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的“三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堂提问的“三适”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提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并非所有提问都是适宜的,有些提问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尴尬或者无法回答。
老师在提问时需要注意“三适”,即时机适合、问题适当、方式适宜。
老师在提问时要考虑提问的时机是否适合。
时机适合意味着老师应该在学生具备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条件的情况下提问,不能让学生感到过于尴尬或是无法作答。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神情、听取学生的反馈等方式来判断时机是否适合。
如果学生的情绪比较低落或者无法集中注意力,那么此时就不宜进行提问。
在学生掌握知识较为薄弱的时候,老师也应该注意提问的方式,避免让学生感到压力过大。
老师在提问时要考虑提问的问题是否适当。
问题适当意味着老师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能力水平相适合,既不应过于简单,也不应过于复杂。
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老师提问的问题也应该有所调整。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提一些基础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则可以提一些深入的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老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样的提问方式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老师在提问时要考虑提问的方式是否适宜。
方式适宜意味着老师提问的方式应该既不过于严厉,又不应过于随意。
提问的方式应该更多地是一种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而非一种考核和压力的方式。
老师可以通过轮流提问、小组讨论、提问后给出提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可以防止某些学生因为情绪或者能力等原因而无法回答问题时感到过于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