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洋文化”发展(草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山“海洋文化”发展(草稿)
舟山“海洋文化”发展在大班幼儿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胡丹丹
一、问题的提出
舟山是我国唯一由群岛组成的地级市,发展海洋经济是其经济实现飞跃的关键所在。
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具有共生互利的关系,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海洋文化的研究与开发。
发展舟山的海洋文化,营造适应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人文环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探讨海洋文化在舟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新世纪推进舟山海洋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战略思路。
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态势海洋文化是人类在认识海洋、利用海洋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的、行为的和精神的文化,它是海域文明的标志,主要包括与海洋相关的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以及民俗习惯与旅游等等。
舟山群岛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历史文明,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文化。
舟山群岛区域总面积 2.22万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1390个。
依陆面洋的区位特点和星罗棋布的岛屿分布,对史前时期以来的舟山先民生活方式和海洋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决定了千百年来舟山的海洋开发以开发渔类资源为主,海洋经济以渔业经济为主的基本格局。
海洋文化也与海洋经济、渔业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以海为田”的传统海洋文化发展模式。
二、课题概念的鉴定及说明
(一)什么是“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一种地里状态,占到地球总面积的71%,
所以我们从地理的角度可以简单地说,海洋是一种地理状态、自然现象和天生资源。
(二)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不断无中生有的创造过程及其创造物。
(三)什么是“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
三、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研究和论文
(一)2010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国原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指出:舟山能否在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基础上,对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有更大的战略贡献。
舟山作为我国唯一的群岛型设区市,区位、资源、产业等综合优势明显,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加快舟山群岛开发开放,全力打造国际物流岛,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探索设立舟山群岛新区,对于促进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创新海岛开发模式具有特殊意义。
(二)《日本幼儿教育理念研究》
日本文部科学省(相当于中国的教育部)于1998年全面修订了1989年制定的《幼儿园教育纲要》。
其中规定幼儿园教育的5点目标,并从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5个方面具体
规定了其目标和措施。
为了儿童健康、安全、幸福地生活,培养其基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使其建立健全的身心基础。
培养其对人的关爱之心和对人的信任感,使其建立初步的自立和互助的意识及道德意识。
培养其对自然等身边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其建立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初步的思考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其对语言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其养成乐于说、听的态度和对语言的感觉。
通过多样性的体验丰富其感性发育,使其富有创造性。
(三)《居民对当地海洋文化的研究》
对当地的海洋文化发展优势的认识,一方面可以调动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充分利用当地的发展优势,从而进一步促进当地海洋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居民在认识当地的海洋文化发展优势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是海洋文化永葆生机,提高竞争力。
对海洋文化发展前景的认识状况会影响居民在海洋文化发展中的贡献大小,在海洋文化发展前景的认识上持积极态度的居民工作积极性较高,投入相对较大。
四、理论依据
(一)现代课程理论
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获得的全部经验,是幼儿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进行的。
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海洋文化教育同样可以当作一门课程来组织实施,一线幼儿教师有责任根据本园和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利用各类资源,创造性的制定有针对性
的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文化”主题教育计划,促进幼儿道德的发展。
(二)幼儿心理和人格发展关键期理论
幼儿心理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内外部塑造的结果,而是由内向外拓展的建构过程;3-6岁是幼儿心理成长、人格塑造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养成的内在态度、自我概念、性格习惯,会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带来及其重要的影响。
所以提出海洋文化,让海洋文化这一观念深入人心,从娃娃抓起很有必要。
五、研究原则
(一)坚持儿童自主参与的原则
“海洋文化”活动是一项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自主策划、自愿参与、自我学习、自觉行动,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坚持重在实践的原则
“海洋文化”建设贵在参与,重在实践。
要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实践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海洋文化”建设的热情,引导幼儿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海洋文化素养。
六、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比较深入地探索出一套“海洋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途径,从而促进儿童的“海洋文化”意识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而提高他们对推行“海洋文化”行动的
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二)内容
1.将“海洋文化”生活融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
2.利用舟山沿海资源,培养儿童对周围环境的关心和热爱。
3.利用网络获取更多的“海洋”信息和资料,对儿童进行相应教育,丰富活动内容。
4.了解海洋文化的概念,知道海洋文化发展对舟山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传播、发展海洋文化。
七、研究步骤
(一)研究对象
*******幼儿园大班小朋友。
(二)研究方法
合作研究法:由于实践活动综合性强,只靠一两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因此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合理分工,相互协作才能顺利完成。
文献研究法: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渠道大量搜集、整理儿童“海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理论文献,把握课题的前沿理念,指导课题研究的设计。
(三)步骤
准备阶段(201*年**月-**月):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该课题的发展趋势;进行专题座谈;发放“传播海洋文化建设新区舟山”倡议书;全面调查孩子和家长的综合素养发展水平。
实施阶段(201*年**月-**月):进入课题实质性研究,分阶段召
开课题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定期进行阶段性评价。
总结鉴定阶段(201*年**月--201*年**月):研究成果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研究成果,撰写总结报告及进行成果鉴定。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课题结题报告。
(二)社会实践活动展示板
(三)家园合作“海洋文化”成果作品集。
九、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胡丹丹:负责课题的规划、管理,并撰写结题报告。
*****:负责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负责实践外出方案设计工作。
其他教师作为成员参与研究活动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