)及直属考点监督检查考试工作。
对于诚信度不高的考点,要蹲
点巡视。
对于直属考点,要采取校际交叉的办法派出监考员。
每个考场安排两名,由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外校信息技术教师担任,并于考试前一天到达考点,做好考试准备工作。
各考点要有一名本校网络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保障。
四、考务管理员主要工作。
1.管理各县(区)和直属学校考试管理员的登录账号和密码;
2.登记各县(区)和直属学校考试管理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
3.督促各县(区)、直属学校核对考生考籍信息,发现问题及时与当地教育局基教部门联系解决,并上报省教育厅基教处核准。
4.考试前三天,打印考生准考证,并下发至各县(区)和直属学校。
5.考试期间,实时监控各县(区)和直属考点的考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对方联系,尽快处理。
五、检查考点准备工作。
考试前两天,要对各县(区)及直属考点的考试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要按照中考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责任制,确保派出人员、考生的人身安全,确保考试信息数据的安全。
附件2:
县(区)级考务工作职责
一、加强组织管理。
县(区)教育局在市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做好考试组织管理工作,召开由各考点负责人和考试管理员参加的考务会议,部署考试工作,强化责任意识。
县(区)电教部门具体负责考试的实施。
二、考点的申报与审核。
组织各学校申报考点,并组织电教部门人员实地察看,按照考场环境配置标准进行严格审核。
对于短期内确实达不到标准的学校,可安排就近考点借考。
三、巡视与监考。
挑选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人员担任巡视员,监督检查各考点的考试工作。
对于诚信度不高的考点,要蹲点巡视。
采取校际交叉的办法安排监考员。
每个考场安排两名,由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外校信息技术教师担任,并于考试前一天到达考点,做好考试准备工作。
各考点要有一名本校网络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保障。
四、考务管理员主要工作。
1.管理各学校考试管理员的登录账号和密码;
2.登记各学校考试管理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
3.督促各学校核对考生的考籍信息,如发现问题,及时与教育局基教部门联系解决,并上报市教育局基教部门核准;
4.考试前三天,从市教育局领取考生准考证,并下发到各学校;
5.考试期间,实时监控各考点的考试情况。
如发现异常,应尽快与考点联系,作出处理。
五、检查考点准备工作。
考试前两天,要对各考点的考试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加强安全保卫。
要按照中考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责任制,确保派出人员、考生的人身安全,确保考试信息数据的安全。
附件3:
考点考务工作职责
一、加强组织管理。
考点要按照县(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认真细致地做好考试组织工作。
二、申报考点。
学校要按照考场环境配置标准,积极申报考点,并接受电教部门的审核。
对于短期内确实达不到标准的学校,可考虑与就近与已通过审核的考点协商,暂时借考。
三、核对考生信息。
学校要认真核对考生的考籍信息,如发现问题,及时与当地教育局基教部门联系解决。
四、发放准考证。
考试前两天,学校要从县(区)教育局领取考生准考证,下发给全体考生。
并告知学生准考证上包含的信息有:准考证号(帐号)、姓名、照片、考试时间、场次、座位号等。
五、布置考场
1.考试前两天,检查并维护考试用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查看考试所用软件的版本及安装情况;
2.在考试机上粘贴考生座位号,备用机要加以标示;
3.清扫机房,保持考场的干净、整洁。
六、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1.考试期间,要关闭校园内所有与考试无关的其它互联网服务,确保网络畅通;
2.提前与供电部门、网络运营商协商,确保考试期间电力、网络不中断;
3.做好考试期间考生的餐饮工作,注意饮食卫生。
七、加强安全保卫
1.考试期间,要加强校园的安全保卫工作,要安排专人组织考生按时有序进入考场,确保考场井然有序。
2.除工作人员与监考人员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入考场。
附件4:
监考人员工作职责
一、根据中考关于监考员工作职责要求,监考人员要听从考点的安排,负责任地做好监考工作。
二、考前一天,在考点考试管理员的配合下,检查考场的准备情况。
启动考试管理机,登录考试系统同步考生信息数据,获取考生登录密码。
三、开考前15分钟,考生持准考证入场,监考人员核查身份信息,经确认无误后向考生发放登录密码,并要求考生到指定座位就座。
四、开考前5分钟,向考生宣读《考生须知》以及考场纪律,要求学生诚信考试。
五、每场开考20分钟后,不允许考生入场,登录考试系统。
六、监考过程中按照《考试应急预案》相关规定,适时进行延时、换机、作弊、辅助交卷等操作。
每场次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要认真填写考场记录表并签名。
七、监考人员不得对试题内容作任何解释,除非特殊情况。
监考人员不得长时间在考生旁边停留,不得随意延长作答时间。
八、要提示考生,交卷成功后会有提示信息出现,并会实时公布考生成绩,不要急于离开。
对于不能正常交卷的情况,要启用辅助交卷功能帮助考生交卷。
九、要确保当天所有场次的考试数据全部成功上传,才可关闭考试管理机。
十、要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
附件5:
信息技术考场配置标准
一、考点考场的设立
考点的考场数按初中年级总班级数设立,每7个教学班至少设立1个考场。
二、原有机房改造标准
教师机:CPU性能指标不低于酷睿i3或同档次,内存不低于2GB,C盘剩余空间不低于10GB,操作系统为Windows 7简体中文版;
学生机:CPU性能指标不低于奔腾4或同档次,内存不低于2GB,C盘剩余空间不低于1GB,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2/SP3简体中文版。
机器数量要满足正常教学需要。
其他内容参见以下“新配备考场配置标准”。
三、新配备考场配置标准
1.考试管理机配置标准
每个考场须配备1台考试管理机,1台备用考试管理机。
配置标准如下:
2.考试机配置标准
每个考场考试机数不得低于33台,其中包括10%的备用机。
学生人数较少的农村初中,可酌情考虑,保证每班一生一机。
配置标准如下:
四、考场网络环境配置标准
五、UPS电源
每个考场要配备1台功率为500W 的UPS电源,为考试管理机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