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创新设计应用与研究——以系列文创产品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创新设计应用与研究——以系列文创产品为例
摘要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习俗和历火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宝
贵智慧和财富。

二十四节气的申道成功,让节气文化受到更多的关注。

有关二十
四节气的文创产品也成为开发设计的新主题,通过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应用方
式和转化思路,进一步传播节气文化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更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的自豪,其渗透在人们生活环境中,
以视觉、嗅觉、味觉等形式展现于大众的周围,潜移默化地存在千人们的身边,
影响人们的生活。

目前,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当下时代的发展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
地位,将二十四节气与文创产品进行结合设计创作,通过新的载体进行设计展现,可使二十四节气具有新的节气文化形象和使用价值。

通过文创产品将节气文化融
入于设计中,使节气文化在文化体现的同时展现社会功能,节气文化的展现变的
更加多样化。

从而促进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使节气文化的表现形式摆
脱单一的同时,增长社会价值,焕发新活力。

1、二十四节气概述
1.1设计研究的背景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自然万物生长情况与日月运行位置,对一年进行的整齐
划分,经过历代人们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形成了各时各地的风俗,对古人的生活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

当今社会,城市化的建设,使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农业活动,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文明时期重要的历法参考,已经逐渐被遗忘,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意识到二十四节气对今天的农事活动,甚至衣食住行,仍有其重要的作用,
它无论发展到何时,都值得被传承,也在全球变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呼吁人们
保护环境,顺应自然规律,对自然、劳动和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对自给自足的农
耕生活产生向往。

1.2.1国内研究现状
当前中国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二十四节气进入非遗名录,很好的反映出
这一点。

清明和冬至既是节气,也是节日,节日是精神上的享受,节气更多的是
物质上的富足,是实用的指导手段,二者的相辅相成,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几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对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二十四节
气在其中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

如今,越来的越多的人加入到保护传统文化
的阵营中来,对二十四节气的研究也有很多种形式。

希望通过二十四节气插画的
研究,以及相关产品的设计让更多人关注到全球变暖、环境破坏对人们日常生活
的影响,对农业和农耕文明产生兴趣。

相信这一题材也将会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

1.2.2国外研究现状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发明,所以在国外的影响不是很广泛,它具有
浓厚的中国特色,在西方文明中与之对应的是黄道十二宫,也就是十二星座,但
他们的区别是二者一是时间段,二是时点。

农业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根基,《南皮县志·风土志下·歌谣》中记载“兵马
不动,粮草先行”'反映出农业是立国之本。

而文化发展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具有浓厚的本国特色,才能在与世界接轨时的文化竞争中永葆青春。

例如:日本的文化发展一直立足于传统,因为他具有深厚的民族责任感,以至于日
本人设计的作品看起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大国,年
代不够久远,拥有的时尚比文化就多的多。

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拥有丰
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国家,中国更应该将古今文化融会贯通,希望有朝一日,我
们的作品也能够具有浓厚的中国味。

相信具有中国传统农业风貌的十四节气,会
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农耕文明被更多的人向往。

2、二十四节气插画的设计表现
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一种具有创造性和设计感的产品,通过设计师的
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的加工、生产,它的内涵涵盖了民族风情、结合现代设计风
格的创新等,在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既要体现文化的传承,又要突出其自身文
化的创新特色。

文创产品较一般产品更注重文化内涵,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满足。

所以,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中,既能满足消费者的文化心理需要,又
能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加工、再造,使之能更好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

二十四节气文创产品的主题是“将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相结合”,结
合流行观念,将节气与插画设计巧妙结合,以视觉的方式表现出来组合成一套相
对完整的文化类产品设计。

在设计中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用
现代元素开赋予“二十四节气”一个新的特有的形象,使“二十四节气这个中国
传统的文化得以更完善的普及推广,也为崇尚自然、健康、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们
提供创意丰富、技艺精湛的设计创意文化产品。

视觉上的感受相较于纯文字的描述方式更为直接的刺激观看者的眼睛,从而能达到传播的目的,也可以引起观看者对其历史文化,特点及意义的思考,得到更为深刻的理解,以达到对该文化的历史及意义更好的传播推广。

文化创意产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
能直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的提升。

因此,设计
师要主动顺应时代的需要,以创意的思路进行设计和开发,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
和设计要素提炼出来,以需求为导向,同时兼顾了文化与商业的双重属性,充当
起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桥梁。

2、二十四节气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民间艺术的创作者,大都是淳朴的劳动人民,由
于其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不够高,大多数也未接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反而没有
传统学院派的束缚,造型夸张,色彩明快,画面中热闹愉快的气氛,对视觉造成
强烈冲击之余,也展现出农民热情,直爽的性格。

他们的作品大都取之民间又用
之于民间,二十四节气作为农民生活的主旋律,经常被用于剪纸、农民画、刺绣、雕刻等民间艺术形式中。

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取之民间又用于民间的民间艺术,对此次的插画创作,产生莫大帮助。

民间艺人大胆的创作手法,夸张而又艳丽的
色彩,最能体现民事活动的热闹氛围,也最能体现农村人的热情。

2.1剪纸中的节气
在中国,剪纸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拥有深厚的文化
底蕴和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集娱乐,认知,审美于一身的多重社会价值。

中国剪纸形式多样,色彩丰富,郭沫若曾用:“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人间
永不朽”来形容剪纸。

不同创作者对题材的解析和理解有所差异,做出的作品也
大相径庭。

阜阳剪纸艺术家程建礼先生对剪纸尤为痴迷,他的剪纸作品有着古拙
有力、浑然天成的艺术美。

他的剪纸,造型粗犷,轻松欢快,让人看到作品就能
领略到作者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

二十四节气作为农民生活的主题,自然会被人们作为剪纸的题材,并以此创
造出大量精美的作品。

2.2农民画中的节气
农民画,顾名思义,大多是农民所做的画作,通常被用于装饰美化自己家庭,陶冶情操,也被作为亲戚往来,睦邻友好的礼品。

因它夸张大胆的创作手法,荒
诞怪异的绘画风格,被赞誉为东方毕加索。

现代的农民画大多为纸面上的作品,
经过几十年的孕育和发展,各个地域都成立了各自的风格,形成了许多地域性的
农民画乡,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其中,永丰农民画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项目,金山农民画也因其绚丽的颜色被开发出很多的衍生产品,应用到
很多地方。

2.3刺绣中的节气
刺绣技艺作为古老的手工艺,在中国历久不衰,且风格各异。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开始用纹面和纹身来装饰自己,发明衣服遮体之后,人民开始在衣服上做
出纹饰,经过不断的绵延,形成了中国古代女子必须要练就的技能之一,也就是“女红”。

刺绣所用的图案与绘画密切相关,题材丰富多样,除了作为服饰品的
点缀之外,也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或表达人们对自然神祗的崇拜,或反映人们
的生活场景,或借喻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刺绣与节气也莫不可分,如大暑日
寻扇子。

2.4雕刻中的节气
利用刻刀在任何具有可塑性的原料上,均可创造出可视又可触的视觉作品,
这种雕刻艺术,既可以反映生活,又可以付诸情怀,上至象征皇室权威的玉玺,
下到孩童床脚的装饰,雕刻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题材种类也丰富多样,与
之前提到的农民画和刺绣亦有些许共同之处。

二十四节气也多次被作为主题进行
雕刻。

(1)二十四节气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第一,创造美学的环境。

意境是中国历史美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创作的最高美学要求是达到“意境”,“意”与“韵”的统一,才能体现出“文化美学”的高度。

所以,二十四节气的文化要素可以用文创产品传达出意趣
之美,使欣赏者能够理解,从而展现出中国特有的魅力。

文化创意产品要以丰富
的节气要素来表现作者的情感意蕴。

比如可以从文人的诗句中寻找灵感“人闲桂
花落,夜深春山空”、“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而手绘插画作为一种设计语言,能较好的表达传统美学
文化所能蕴含的价值,它能将语言文字通过想象有效地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图形,
它包括了绘画、漫画、图标等多种形式,可以使信息愈发生动,且富有感情。

第二,赋予文化意蕴。

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往往注重形象美,“以象为意,
以意为形”。

“意象”是作家主观感受和主观感受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情感内涵。

“意”为思想,“象”为形象,以形象传达感情。

例如二月二龙抬头,表达了寓
意吉祥、生龙活虎的气息。

若选择龙形图案,则在产品的设计上,就能将节气的
民俗意蕴生动地表现出来。

也可以借鉴构成主义的几何构图,采用点线面、抽象、单纯的几何图形来进行设计,并根据季节节气所对应的不同色彩特征,使观者能
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作品的意境,让观者在不受时空限制的情况下,能感知到设计
师对插画与文化的理解和想象。

第三,巧妙运用联想。

生活习俗与节日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反映,在图形设计中,我们可以运用同构的图形和对于图像的联想,将一些与生活习惯相关的、不相关的图案要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图案,并以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材料来设计二十四节气,使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使观众有更多的新奇和联想的空间。

比如:我们看见粽子,就会想起芒种的端午节,看见“青团”就会想起清明节,看见凉面就会想起夏至。

在我们的头脑中,这些风俗习惯和节庆情景的联想反映,不仅给我们的画面设计带来了无限的素材选择,而且还扩展了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涵。

第四,产品的创新与整合。

通过在产品设计上的融合创新,使各个创新要素相互融合、互补,从而实现创新的创新能力和质量上的飞跃。

手绘插画是对文字的一种补充,它使文字形象化,使人们在阅读文字的同时通过插画增强文字中的画面感,亦可通过画面感受设计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手绘插画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是一处独特的风景,它情感丰富形式多样,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

手绘插画还具有原创性,是设计者想法的一种随意的、抽象的表达,保留了自己的绘画语言,是设计师在思想、意境和个性风格的延伸,讲设计者的灵感表现在其中,充满了生活气息。

文创产品的设计要符合人民的需要,才能使其价值得以实现。

在产品设计中,要找到符合其特点的节气文化元素。

(2)二十四节气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创产品设计一般有四种应用方式,主要包括:一是拼接。

拼接指把某个物体的象征性符号直接放到另一个物体上,表达出产品的逻辑关系。

通常选择拼接的符号是具有节气特征的传统图纹和色彩材料等,可以提高现代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是具象。

具象指利用谐音、比喻等方式把事物的寓意应用到文创产品中。

设计师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和具体化,突出节气文化的内海。

三是嫁接。

嫁接指把互不相关的一些行为或事物等通过某种方式让其产生联系。

人与产品相互沟通的媒介就是产品的这些元素,可以集中展示材料的属性和基本功能。

四是结合。

结合指把二十四节气文化元素和现代产品结合在一起,设计出具有传统意义的现代产品。

工艺源于生活需求,和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密切相关。

二十四节气文字与自然七十二物候变化相融,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组合搭配丰富多样,充分体现手绘的质感,产品形象生动、鲜明具体,符合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的大众审美观。

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使用价值的同时,还使其感觉到一份文化的熏染。

(3)二十四节气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转化思路
极具个性与特色的文创产品,是市场上经久不衰的主流,进行文创插画,要考虑到角色设计的时尚感,烘托氛围的色调和构图,以及消费者的认可。

在文创插画之前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结合实际所开发的作品才更有市场。

做合理的推广,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是文创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

目前,较为流行的包装形式之一是运用插画进行产品的包装,市场上的插画包装风格各异,颜色丰富,共通点是都增加了趣味性。

在琳琅的货架上,亮眼的包装设计可以迅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如农夫山泉“长白山的春夏秋冬”系列、茶T等瓶装饮料设计,通过精美诙谐的插画包装,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增加了市场份额。

4、结语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历法指导农耕,是我国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以及物候变化进行观察和总结的结果,是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科学真理,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

历经二千七百多年的世代传承,如今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时间,二十四节气内容涉及大量中华民族民俗文化和精神生活,主要包括节令文化、饮食养生、历史传说、节俗庆典等各种不同的民俗生活,成为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

对于节气元素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无论是从设计元素的提取,还是造型的设计塑造,都离不开其本身所需要的文化元素依托托与设计者在产品中所营造注入的情感特征。

在文创产品的意境体验中,无论是在色彩与造型上还是二十四节气时令传统文化上都是相辅相成的,源干自然与文化,并富含着当下人们对美的追求,不同的设计形式也因此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人们应该在传统的文化之下跟随着时代的脚步,让精神文化内涵能够与当代社会成功的接轨并目在此基
础上不断创新。

使产品能够更好的与人们的心境,环境,情境进行结合合,使人们在使用产品的同时也不单单只是使用,而是人与物、情与景的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