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学习的一般概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持水土》
• (1)学生通过观看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流水的录像 提出问题; • (2)为学生提供黄河上流的资料(文字、录像、 图片等),让学生尝试推想:“黄河水为什么会 含有大量泥沙?” • (3)为学生提供模拟实验的材料,让学生自己设 计实验验证,自己实验验证自己所作的推想; •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解决水土流失的 问题; • (5)通过阅读材料,结合前面研究,讨论怎样保 持水土问题。
发现学习
• 优点: •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 (2)有利于培养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和学习 兴趣。 • (3)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的技巧与方法。 • (4)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 缺陷: • (1)太费时,效率低。 • (2)所获得的知识可能是不完整、不系统、 不精确的。 • (3)发现学习的适用范围有限的。 • (4)发现不一定都是有意义的。
接受学习
• 优点: • (1)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系 统的间接知识。 • (2)获得的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精确 的。 • (3)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发 展。 • (4)接受学习对教育设备、设施的要求相 对来说较低,因而经济易行。
• 缺陷: • (1)可能容易形成机械学习倾向。 • (2)有碍于学习兴趣和内部学习动机的激 发。 • (3)不利于学生探究精神、创造精神的培 养,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 理解学习、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概 念。 • 掌握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特点。 • 领会在学校教育中 是指个体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引起的心 理结构和外显行为的持久变化的过程。
二、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分类
学习方式
学习内容与原有 知识之间的关系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及其应用
发现学习需要以接受学习为基础。 发现学习又是促进接受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 从总体上说,学校教学应以接受学习为主, 发现学习为辅。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 应随着教育层次及教学科目的变化相应地 有所变化。(学生教育的过程就是从接受 走向发现的过程。)
接受学习
意义学习
发现学习
机械学习
• 接受学习:在学习中,教师将学习内容以 现成的、或多或少定论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而学生通过内化融会贯通,使知识不断系 统化,形成一个更进一步分化的知识结构。 • 发现学习:让学生自己搜集、选择和处理 资料,并从中作出推论或发现结论。
• 老师在给同学们讲“圆周率”这个概念,只见她把几个 大小不同的圆盘展示给学生:“大家看,这几个圆盘有 什么不同?”同学们说,颜色和大小都不同。然后,老 师补充说还有直径、周长等部分也不一样。老师强调指 出:每个圆盘可以分解为圆面、直径、周长和颜色等各 个部分,而每个圆盘又都是由这些部分组成的,在此基 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几个圆盘的不同点(圆盘大小、直 径、周长和颜色)和相同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 点)。然后引导学生抛开几个圆盘的不同点(非本质属 性);抽出共同点(本质属性)。接着老师归纳强调, 只要是圆,不论大小,他们都有一个固定的关系即圆的 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大约是3.14).这个倍数 关系我们叫圆周率。最后老师接着说:“大家都认识了 圆周率,希望大家记住,今后我们还会用它来帮助计算 和解决有关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