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开采及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天矿山开采及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各行各业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加大,造成矿产资源的开发速度不断加快。

但是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不合规的开发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所以,对于矿山地质的环境整改要放在首要位置,不仅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还要结合实际进行科学的防治措施。

鉴于此,本文围绕露天矿山开采及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露天采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1.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意义
1.1有利于改善矿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矿物资源的过度开采、渣土的乱堆,会引起许多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矿区周边经济发展。

通过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排除矿区开采带来的潜在威胁,确保矿区人民生命安全的同时,有效地改善其居住环境,环境污染问题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1.2能够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恢复
露天采矿占用了大量耕地,矿产运输修建的大型路面和运输车队对耕地造成破坏,同时矿区用水对附近耕地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破坏,而且在耕地上随意堆砌了大量的渣土,仅经过简单清理后耕地就会被重新利用。

矿业开发完成后,会形成大量的坑道,一般说来,矿山土地恢复生产能力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其也是矿山环境治理与修复的重要内容之一。

坑道主要通过填埋技术手段处理,这一方法虽然存在工作量大,难度大的问题,但却是目前恢复耕地最直接的途径,与宝贵而稀缺的土地资源相比,这些措施仍然是十分可行的。

1.3地质灾害防治
矿产开采容易引起山体变形,从而就易引起山体滑坡、山体坍塌;同时矿山
开采过程中废矿石的不合理摆放、摆放重量超过山体的最大承载力,当遇到极端
天气时,也易引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因此,在治理和恢复矿山地质环境的过
程中,可以通过建立防护栏、挡土墙等措施可以防止滑坡等地质灾害。

1.4美化环境复苏植被
开展植被恢复工作,可以增加矿区植物生存指数,减少水土流失,进而降低
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率,减少矿山污水带来的危害,矿区生态环境和地貌景观也
能逐渐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恢复矿区植被时,需要选择生命力顽强、
生长速度极快的植被,专业人员在运送植被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专业护理,以最大
限度地保持植被的成活率。

加上后期对植被的专业养护,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有
效地控制山崩、泥石流,还可以通过增加拦网、护栏等措施提供安全保障[1]。

2.导致露天矿山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
2.1矿山崩塌
除上述露天矿山滑坡地质灾害外,露天矿山崩塌的导致原因也于矿山挖掘过
程有关。

除了考虑到节约开采资金因素外,这也是我国有关部门对矿山开采工程
做出的普遍规定。

露天矿山开采不仅要保持一个特定的坡度,而且还要根据地势
地形的特殊性,进行坡度台阶的划分。

倘若露天矿山开采外界自然环境出现改变,则会导致该矿山出现土质层沿斜坡滑动,甚至出现矿山崩塌的情况。

2.2矿山滑坡
虽然露天矿山开采不需要开采人员进入地表深层进行操作,避免了开采人员
在矿山深层遇难的悲剧;但是开采人员需要在矿山表层逐层施工,并且在一定范
围内进行扩展延伸,不断进行大面积挖掘。

随着挖掘工作的不断进行,矿山表面
的一些土质层开始变得松软垮塌,并且挖掘出来的泥土会顺着矿山岩石面进行滑动。

倘若这时再出现暴雨天气,无疑会加快泥土滑动的速度,并且还会导致大面
积泥土滑落,这就是所谓的“岩质滑坡”。

最容易导致露天矿山滑坡的因素有:
矿山挖掘部位的整体结构不够坚固,缺乏防护措施[2]。

因此,不具备任何的稳定
性特点。

一旦发生轻微的外界震动,就会导致其表面的泥土发生滑动。

2.3矿山山体泥石流
由于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会破坏该地区的土地、树木和绿色植被等,严
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地貌情况。

并且在进行露天矿山开采挖掘工序时,严重破坏了
土壤,使得仅有树木和绿色植被的可接触泥土状况变得稀薄。

这样一旦大暴雨来临,或者是连续几天的阴雨气候,会导致这些植物依附的土地被冲刷掉,而导致
其随着雨水剥离,滑落。

除此之外,从矿山内部挖掘出来的泥土堆积物也会随着
雨水滑落,形成泥石流。

3.针对露天矿山地质灾害的应对措施分析
3.1露天矿山崩塌的防治措施
最容易出现崩塌灾害的露天矿山边坡表现为:边坡坡度过高,并且与矿山不
能保持水平结构。

另外,在露天矿山的岩质层会有一些明显的裂缝。

一旦开采人
员的挖掘活动过于剧烈、明显,就会导致露天矿山的裂缝部分四分五裂,并且发
生落石情况。

因此,开采人员在进行某项难度系数高,或者是工序复杂的挖掘工
作时,可以采用爆破方案。

该爆破方案的进行前提是:疏散该操作范围内的开采
人员。

这样不仅可以快速解决挖掘难度问题,同时由于开采人员已经疏散完毕,
即使落石也不会造成任何的人员伤害[3]。

3.2露天矿山滑坡的防治措施
(1)露天矿山土质滑坡灾害防治。

露天矿山滑坡灾害大致可分为:土质滑
坡和岩质滑坡。

顾名思义,土质滑坡的剥离物质为“土壤”。

因此,在对露天矿
山进行土质滑坡灾害防治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重力作用来进行土质滑坡抵
挡墙的修建。

其次,对于厚度更大一点的土质滑坡,需要利用土质滑坡抵挡桩来
配合进行防治工作。

(2)露天矿山岩质滑坡灾害防治。

在露天矿山滑坡灾害中,有另外一种剥落情况,那就是“岩质滑坡”。

所谓的“岩质滑坡”,即在矿山开
采过程中,其岩质层发生剥离和滑落。

形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开采人员在
进行矿山边坡挖掘过程中,没有按照国家要求边坡标准来进行挖掘工作。

挖掘得
到的矿山台阶坡度低于规定度数,并且台阶的高度也是远远高于规定范围的。


意矿山边坡的挖掘坡度和高度必须在标准范围内。

同时在矿山岩质层部位覆盖一
层防护网,这样能降低悲剧事件的发生概率[4]。

3.3露天矿山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对于挖掘得到的矿山固体废弃物必须及时清理,不能进行长时间堆积。

另外,对于露天矿山周围的土质疏松部位,必须进行土质强化工作,使该地区的土质情
况能够抵挡大暴雨的冲刷,不会发生大面积滑落情况。

除此之外,针对露天矿山
地区的泥石流情况,可以修建一些土质抵挡墙和抵挡大坝,来使泥石流作用力得
到缓冲,就不会冲刷到下游给当地居民造成危害。

3.4严格监督绿化环境改善
矿山绿化环境对露天矿山的环境治理和后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监测工
作时,要注意矿山地质环境、气象条件的变化,避免泥石流、山崩等地质灾害的
发生,最大限度地规避地质灾害。

要积极改善矿区周围环境,加强治理和保护力度,设置防护栏、拦网等措施,确保矿山安全符合监督要求。

提高了植被覆盖率,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环境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在环境修复的
同时,也要增加绿化程度,不断遏制大气污染趋势,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
和幸福感,达到治理环境和美化环境的双重目标[5]。

结语
综上所述,露天矿山开采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中的热点问题。

相关部门
做好露天矿山开采安全防治工作,就是对所有开采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任。

另外,相关部门要时刻监测露天矿山开采动态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
提前估计,并且做好相关应对措施。

总的来说,进行露天矿山地质灾害预防工作
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先.露天矿山开采安全措施的预防[J].中国金属通报,2020,(05):33-34.
[2]董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分析[J].世界有色金
属,2018,(15):254-255.
[3]陈帆.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9):184.
[4]张赫,孙岩.露天矿山地质灾害成因与防治[J].矿业工
程,2015,13(06):45-47.
[5]崔海丰.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研究[J].企业技术开
发,2015,34(30):169-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