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绿化中土壤的改良与利用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绿化中土壤的改良与利用综述
高速公路的绿化问题是公路建设和国土绿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的有机结合,总结了高速公路绿化的特点与重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应用生态绿色新理念、建立高速公路绿化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效益评价及改进措施。
将盐碱土的改良措施与造园艺紧密结合,既为园林绿化建设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水景观,又达到了改土治盐的目的,从而可使环境达到绿化、美化,城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得到改善。
标签:高速公路绿化;问题;土壤改良
1 高速公路绿化的特点及重要性
1.1高速公路绿化的特点
高速公路的绿化包括绿岛绿化、中央分隔带绿化和边坡防护绿化,三部分构成了高速公路绿化中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
绿岛绿化是高速公路绿化中重要的点睛之笔,往往是高速公路上重要的风景线。
绿岛一般面积比较集中,适于统一设计安排乔灌草花相结合的植物群落,并适当点缀园林小品,结合当地之自然风光,成为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出行者安全停驻的优美场所。
中央分隔带窄而狭长,不利于保持水分和养护管理,同时又处于高温干燥的小气候中。
应优先选择适用于公路特殊环境生存力强的乡土植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易于修剪,并起到良好的防眩效果。
边坡防护绿化的实用固坡作用决定了在植物选择上的特殊性。
目前,多种边坡生态防护措施均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有所实施,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也要根据各种路况及绿地的功能位置不同,绿化布局和景观上又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例如西铜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以种植常绿树种形成绿篱,如大叶黄杨、刺柏等,并在其中间隔栽植花灌木作为点缀,如木槿、紫薇等。
而西临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较宽,在防眩木下部又种植了麦冬、小冠花等地被植物,不仅防止空旷感同时也增强了吸尘功能。
1.2高速公路绿化的重要意义
高速公路绿化不仅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对自然环境的质量产生了影响,应采取措施,搞好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
高速公路绿化为出行者呈现出美丽的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给出行者带来美感、舒适的视觉享受。
更可以为出行者遮光、减轻眼睛疲劳,调节行车情绪,保证行车安全。
还可以降低地温和调节公路区域的小气候,减缓路面老化,延长公路寿命。
2 高速公路绿化发展对策探讨
2.1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应用生态新理念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理念是随着国土绿化理念和社会需求新理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们对高速公路绿化的需求,也从最初的主要是功能性需求上升到了绿化美化生态化需求,上升到了恢复生态、保护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高速公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工作,应符合国土绿化新理念和社会发展新需求,并紧密结合项目地域特点和景观绿化目标,按照“经济自然、点线结合、适地适种、恢复保护”的总体原则,遵从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等新理念,必须以生态的、全局的观点来对待高速公路的绿化,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减小高速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2高速公路绿化建設中的具体改进措施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要增强绿化的整体性,将整条公路作为一个整体景观去规划设计,高速公路之间、省际交接之间注意衔接和转换,满足出行者视觉上美感、舒适的需求。
同时也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考虑各个路段的小气候、土壤、水分条件及周围植被等因素,确保植物可以正常成长发育,并起到保持水土,保护路基的作用。
2.3建立高速公路绿化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效益评价
建立高速公路绿化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分析评价公路绿化的工程状况,通过制定等级的方式促进全国高速公路绿化建设,使道路绿化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及时发现道路绿化工程中的弊端,更好地制定保护利用改造措施。
同时为今后工程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
从以上三方面评价高速公路绿化成果,不仅发现绿化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还可以促进道路绿化的管理与维护,以达到最大的综合效益。
3 土壤简介
所谓盐碱环境是指在水体、土壤、地层、大气、各种宏观或微观环境中含有较高的盐分。
盐碱环境不能适合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需要,从而使园林绿化建设难以满足当代城市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盐碱土的改良和利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盐碱土地区由于土壤含盐量较高,大多为不毛之地,迫切需要改善绿化环境面貌。
因此,在排盐的基础上,用乔、灌木和草本植物组建群落,形成新的生态系统。
有效的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抑制盐碱的上移和积累。
同时乔、灌、草所形成的强大根系,吸收水分进行蒸腾,起到了降低地下水位作用,有效的防止土壤盐渍化,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植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既受环境的制约,又反过来对环境以重大的影响。
在土壤粘重、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的盐碱地上,应选择耐水湿,抗盐碱的
树木花草。
如绒毛白蜡、柳树、国槐、柽柳,草坪草如白三叶等。
同时植物在其生命活动中,借助它发达的根系,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从而降低土壤中的pH值,置换土壤表面吸附的钠离子,随水排出土体以外,使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都得到改良。
4 公路绿化工程中具体施工方法
1.渗管排盐:在一些大型在绿地中渗水管排盐是绿地改土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
铺设渗水管把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止产生盐渍化的目的。
2.客土抬高地面:四周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小型街头绿地,采用客土抬高地面下设隔离层,利用高差进行排水淋盐,达到改土的目的。
抬高高度以土壤临界深度减去地下水位深度即为抬高度。
3.挖大穴换客土:采用挖大穴整地的治盐措施,能较好的、较快的改变土壤盐碱状况,利用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地条件。
有效地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并通过采取适地适树、小苗密植、适时栽植、种植地被植物、合理灌溉、及时松土、多施有机肥等一系列栽培措施,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盐碱和大风对树木的危害,有效地提高栽培植物的成活率和促进生长。
实践证明,只要遵循水盐运动规律,根据绿化区的功能要求和土地条件,用合理的治盐工程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技术,实现绿化美化是可以办到的。
选育耐盐碱绿化植物树种、草种,培育盐碱地生态植物群落,是搞好盐碱地绿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盐碱地区,因为投资多、耗费人力大,绿化难度大。
如果管理工作跟不上,难以见效,因此,除因地制宜的综合运用绿化技术之外,起苗、运输、栽植、修剪、灌溉等一系列栽植技术和管理环节,都要强化扣紧。
参考文献:
【1】王凤亭.浅滩盐碱地的绿化.盐碱土造林绿化与综合开发利用文集:1-4
【2】杨赉丽主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3】刘惠缓、魏坤峰.提高盐碱地绿化成活率的关键技术.园林中国,1997年增刊:130
【4】李瑞春.天津市盐碱地区绿化技术的研究.盐碱土造林绿化与综合开发利用文集: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