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课程,它不仅是一般程序设计(特别是非数值性程序设计)的基础,而且是设计和实现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他系统程序的重要基础。

数据结构研究的是数据在计算中存储、组织方式,其抽象的逻辑结构和复杂的算法实现令学生望而生畏,令老师无从下手。

本研究根据数据结构的学科特点,综合高职院校学生能力水平,参考已有的新兴教学模式,分别从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老师发挥的作用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的教学手段。

2教学策略
纵观孔子、苏格拉底这些著名的教育家,都强调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对于不同性质的科目要采取不同的教法,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教法。

2.1从课程特点出发
首先分析一下数据结构课程特点,本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线性表、栈和队列、串、树和二叉树、图等典型数据结构及相关算法,以及排序、查找等重要技术[1,2]。

所有的这些知识点中都涉及指针和函数,虽然学生有C语言基础,但是掌握情况也不尽理想。

所以在数据结构的第一节课中,不应操之过急地直接进入课程第一章的讲解,而应对程序设计基础中的指针、函数、结构体等内容进行归纳和复习,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

由于本课程的理论概念、逻辑结构、算法思想较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若能使知识点化抽象为形象,将大大降低学习难度。

针对抽象的知识点,可配以生动形象的PPT动画演示,也可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学生们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类比,把理论上的概念具体到身边熟悉的事物。

例如,队列,可联想到中午放学,同学们都希望早点下课,因为先到先吃,先吃先走,便十分形象了。

一来便于理解,二来培养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发现书本中的内容其实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并非读书无用。

2.2从学生情况出发
目前倡导以学生为主体[3]的教学模式,就学情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导致他们对学习不够自信。

作为老师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意识到有时候其实不是他们能力不行,只是学习的方法不对,或者克服困难、抵抗诱惑的毅力不够。

教师可采用心理学中的期望理论,设置期望值,不断鼓励学生,从而克服畏难心理。

数据结构中的理论概念和算法思维等知识点难度较大,不易理解,而且现在普遍采用多媒体设备教学,PPT中包含的信息量大、放映速度快、学生接受能力差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出现脱节,若是一直跟不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大大降低。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学节奏,可结合传统板书,将重要概念和重要算法推理示意图写在黑板上,这样既能明确知识点,又能放慢进度,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来消化知识点。

高职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探究
贾邦稳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针对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的老师教学难、学生学习难等问题,从数据结构的学科特点,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薄弱等实际情况,探讨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结合目前新兴的教学模式:问题法、项目驱动法、MOOC翻转课堂法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阐述如何根据具体对象进行相应的实践,力求取得有效的教学成果;同时阐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数据结构;因材施教;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1.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609(2019)08-0071-03
——————————————
作者简介:贾邦稳(1993-),女,安徽巢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设计、图像安全。

-
-
71
任何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学生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若是一概而论,教学效果不能达到最佳,需针对不同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进行不同的项目任务安排,确保基础弱的同学掌握基础知识,能力强的同学能够进行深入拓展训练。

3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的“演示”+“练习”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讲授的知识点,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前有很多新兴的教学模式,有问题法、项目驱动法、MOOC 课堂翻转法等等,都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扮演启发、引导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些新兴的教学模式若能相辅相成,对于不同的阶段采取相应的教法,将能发挥其最大功效。

3.1MOOC课堂翻转
课前预习阶段和查缺补漏阶段宜采用本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课前、课后可充分利用慕课线上资源学习。

教师设置目标,让学生提前熟悉知识点,遇到问题及时线上与老师、同学们讨论、咨询,将传统课堂的“课堂教授+课后作业”翻转为“课前视频学习+课堂讨论巩固”,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营造课堂外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4]。

3.2问答互动
课堂教学中,理论部分枯燥且不易记忆,可通过设置相关知识点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时间思考或讨论,以提问的方式,有助于学生面对大量知识点,可以抓住重点,锻炼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算法思想晦涩难懂,不要填鸭式灌输,可通过设置一环接一环的发人深思的问题,一步一步进行推理,可借助逻辑结构示意图理解。

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自我思考,成为更独立的学习者。

甚至可以请几位同学们上台亲身演示,把队列的插入、删除思想表现出来,课堂形式多样化,增添趣味,容易理解,记忆深刻。

3.3项目驱动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解算法思想,还要能利用算法实现、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可通过将每一个重要的算法设置成一个具体项目,项目确定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统筹安排而定。

例如,布置一个题目,建立一个单链表a={1, 2,3,4,5},删除元素4,再在元素2的后面插入一个元素8,最后打印单链表中的元素。

让学生们上机操作,理论实践相结合,在完成整个任务过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算法在整体程序中的用法,不再只是纸上谈兵,消除学完却不知道学了什么的困惑。

项目驱动模式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

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4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但是90分钟的课堂教学,学生会产生疲劳感,会抵制不住手机的诱惑,会因为学习方法不够有效、自学能力有限等因素导致不能有效利用课堂学习机会。

此时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把控就显得十分重要[5]。

(1)第一印象很重要。

在第一次课时,不急于立即灌输知识,先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带着他们走进“数据结构”,通过梳理大纲先大概了解一下本课程主要学什么,最重要的是学习该课程学来干什么,有什么用,这也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虽然数据结构理论性强,但是不能忽略其实践应用性,例如,队列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计算机中打印管理器对打印队列的处理;Windows系统中的消息队列等。

(2)营造欢快的课堂氛围。

“00”后已经开始步入大学课堂,他们的思想非常潮流,不喜传统乏味的课堂,教师应设法把课堂变得轻松有趣,例如,在讲解单链表时,可以请几个学生,让他们分别作结点,通过表演再现结点的插入、删除,让学生有参与感。

在课间休息时间,可以根据他们上堂课的状态选择播放一些调节氛围的音乐,适当放松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3)授之以鱼且授之以渔。

在教授知识点的同时,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们可能在学习方法上有所局限,大学又对自学能力要求高,所以在教学的同时,不仅仅局限于本门课程内容讲解,还应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学习的能力。

例如:学生们容易忽略理论概念,且不易记忆,可以在课程结束之前做一个总结归纳,在下一堂课开始进行复习回顾,通过总结法、回忆法、重复法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体系结构,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4)认真备课,提升能力。

老师备课过程中,不要局限于本课程教材,还可结合多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采用最适合学生的案例分析;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精心制作生动形象的PPT,或相关有趣的视频,通过多元化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深度和宽度决定了其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的知识越丰富、经验越多,越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点讲活,越容易把学生教懂。

5总结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难度较
--
72
大,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掌握情况,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及上机实操的能力。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以上探究仅仅是其中一部分,除了需要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外,教师自身素质也要不断提升,紧跟时代发展,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安训国.数据结构(第五版)[M].北京.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2]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杨先凤,王义全.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7(14):24-26.
[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5]杨永斌.
“数据结构”教学策略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1-63.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Data Structure in Higher V ocational Education
JIA Bang-wen
(Guangzhou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zhou510000,Guangdong)【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difficult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Data Structure and the difficulty for stu-
dents to learn,the teaching strategy and mean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asic weaknes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 the light of the current emerging teaching mode:the problem method,the project-driving meth-od and the MOOC flipped classroom are analyzed in detail.And the way to carry out the corresponding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object is described,and the effective teaching result is obtained,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teacher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also stated.
【Keywords】data structure;teaching in accordance with aptitude;teaching strategy;teaching mode
-
-
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