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艺术对小儿门诊患儿护理效果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患沟通艺术对小儿门诊患儿护理效
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护患沟通艺术对小儿门诊患儿护理效果。
方法以我院儿科门
诊2021年4-12月收治的176名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8)和试
验组(n=88),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以护患沟通艺术模式护理,对比两
组患儿疾病误诊率、治疗依从性、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监护人满意度。
结果干
预后,试验组患儿疾病误诊率、治疗依从性、纠纷发生率和监护人满意度数据表
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护患沟通艺术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过程中患者
治疗有效率和患者依从性,减少纠纷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患沟通艺术;小儿门诊;护理效果
儿科患者由于年龄小身体各项指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从身体素质的抗打击
能力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表达能力都和成年患者有着较大差异[1]。
患儿无法具
体直观的表达疾病痛点及问题源头所在,导致病情的延误和临床误诊情况的出现。
常规的护理方式可以在成年患者人群中起到良好作用,对于小儿门诊的患者收效
甚微,无法从沟通过程中取得有价值的患儿信息阻碍疾病治疗过程[2]。
为此,本
研究从护患沟通艺术出发,站在儿童患者的角度,尝试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为
其提供情绪需求和治疗需求,为临床患儿治疗提供新手段,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儿科门诊2021年4-12月收治的176名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
照组(n=88)和试验组(n=88)。
其中,对照组男患儿47例,女患儿41例;年
龄在4-12(平均7.32±1.22)岁;病程在0~7(平均3.56±0.12)个月。
试验
组男患儿43例,女患儿45例;年龄在4-14(平均7.66±1.34)岁;病程在1~9(平均7.88±1.23)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患者及监护人知情本次研究,伦理号为2020NS14210。
1.2纳入标准
患儿年龄处于4-14岁之间,有基本的沟通理解能力,精神状态良好,病情
稳定且无重大系统性疾病,家属及监护人知晓并且能够积极配合本次研究。
1.3排除标准
患儿患有躁郁症、忧郁症、自闭症等精神疾病,口吃、耳聋等沟通能力残疾,所患病症需要入住ICU无菌环境或其他特殊治疗环境。
1.4方法
1.4.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及时执行医嘱,用药前仔细核对,与家
属及监护人交代患儿病情以及接下来治疗方式和手段,请家长配合安抚患儿情绪
和及时汇报患儿不适情况。
1.4.2试验组
给予试验组患儿护患沟通艺术模式进行护理:(1)关注患儿情感需求:在
患儿用药或治疗后感到不适开始哭闹不安时,及时给予患儿拥抱、抚摸等肢体语
言进行安抚;(2)与患儿进行沟通:少使用专业术语,用儿童更能接受的语言
和患儿进行沟通,通过游戏和绘本等方式拉近与患儿距离,让患儿放下戒备建立
良好的沟通前提;(3)护理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姿势;护理过程中面带微笑,
保持良好的仪态姿势,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患儿及其监护人。
1.5评价指标
1.5.1疾病误诊率和纠纷发生率:评价方法为对医务处统计数据和主治大夫
进行调研,根据案件发生率进行统计。
1.5.2患儿依从性和监护人满意度:评价方法为制作调查表格对患儿和患儿家属进行调研,根据评分进行对比。
1.6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疾病误诊率和纠纷发生率对比
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疾病误诊率和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疾病误诊率和纠纷发生率对比[n(%)]
组别例数
(n)疾病误诊率
(%)
纠纷发生率
(%)
对照组8818
(20.45)
33(37.50)
试验组888(9.09)20
(22.73)x2 4.256 4.363 P0.0390.037 2.2两组患儿依从性和监护人满意度对比
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依从性和监护人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依从性和监护人满意度对比[n(%)]
组别例数
(n)患儿依从性
(%)
监护人满意
度
(%)
对照组8845
(51.14)
58(65.91)
试验组8861
(69.32)
71(80.68)
x2 6.072 4.906
P0.0210.027
3讨论
由于儿童自身免疫力差,患同种疾病与成年人身上的发展进程完全不同,自
身耐受能力差出现哭闹不止、面红耳赤等异于常人的表现,表达能力尚在发育无
法直接清晰的表达出疾病具体症状,成为儿科治疗有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3]。
本研究通过改善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方式,细心耐心的对儿童心理进行分
析并改进护理方式,成功获得了更多患儿家属的信任和支持,减少了医患之间的
纠纷。
相对常规的护理方式,患儿家属能够从该方式中感受到护理工作的贴心和
踏实,并且能够从患儿处获取更多有用的疾病信息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判断
依据,降低儿科疾病的误诊率[4]。
护患沟通艺术对护理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在护理工作中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同时要求不断提高专业工作技能,才能更好的实现艺术性护患沟通[5]。
综上所述,护患沟通艺术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过程中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患者依从性,减少纠纷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邱丽丽.护患沟通艺术联合针对性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儿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8):3205-3207+3224.
[2]左丹.护患沟通艺术联合舒适护理在尿道下裂术后患儿中的实施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2,30(01):147-151.
[3]李华.护患沟通艺术在小儿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4):3437-3439.
[4]张瀚亓,张琳,刘晶晶.浅析护患沟通艺术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9):123-124.
[5]赵琴.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
师,2018,34(08):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