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国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美国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在美国学术论文发表的过程。
当然,在不同领域中,这个过程可能不太一样,我主要介绍一下儿在传统工科领域里这个游戏是怎么玩儿的。
首先,你把自己的文章(paper)掂量一下儿,想想在哪个学术杂志(journal)上发表最合适。
也许有人会说,先投到最好的杂志去,如果文章被踢回来了,再另找门路不迟。
虽然这也有些道理,但是有的时候儿时间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你还剩六个月就必须申请这个研究题目下一阶段的经费,眼前一篇论文还没发表呢,这时候儿的当务之急是赶紧让你的文章面世。
不然的话,万一经费没申请到,就算断顿儿仨月后文章在最好的杂志上发表了,也是远水不救近火。
所以说,选对了杂志很重要。
学术杂志给多少稿费呢?绝对值还凑合,但是我知道的都是负值。
看是什么杂志,你发表一篇文章,一般要交几十、甚至上百美元。
对!是你交给杂志,不是杂志给你。
有些杂志可以不交钱,但是优先发表交了钱的作者的文稿(决定是否能够发表同交钱与否没关系)。
当然也有一分钱不要的杂志,我们这行最权威的杂志是英国大学剑桥大学办的,作者不用交钱(这一点上,我是很佩服英国学者的)。
文章寄出去了,你很快就会收到编辑(editor)的回信,说收到你的稿了,已经送到几个评审员(referees)手里了,会尽快给你答复,云云。
评审员何许人也?肯定都是你的专业同行,不然你写的这乱七八糟的东西谁能看懂?这儿就有一问题:俩同行A 和B,其研究经费来源可能是相同的。
如果A评审B 的文章,正好可以玩儿点儿猫儿腻,打击一下儿B,把B 的文章说的一钱不值,让他发表不了。
这样的情况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是我感觉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看到的更多的是,有些人由于对某些问题的见解不同而每每争吵,久而生恨,以至于到了“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的地步(都自我感觉良好,谁怕谁啊?)。
好在评审员一般在三个人以上,这至少最小化了由个人偏见而产生的不公正现象。
几个月以后,编辑把匿名评审员的评语给你寄来了。
虽然匿名,但是有些时候你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
比如,有时候评审员会说,XYZ 曾经有过某某贡献,在某某期的某某杂志上发表的,你为什么不引用他的文章?那么这个评审员,不是XYZ 本人,就是他的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没有其他什么技术性的意见,你就把他所提到的文章加到附录里,就能把他摆平。
本来他要是真做了你以前不知道的贡献,你在文章里提到他一下也是应该的。
再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啊,这又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妥协就妥协吧。
再有,有些评审员很认真地提出一些技术细节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解释清楚。
自己如果错了的,改过来就是了,一般不会影响整篇文章。
但是如果你认为你是对的,评审员错了,就应该坚决坚持自己的观点,和那个评审员争执到底。
说服不了他,是他不开窍儿;编辑如果听他的、不听你的,编辑无知。
那如果我自己是评审员呢?我坦白,如果文章作者是跟我或者我的同事们在学术上总是过不去、挑刺儿的人,我心里真想一枪把这文章给毙了,虽然连看还都没看呢。
但是我不会这样做,我会很仔细的阅读,这样我也许会学到一些东西,因为他是我们的“对头”与他
写的文章的价值是两码事儿。
我一般会给出自认为是公正的评语的。
但是我是否会下意识地对他挑刺儿更多呢?我希望不是这样。
一般我看到作者明显是个学生的时候,心就很软。
如果没原则性的大错,我提几个意见就说发吧。
一般来讲,三个评审员中两个人说你的文章可以发表,发出来就应该没问题了。
即使只有一个人说可以发表,最后决定权还是掌握在编辑手里,他要是开恩,你的文章也发表了。
但是如果仨评审员都跟你过不去,你就自认倒霉吧。
把稿子整理一下,投到别的杂志,也许会更幸运一些。
不管在哪里,对稿件的评审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公平的。
人毕竟是人,他有他动物性的弱点。
但是,我借用并篡改一句丘吉尔的名言:同行评审(peer review)是最坏的体系,除了所有其它的体系之外。
一般说来,写作者拿出的初稿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有必要进行认真的修改和润色,正如唐朝李沂所说:“能改则瑕可为瑜,瓦砾可为珠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