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教学案例(柴丽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Unit 5 Revision
柴丽娟
单位:金川集团公司总校第七小学
一、教学内容
《新起点英语》一年级上册Unit 5 Revision(复习课)
二、教学分析
1、教材简析
新起点教材是以单元为主题编排学习内容的。

如:一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School,第二单元的主题是Body,第三单元的主题是Animals,第五单元的主题是Numbers,第六单元的主题是Colours,第七单元的主题是Fruits。

本课时是继第三单元至第五单元之后的一节必要的综合性复习课,是有关10以内的数词和动物名称的一节课。

2、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长途跋涉”之后,孩子们对前面所学的内容很容易遗忘,那么,这时适时地引入复习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复习课的特点是容量大,密度大。

这一节复习课是建立在学生已学了四块知识的基础上的,虽说复习课要容量大,但要容纳下四个单元的知识,我以为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那只能是走马观花地过一遍,达不到真正复习的目的。

所以,我将第三和第五单元两部分知识作为这一课时复习的重点。

那么,如何很好地把这两块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节课当中,探讨出一条新的复习模式,是这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下,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及自制图片,在一定的语境下复习:
A.10个数词: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要求孩子们能达到熟练听懂、会说、会认读、会简单计算的能力。

B. 11个动物名称:monkey tiger elephant duck chicken rabbit dog bird cat panda fish。

要求孩子们能达到熟练听、说、认读的能力。

2)能力目标:
A.运用教师提供的数词做10以内的简单加法计算。

B.能将数词和动物名称相结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即,当即能计算出自己所在组的boy小动物数与girl小动物数相加以后的数目。

3)情感态度目标:
A.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B.激发孩子们灵动智慧的火花。

C. 激发孩子们敢于表达,勇于表达的热情。

4、教学重难点:
1)十以内数词和十一个动物的名称
2)加法运算
5、教学准备:
A. 自制11种动物卡片B.小组名称卡C.单词卡:数字和动物
D.笑脸大拇指套E.魔法盒F.多媒体课件
三、设计理念
1、以多媒体课件和自制的道具为辅助,让学习的内容置于一定的语境中完成。

2、以游戏贯穿教学始终,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在充满情趣中、在不知疲惫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看似游戏的计算小组的人数,实属提高学生生活英语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依据孩子们已具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我采用了以下方法展开教学:
1.变换角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课一开始,我就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包括自己的年龄和他们一般大,最有趣的是与他们这节课要做的事是带他们一起去动物园游玩,这些都要进行角色的转变才能够完成,这些都是为了后面的教学埋下很好的伏笔。

2.情景渲染———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语言学习是离不开语境的。

通过良好语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对情景理解的效度,使学生以最佳的的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最终获得自主发展。

在本课时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创设有效情景,可以说每个环节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完成的,而每一个情景又是下一个环节的导入和铺垫。

如:当我宣布要带他们去动物园游览之后,起立、拍手、挥动胳膊、跺跺脚等等都是为出发做准备的。

而做完这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孩子们本来已经期待出发了,可是这时候,我又突然说道“Wait a minute,wait a minute.”“出发前我得清点一下人数,我可一个都不想少。

”就这样在接近真实的情景渲染中,在孩子们一次一次的期盼中,将复习的内容一一引入课堂,自然又富有情趣。

3.游戏引入———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都是喜欢参加游戏活动的,更别说天真无邪的一年级孩子了。

这节课始终贯穿着游戏活动,如:复习数词时不是单纯地利用单词卡复习数字,而是采用统计小组人数的形式,知道了本组的人数之后又采用读到已统计小组人数的数词时大家一起喊出“stop”的办法,孩子们会显得很紧张,很激动。

又如:在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出了要复习的动物之后,我采用变魔术的方式,将所有动物名称复习了一遍,孩子们始终乐此不疲。

以上教学方法的设计,我力求遵循“在情景中学英语,在实践中学英语,在快乐中学英语”的原则,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并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Step One:A Special Meeting
T: Hello! Boys and girls! Am I your English teacher?
Ss: Yes.
T: What am I going to do here? (故意摸摸头说)Oh, I remember. 汉语说:我是来找好朋友去玩的。

(神秘地说)是好孩子的Hands up!(可以预测的到,会一个都不少的把小手举起来)Haha,great. I would like to be your friend very much.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s? (然后,就第一排的孩子逐个与他们打招呼, 可以这样做。


T: Hello!\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s?
(根据前面的铺垫,再加以手势,孩子们一定能明白老师的意思。


(紧接着,面对全部孩子说):If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s,please hands up!Great!I’m so happy!(汉语说:)刚才我告诉大家,我是来找好朋友玩的,Now,let’s go!(做出发的手势)(突然说):Wait a minute! Wait a minute! Before we go, I must count how many children there are. (强调count几遍,孩子们一定能听懂count,当然能明白老师的意思)这时又用汉语说:我可一个都不想少哦!OK. Let me count how many groups. (逐个清点小组)One group. Two groups. Three groups…(孩子们根据你的手指很容易明白老师在干什么,之后,问:)How many groups?(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

首先,用主动做孩子们朋友的办
法,巧妙地完成由教师转变成朋友的角色转变过程。

身份转变之后老师的一举一动,都紧紧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加上听老师说要带他们去玩,注意力就更加集中了,热情就更加高涨了,那你后面要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乐意。

其次,看似老师啰嗦了一大堆,其实意在有意识地加大他们听的输入量,让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逐渐适应用英语组织教学的过程。

最后,这一环节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自然地导入即将要复习的第一块内容---数词。

可是,这个导入过程,完全是在孩子们很乐于参与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Step Two: An interesting numbers
这一环节是为了再现10以内的数词,与第一环节是紧密连接的。

要求孩子们在听懂这几个数词的基础上,能熟练说出、熟练认读这10个数词。

我采用以下方法步骤:
a)贴小组卡
接上面的第一环节,数了几个小组,贴几个小组的小组卡。

(设计意图:贴小组卡,目的是让孩子们熟悉一下久违了的数词,让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漂亮的名字:Group 1, Group 2,…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

另外,就是为下一步的清点人数降低难度(说明:如果报全部人数,孩子们还没有学到那么大的数字),做好准备。


b)清点各小组人数
以报数的形式清点每个小组人数,每清点一个小组,教师问: How many children? 在白板上记录下一个小组的人数。

直至清点完所有小组的人数,接着马上进入下一个活动。

(设计意图:清点人数不是老师一个组一个组的清点,而是让他们自己通过说的方式统计出自己小组的人数,然后,让他们亲眼看到老师把他们每个小组的人数纪录在代表着他们小组的小组卡旁边,这对孩子们来说,是让他们感到很很新鲜、很激动地事情。

另外,让孩子们知道学了英语数字,可以用到生活中的,这又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c)做一个开火车,捂嘴巴的游戏
用英文单词卡,开火车认读数词,教师将单词卡的顺序打乱,从认读第一小组的人数开始,如果读到这一小组的数词时,所以孩子赶紧做捂嘴巴动作。

(设计意图:上面的两个步骤还是停留在听、说和阿拉伯数字的层面上的,而这一步骤已经上升到了熟练认读10个数词的层面。

通过以上游戏的开展,既不失趣味性,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又让所有孩子参与到了认读单词的活动中来。

)游戏结束后,教师本人和有能力的孩子一起统计一下全班总人数,并且纪录在合适的位置。

给孩子们一个交代,真正完成统计全班人数的过程。

Step Three:An interesting zoo
过渡语一:一个都没有少,一个都不能少。

Now let’s go to play! OK? Please stand up! Follow me! (让学生跟着我一起边说边做以下出发前的几个热身动作)Wash our face! Clap our hands! Stamp our feet! Wave our arms! OK! Stop! 汉语说:准备出发。

Let me see where to go. Aha! I have a good idea! Let’s go to the zoo. (反复说几遍zoo,孩子们一定就知道我们要去哪里玩了。

)
过渡语二:(幻灯片切换到动物园大门外场景图)Oh, we are here.,并且用惊讶的口气说:啊?不能进入动物园,又缓和语气说:别着急,你们等等,我去问园长,这时,故意走到教室的另一处,用夸张地语调问:May we go into the
zoo?然后,扮作园长说:Yes,but you must chant ten monkeys. 然后明白了似的说:OK, I see. 重新回到孩子们面前说:园长说了,我们要想进到动物园里,得会说这首儿歌。

就这样在很自然的状态中,顺利进入了跟数字有关的说唱儿歌环节。


(设计意图:以上两段过渡语的在这里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使这个去玩的活动更显得自然。


Step Four: Let’s chant
幻灯片切换到儿歌,随机点10只小猴子,一头大象到前面来表演,其余孩子一起跟着节奏做着动作说唱儿歌。

(设计意图:经过了前面几个环节的活动,虽然孩子们兴致盎然,但总会由于高度紧张而有点疲劳的感觉,适时地加入这首儿歌,既起到了放松心情、活跃气氛的目的,又达到了复习数字的目的。


过渡语:Now,we can go into the zoo. Let’s go into the zoo. Sit down, please. Step Five: An interesting animal concert
(播放动物音乐会)
(设计意图:动物们还会唱歌,看到这些画面,孩子们一定眼前一亮,为之一振。

风趣幽默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的眼球,这些都是为了创设接近真实的语言情景,为自然引出要复习的动物名称而做的准备。


Step Six:A magic box
动物演唱会结束了,孩子们一定意犹未尽。

脑海里一定还闪现着那些动物们可爱的样子。

这时,我顺势说:So many lovely animals,Do you like animals?I like animals very much!But where are the animals?Haha!Don’t worry! Let me ask them back. 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不担心孩子们听不懂,因为伴有体态语,所以,孩子们不难理解你的意思。

(我加了一句,“知道刘谦吗?”让我吃惊的是一年级的绝大多数孩子都知道刘谦是干什么的。

)知道啊! 太好了!我会把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全变进这个魔盒里。

(慢慢地,神秘地吃口气,做变魔术手势,顺便再加一句:屏住呼吸,别眨眼睛。

)Now, they are in this magic box. Guess! What animals are in the magic box? 孩子们这时一定会跃跃欲试,想各显其能地猜出魔盒中究竟装的是什么动物,果然,不出我所料,在进行这个环节的时候,孩子们争先恐后,唯恐落在别人后面。

(设计意图:课的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们带他们去动物园玩,尽管这一切是在虚拟中进行的,即使这样,孩子们显得兴致勃勃。

可是看完动物演唱会,在动物园里还能干些什么呢?告诉孩子们我们在动物园的活动结束了,该回家了,那他们一定会感到意犹未尽,甚至扫兴。

于是,我想到用魔法盒的办法将他们的注意力带入另一个视野范围,但万变并没有离其踪,即,复习动物的任务并没有忘记。

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第七个环节。


Step Seven: A guessing game
在进行这个游戏的时候,我采用开火车式竞猜的办法,每猜完一组孩子,就揭露一个谜底,并把谜底贴在白板上,依次猜完魔盒中所有的动物。

注意:猜中的及时用激励性的语言或者戴笑脸的大拇指进行表扬。

接着,用问题How many animals?统计一下一共有多少了动物。

然后,再启发孩子们用I like tiger\monkey\...来表达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如此进行几组就可以了。

再在各组叫一个孩子问What animal do you like?当他说出他喜欢的动物时,就将这个动物命名为他所在的组名,并将该动物贴在该小组相应的位置,告诉孩子们,You
are Monkey Group,you are Elephant Group,依次进行完。

(设计意图:猜谜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会竞相猜测,那么这个猜的过程就达到了复习动物名称的目的,再用I like 某种动物表达自己真是的感情,这又达到了将单词置于情景中复习的目的。

用动物们的名字为小组命名,又为下一个环节的进行埋下了伏笔。


Step Eight: An interesting count
这一环节是将数词和动物联系在一起,即让各小组统计出他们小组有多少个girl rabbits,多少个boy rabbits,然后,将统计的结果写在他们相应的小组位置上,如:3+5=8,让该小组的孩子挨个读出这个算式。

依次做完所有的小组。

这个环节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初学10以内加法运算的时候,课本中只是以儿歌的形式出现的这部分知识,而且两个加数是相同的,加数相同就容易上口,如:One and one is two。

Two and two is four。

而两个加数不同,在初学时应进行一定的机械练习,即用数字卡进行简便易行。

当时,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是那么做的,所以设计这样的环节应该是有把握的。

在这个环节由于他们的角色转变了,所以,在计算时孩子们喜形于色。

(设计意图:显然这个环节是集综合性、趣味性、空间性于一体的一个活动。

综合性体现在将数词与动物名称相结合方面;趣味性体现在孩子们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仿佛摇身一变变成了他们喜爱的动物。

空间性体现在给了孩子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余地,而不是把答案死死地定格在那里。

在读算式的时候,有的孩子读的是:Three and five is eight. 有的就能读成Three rabbit and five rabbits is eight rabbits. 有的还能读成:Eight rabbits is three rabbits and five rabbits.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的。


到这里,这节课已经该结束了,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已经达到了顶峰,从带孩子们玩的角度来讲也该告一段落。

于是,进入最后一个环节:
Step Nine:Summing up
这时的小结不需要再从知识的角度进行了,只需要问问孩子们:Are you happy?或直接用汉语问:孩子们,这节课你们过得开心吗?然后跟着老师做happy表情,接着说:If you are happy,clap your hands!他们能听得懂。

Step Ten:Happy homework
A.用I like 说完第3单元所有的动物。

B.在家数数你有多少种学习用具,每种学具分别有多少个。

附:板书设计
3+4=7 5+2=7 4+3=7 6+1=7 3+5=8 2+6=8
六、课后反思
如果大家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这一课从头至尾都是用“带孩子们去玩”这
样一个主线串联着的。

从出发前,到抵达目的地,直至活动结束,所有的学习任务都是在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游戏中完成的,他们身在其中,却浑然不知。

我想,我们在设计低年级的课时,如果多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那么,孩子们一定学得既轻松又愉快,何愁学习兴趣难以保持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