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一)
【摘要】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理解了什么是大学教育中师生关系;其次提出了理想的大学教育中师生关系所具备的特征;再次,分析了大学教育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最后,为构建大学教育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大学教育;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贯穿教育过程始终的两个基本要素,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性质和模式影响着教育活动的一切环节。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学业的提高,智能的培养,以及促进其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将会有极大的裨益。

”1]同样,对教师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大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大学的师生关系是小学教师关系与中学师生关系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大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除了具有一般师生关系特点外,更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大学教育是大学教师对大学学生“教”,是大学学生对大学教师的“学”,是具体了的两者关系,为此,大学教育中的师生关是指大学教师与大学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基本的大学学校里的人际关系。

大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大学学校里的教育教学关系与人际心理关系的综合,其中大学学校的教育教学关系是大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最核心、
最重要的问题,而大学学校的人际心理关系则是大学教育教学关系的基础与条件。

换句话说,大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从单一性来说,它就是大学的教育教学关系,从多层次来说,它就是大学的教学关系与人际心理关系的综合。

2理想的大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建构新型的大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理性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建构新型的大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方向。

理想的大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2.1民主与平等。

大学教师与大学学生在教学中应建立平等、民主信赖的良好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重视大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大学学生的主动精神,二者协同合作。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坦白,即大学教师与大学学生诚实与无欺;关心,即大学教师与大学学生都知道自己受对方所重视;独立及个体性,即大学学生不依赖大学教师,大学教师允许大学学生发展其独特的个性和创造力;彼此适应对方的要求,即一方需求的满足不以另一方需求的牺牲为代价。

2.2尊重与互动。

尊重和信任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需求。

作为大学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来看待,特别是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其次,大学教师要信任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相信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都会取得成功,因为大学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校园学习,从某方面来说,它们是有能力的,尽管他们之间有着差别,但作为教师应该相信他们
的实力。

同时,从互动来说,作为学生也应该尊重与信任自己的老师。

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社会,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可能比自己的老师强,在某些方面的知识有可能比自己的老师懂得多。

虽然如此,作为学生也应该尊重、信任自己的老师,因为老师毕竟在很多方面比自己要强,特别他们所研究的学科方向与所教知识范围方面。

2.3沟通与合作。

在大学教育中,师生间不是支配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双向的良性沟通,彼此互相真诚对待,交换意见和想法,互相合作的关系。

师生沟通合作是在大学教育中为达成教育好学生的目标,大学教师将信息、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并获得反馈的过程,最后达到双方合作的境界。

同时,大学教师也应该有着于自己学生沟通合作的态度,以便能够接近学生,使学生时刻感觉到教师是在同他们一起学习的,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关心自己的。

3大学教育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不断的扩展,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观念、思维变化,教师与学生对自己角色的不同定位,导致了大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专制。

长期以来,社会期待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把家庭中的父子关系作为参照框架(所谓“师徒如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要求教师对学生严加管束,要求学生必须对教师绝对的服从。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关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等等。

在教育教学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就是教
师的专制,由于教师的过于严格,使得学生不敢表达发表自己对教师教学的看法,更不敢讨论教师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管理中,采用“领导式”的管理手段,使得师生关系形式上下级,管与被关等不平等关系,造成学生心理受抑,创新思维受限,潜力得不到开发,学生对老师唯唯诺诺,或阳奉阴违。

在大学教育中形成教师专制型的师生关系,主要因为是大学教师没有摒弃传统的师道观念,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师道尊严”,是处理师生关系的最好标准,因此,他们认为自己是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责大任,其地位也应格外的受到重视与尊敬,同时,所谓的“天地君亲师”,“师严然后道尊”等传统的师道观念深深植根了他们的思想意识之中,使得他们认为,他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绝对的上对下的关系,而不是平等的朋友关系。

3.2师生关系的放任。

师生关系的放任相对专制型的师生关系而言,它是教师与学生两方面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从教师单方面表现的。

从教师方面来说,在大学教育中,他们对自己的责任只是放在知识的传授上(不管学生接受与不接受),至于其他方面与他们无关。

从学生方面来说,在大学教育中,他们对自己的教师也是持放任的态度,具体表现如他们喜欢上课就上课,喜欢逃课就逃课,经常找出各种理由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他们不愿意与老师交流,在课堂上老师讲老师的,自己做自己的,一切都随自己的意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就像匆匆的过客关系一样,只是短时间的一种“陌生”的关系,彼此间没有任何感情。

产生师生关系的放任就是教师与学生只是注重了他们之间的“教学关系”(这种教学关系式单向的,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时彼此分离的),而忽视了他们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人际心理关系,即彼此之间没有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

还有就是在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的冷漠所致。

在大学校园里,我们看见的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对大学教师而言,他们每天忙着自己的学术问题,忙着申报课题,忙着培训,忙着参加各种会议等等,同时,由于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有限,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对大学学生而言,他们为了适应社会的竞争,他们也忙着考各种各样的证,忙着在社会实践中的各项工作,忙着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在大学中的学习任务只求60分,对于努力学习,他们则不以为然,从而为自己能提供更多的课余时间。

总之,大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放任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的要求对教师与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还有就是教师与学生忽视了他们之间的人际心理关系,彼此忽视了对方,从而使得产生了师生关系放任的问题。

3.3师生关系的冷漠。

在城市化不断扩大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漠不关心,也是深刻的影响着大学校园中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的冷漠首先是师生之间实际交往时间很少,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渠道不畅,缺乏相互了解,彼此漠不关心;师生交往只有在课堂上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有放任的态度在内),除此就没有更多的接触。

正在由于缺乏必要的交往,师生间的关系才愈来愈疏远与冷漠。

其次是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受教育者的地位,教师
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式,传统文化师道尊重的思想和意识影响,导致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心理上较强的优越感,不愿主动接近学生,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这样也影响了师生关系。

最后是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大学学生的身心发育基本成熟,独立性增强,自主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因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也自然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