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安市义务教育化解大班额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安市义务教育化解大班额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8.05.24
•【字号】广安府办发〔2018〕20号
•【施行日期】2018.05.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督导
正文
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安市义务教育化解大班额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广安府办发〔2018〕20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枣山园区、协兴园区、华蓥山景区管委会,市级相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广安市义务教育化解大班额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5月24日
广安市义务教育化解大班额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为进一步巩固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大班额”,整体提高学校标准化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实施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2017—2020年)》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办区域性最好的教育”工作目标,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人口流动及全市义务教育现状,制定本攻坚计划。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69所(含民办学校32所),其中小学198所(不含教学点),初中231所(初级中学97所、九年一贯制134所),完全中学24所,12年一贯制学校12所,附设义教班中职4所。
现有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班8470个(小学5289个、初中3181个),学生366273人(小学242309人、初中123964人),其中公办学校就读342160人,民办学校就读24113人,平均班额为43.4人。
其中,56人及以上的大班额有1279个,占班额总数的15.1%(66人及以上的超大班额有375个,占班额总数的4.4%)。
从学段分布来看,小学和初中大班额班级占比分别为18.2%和8.4%,超大班额班级占比分别为6.1%和1.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区及部分中心场镇学校学位紧张,“大班额”现象较为突出,城区小学还一定程度存在“入学难”的问题。
如广安主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1人以上的教学班达63.1%,66人以上的“超大班”达16.5%。
二是新建城镇学校规划布局与城镇发展不同步。
城镇面积不断扩大,但配套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却没有同步跟进,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三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城区及部分重点场镇学校占地面积、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生均体育
运动场馆面积严重不足,而部分农村学校、村小教学点教育资源闲置,浪费较大。
四是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
全市学校教师空编3000多个,部分学校教师配备不足,全市还存在代课教师500 多人,部分学校学科不配套,艺术、体育、科学、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缺乏,导致一些学校不能严格按国家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以县为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攻坚、标本兼治”的原则,整体提高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水平和教育质量,着力构建优质均衡教育体系。
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处理好大班额与小班额,基本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和学校布局规划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均衡配置师资,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推进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如期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消除大班额的目标。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按照省、市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和“办区域性最好教育”要求,加快学校建设,到2020年,全市新(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59所,其中新建22所、扩建37所,新增教学班1316个,新增学位61625个,基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面解决“城镇挤”“乡村弱”的问题,整体提高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水平和教育质量。
(见附件1)(二)年度目标。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年度加快推进学校建设,不断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需求。
2018年目标:新建学校13所,扩建学校18所,新增教学班673个,新增学位31740个,基本消除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
广安经开区、枣山园区、协兴园区基本消除大班额。
2019年目标:新建学校5所,扩建学校9所,新增教学班337个,新增学位15750个。
华蓥市、岳池县、邻水县基本消除大班额。
2020年目标:新建学校4所,扩建学校10所,新增教学班306个,新增学位14135个。
广安区、前锋区、武胜县基本消除大班额。
(见附件2)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执行“国务院领导,省地(市)统筹,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义务教育领导体制,夯实县级政府义务教育发展的主体责任。
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切实做好学校建设项目规划和实施等工作,合力推动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二)推进均衡发展。
坚持城乡并重和软硬并重,通过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施学校联盟、均衡配置师资、利用信息化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向乡镇初中倾斜等方式,加大对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促进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树立新的办学理念、采取先进教学模式,千方百计办好每一所学校,确保学生都愿意读、读得好,缓解因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家长择校而导致的大班额问题,从源头上遏制择校,有效解决因择校择师产生的大班额问题。
(三)保障资金投入。
市县政府研究制定财政支持政策和具体工作措施,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保证资金投入。
同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设立专账,杜绝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发挥应有效益。
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实行无偿划拨。
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管理服务机制。
(四)科学布局学校。
根据城镇发展规模及人口增长情况,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学校建设,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满足学生就近入学需要。
落实储备教育规划用地,强化规划方案刚性执行,对确需调整的,按照相关程序充分论证并审批后予以调整。
严格规范农村义务教育
学校撤并程序,管理和利用好闲置校舍,合理布局农村学校,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为农村学生就近入学提供良好条件,以缓解城镇学校压力。
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新建学校严禁出现超班额、超校额,要根据中省有关规定合理分流大校额、大班额学校学生。
城镇学校不得挤占教育资源举办学前教育,公办初中学校不得招收补习生。
(五)强化师资建设。
按照国家和省上规定的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有序启用空缺编制,严把教师入口质量关,全面实施“县管校聘”制度,结合学校规模,充分整合、均衡配置县域内师资,补充配齐学校学科教师。
加大校长培养选拔力度,充实配强学校领导班子。
加强专业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不断完善教师入职、培训、晋升、流动、考核等制度。
建立教师工资、福利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和收入水平,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
(六)严格督查考核。
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及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定,建立项目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和评估机制,学校建设纳入对各区市县(园区)、市级相关部门年度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
建立消除大班额年度工作目标和阶段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制度,定期开展消除大班额工作专项督导检查,防止大班额比例达标之后又出现超标的情况。
将消除大班额情况作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一票否决”的重要指标,未按规定消除大班额的,不得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和复查。
因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对有关部门及其责任人严肃问责。
附件:
1. 广安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规划汇总表
2. 广安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明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