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模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
展一模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他的改革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这位改革的沙皇是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C.路易十六D.查理一世
2.社会转型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
下列事件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是
A.亚历山大东征B.“三角贸易”C.明治维新D.新经济政策
3.有人说这部文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一个适当和必要的战时措施”;其次,它有地区的限制,没有宣布解放全部地区的奴隶;最后,它只给了黑人人身自由,缺少给予他们其他权利的具体保护措施。
这部文件是
A.《人权宣言》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宅地法》D.《独立宣言》
4.下图是美国“奴隶制扩张”的漫画,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的无法调和。
请问: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焦点是什么?()
A.国内市场能否扩大问题B.对黑人的种族歧视问题
C.美国领土的扩张问题D.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5.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士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
”材料中的“他”是
()
A.玻利瓦尔B.章西女王C.卡斯特罗D.纳塞尔
6.19世纪中期,在德克萨斯州,两个陌生人只有以枪相对,他们的见面礼是一个老问题——“拥护奴隶制还是反对奴隶制”,跟在答话的后面往往是开枪。
这说明
A.当时社会的焦点问题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B.美国社会不稳定
C.奴隶制成为美国人向往的制度
D.种族歧视问题严重
7.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他称“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
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8.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
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
A.废除贵族世袭制B.推翻幕府统治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D.文明开化
9.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
”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林肯
B.杰斐逊
C.华盛顿
D.罗斯福
10.从16到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地名。
这些地区名称冠以“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的需要B.殖民扩张的结果
C.启蒙思想的传播D.独立运动的扩展
11.某国驻印度总督本廷克说:“这种灾难,在商业史上无与伦比。
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据此判断当时印度反抗的是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12.某日本学者认为,在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
对“尚未到达新日本”的理解是明治维新
A.并没有改变封建专制统治B.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
C.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D.照搬西方的科学技术
13.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 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 D.日美关系彻底破裂
14.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
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15.日本明治维新后,在社会上出现了兴建洋房洋楼的热潮,这源于()
A.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B.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C.置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16.某位著名总统说:如果我们把美国的奴隶制当成是上帝必定要降给我们的灾祸,这灾祸已经到了上帝指定期限,他现在要免去这场灾祸了。
结束“这场灾祸”的是
A.独立战争B.南北战争C.克里米亚战争D.普法战争
17.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
这反映出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B.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C.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D.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18.归类法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
如果我们把“圣马丁”和“章西女王”放在一组,那么下面历史人物可以归人此类的是()
A.B.
C.D.
19.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与关键词“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
20.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南美人民,打败西班牙殖民者,取得阐突独立战争的胜利,他们因此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受什么历史事件的影响而爆发的?()
A.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D.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21.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B.第一次亚非会议的召开
C.非洲独立运动高潮D.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22.20世纪初,日本人吃西餐,听西洋音乐,随处可见穿西服的男子。
这样的场景最早与
下列哪项除旧布新的措施有直接关系?
A.废藩置县
B.文明开化
C.实行征兵制
D.殖产兴业
23.19世纪末,日本东京有众多工厂,铁路穿过这一城市,街上有邮政、电讯营业厅。
这是明治维新实行哪一改革措施的结果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地税改革
D.文明开化
24.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这就注定这场改革()
A.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B.没有任何成效
C.废除了农奴制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5.“19世纪中期, 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社会民不聊生, 人民的反抗情结日益高涨。
”这则材料讲述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A.失败的原因B.特点C.影响D.背景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经济军事实力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与俄国1861年改革有关,排除;C项是法国的国王,排除;D项是英国的国王,排除。
故选A。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改革运动,政治上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社会文化上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故C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东征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仍是奴隶制帝国,故A不符合答题;“三角贸易”是带有很大殖民性质的商业活动,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不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是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是为苏俄的社会主义政权服务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材料“最后,它只给了黑人人身自由,缺少给予他们的其他权利的具体保护措施”可知,这是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评价。
美国内战时期,林肯于1862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黑人奴隶,B符合题意;《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A排除;《宅地法》是在美国内战中颁布,与材料内容无关,C排除;《独立宣言》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D排除。
故选择B。
【点睛】
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及影响。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漫画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迫切需要废除奴隶制;南部种植园经济发达,需要大量奴隶劳动,反对废除奴隶制;南北双方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不可调和,引发美国南北战争,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漫画无关,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
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打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
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选项A符合题意;章西女王是印
度民族大起义领导人,B排除;卡斯特罗是古巴独立运动领导人,C排除;纳塞尔是埃及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D排除。
故选A。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材料说明了美国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问题是奴隶制的存废,故选A。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题文的“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故A项符合题意;历山大二世改革前,俄国不存在民族危机,C项不符合题意;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结果,不是目的。
故B项不符合题意;解放农奴为自由人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内容,不是根本目的。
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8.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
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因此日本“欧化”的主要措施是文明开化,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黑人奴隶”是解题关键。
南北战争期间,为了挽回北方军节节失利的严峻形势,林肯于1862年签署并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故选项A符合题意;杰斐逊和华盛顿领导美国人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行独立战争,故选项BC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施行新政,挽救了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故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6到18世纪,美洲大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到17世纪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的新大陆,之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
尼德兰、西班牙、法兰西、奥尔良、英格兰均是欧洲地名,在其上加“新”而出现在美洲,直接表现出了宗主国和殖民地的关系,体现了欧洲殖民者的扩张掠夺。
故B符合题意;ACD项不是题干地区名称冠以“新”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开始于17世纪,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殖民侵略,为了满足英国国内工业的需要,英国殖民当局要求印度农民多种棉花少种粮食。
英国把印度的棉花加工成布匹再返销印度,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被挤垮。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期,英国获取了无数的财富和生产原料,对印度的传统社会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引起了印度全社会的不满和反抗,所以A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治维新虽然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封建社会旧的残余,例如,武士道、天皇制、中央集权等依然存在,因此日本“尚未到达新日本”,故B符合题意;没有改变封建专制统治说的太绝对,故A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制度仅是封建残余中的一个具体表现,故C不符合题意;明治维新是把西方近代文明和日本传统文明相结合,不是全盘西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日本的发展。
A项根据题干材料“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知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项题干材料“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可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项题干材料“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可知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项“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能说明日美关系彻底破裂。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崛起
1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是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故C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故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说法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明治维新保留了封建制度的残,B项错误;材料和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无关,故D项错误。
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868年,其中的改革措施:向欧美学习,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提倡文明开化,使19世纪末日本人以穿西装、打领带、吃西餐、兴建洋房为时尚。
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本题应选D。
1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林肯当选为总统引起美国南北战争。
内战中林肯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南北战争的形势,使北方胜利,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选项B符合题意;独立战争使美国获得了民族独立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选项A不符合题意;克里米亚战争促使各国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选项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普法战争,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可知,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圣马丁反抗的是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章西女王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玻利瓦尔是拉美
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他反抗的是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故A符合题意;林肯领导的是美国南北战争,与反抗殖民统治无关,排除B;拿破仑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与反抗殖民统治无关,排除C;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与反抗殖民统治无关,排除D。
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识“圣马丁”和“章西女王”的共同点是反抗殖民统治。
1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开启近代化进程,A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不符合题意;列宁和斯大林的改革是现代史的内容,CD不符合题意。
所以A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
本题的易错项是B。
注意区分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相关内容。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给了拉丁美洲以鼓舞,所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而爆发的,D符合题意;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的发展,A不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影响拉丁美洲独立运动,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指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美洲拉美殖民地和美洲巴西殖民地在圣马丁、玻利瓦尔等人的领导下,进行了脱离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运动,最终获得胜利,形成了拉丁美洲一系列新兴国家。
A选项符合题意;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B 选项不符合题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
C选项不符合题意;1999年,巴拿马政府正式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结束了美国对这条黄金水道长达85年的殖民统治。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日本人吃西餐,听西洋音乐,随处可见穿西服的男子。
这是明治维新文明开化的结果。
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区分明治维新各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2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本东京有众多工厂,铁路穿过这一城市,街上有邮政、电讯营业厅。
这个是明治维新采取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业的结果,所以答案选B。
2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说明了这场改革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故选D。
2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19世纪中期,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印度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社会民不聊生,人民的反抗情结日益高涨。
”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内容是一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