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心得书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心得书评
很久以前,在我年少的时候,也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

我相信很多人
年少的时候都有过这种念头,只是我们没有像田村卡夫卡那么坚强,我们
始终不敢踏出那一步,我们只是在心里想想,在心里渴望,在心里等待,
最后也在心里灭亡。

然而田村卡夫卡却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他想
离家出走,于是他真的离家出走了,他是最勇敢的十五岁少年。

少年卡夫
卡的童年是悲惨的,母亲带着姐姐弃他而去,父亲对他许下残酷的赌咒
(总有一天你会亲手杀掉自己的父亲并和自己的亲生母亲和姐姐交合),可
以说他是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爱和阳光的世界,他的童年有的只是孤单和
抑郁。

所以这个十五岁的少年急于逃避现实,想寻求另一个不同于现实的
世界。

我很不明白为什么他的父亲要对他许下这样一个残酷的赌咒,这对
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真的过于残忍。

从他父亲对他的赌咒就可以看出这个
父亲是多么残忍,少年卡夫卡生活的世界是多么阴暗。

虽然我们不似卡夫
卡这样悲惨,但是我们很能理解一个少年成长时期极易产生的孤独、彷徨、与矛盾。

我们一边渴望融入世界一边又渴望脱离这个世界,我们一边渴望
着爱又一边抗拒着爱,就像小说中的卡夫卡一边抗拒着赌咒一边又亲手实
现这个赌咒。

也许这个世界上很多事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一如我们的心
有时候不属于我们自己。

有人说年少的时候喜欢赋词强说愁,也许并不是
因为强说愁而是少年的心毕竟敏感脆弱,经不起太多的愁苦与苦闷。

一旦
有一些愁苦,便会被无限的放大放大,以至于无法承受,从而只好逃离。

一切安好的我们尚且如此,何况那么悲惨的卡夫卡呢
是不是所有的少年都要经历过一番出走才能成长,是不是所有的少年
都要犯过一些错误之后才能明白生活的意义。

就像有人说过的一句话,每
个人都会走的路那就是青春的弯路。

少年卡夫卡无疑是在走一条青春的弯路,他也无疑是在这条弯路上成长起来的。

事情兜兜转转终究会回到点,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不兜兜转转,因为这兜兜转转的过程中其实改变了
很多,我们看到的似乎是同样的风景,然而看风景的心情早已不一样了。

虽然最后卡夫卡又重新回到了父亲的老家但是我相信现在的这个少年已经
和以前的那个少年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少年才是最坚强最勇敢的,因为
他的心中有种叫爱的东西。

爱是能让人变得坚强的,能让人重获希望,当
卡夫卡决定永远呆在森林里与世隔绝的时候,他的母亲佐伯却告诉她“我
希望你返回,我希望你留在那里”,这个十五岁的少年是深深爱着佐伯的,不管他爱的是十五岁少女时的佐伯还是五十岁作为自己母亲的佐伯,总之
他是爱着她的,很深很深的爱。

所以他愿意留住她的记忆,所以愿意返回,愿意重新回到这个现实的世界。

少年卡夫卡的重生其实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的,比如大岛,比如樱花,又比如那个叫乌鸦的少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呵护了一个少年的成长。

这个社会是矛盾的,有美好也有丑恶,有阳光也有黑暗,就像我们人
本身也是一个矛盾的个体,一边抗拒一边接受,一边脆弱一边坚强。

我们
总是想极力看清这个世界,但是后来才知道你越想去看清这个世界于你就
越模糊。

我们总是极力去追寻完美的自己,但是后来才知道你越去追寻就
越会失去自己。

那个叫乌鸦的少年说“学会去接受吧!接受这个世界,不
管它是美好还是丑恶,接受自己吧!不管你是有优秀还是愚笨”!
在外人看来,田春卡夫卡每天机械枯燥的生活,是难以理解的无趣的。

但他自己却乐此不彼的重复着这种生活。

我想也许是,这种需要高度自律
的生活,能给他带来一种强自我掌控感,从而获得对充满许多未知生活的
安全感。

卡夫卡自称是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通过刻意的高强度的
训练,把自己的躯体变的强壮,看起来像个十七岁的年轻人。

通过阅读,
在这个年纪也比同龄人拥有更多对世界的了解与想象。

强壮的外表,让他
看起来年纪偏大。

丰厚的知识积淀,让他谈吐显不凡见识。

这些在卡夫卡
到甲村图书馆后,在图书馆前台与大岛的对话中,许多关于文学书籍的交
流观点中都能提现,他对事物拥有自己独到犀利的见解。

高度的自律,加
上对世界丰富的认识,给他带来独自出走的勇气。

每个人的人生都注定会
有一段,孤独的出走都旅行,可能是为了诗和远方,可能是为了冒险,也
可能是为了逃离现在都生活。

不管怎样,我都佩服卡夫卡,佩服那些能够
为了某个明确的目的,而去做大量简单枯燥重复的动作,直到成功的人。

卡夫卡的成功出走,除了靠他自己的智慧勇敢和能吃苦外,我觉得重
要的还有他遇见了能够理解他,并愿意帮助他的人。

第一个是,让他觉得
像他姐姐的樱花。

第二个是,帮助他躲避警察抓捕留在甲村图书馆的大岛。

第三个是,支持鼓励他爱他,让他找到自我热爱生活的佐伯,同时也是他
的母亲。

村上说之所以想写少年,是因为他们还是“可变”的存在,他们的灵
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未固定于一个方向,他们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那样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

然而他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趋向成熟,他
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

我想把如此摇摆、蜕变
的灵魂细致入微地描绘在fiction(小说)这一容器之中,藉此展现一个人
的精神究竟将在怎样的故事性中聚敛成形、由怎样的波涛将其冲往怎样的
地带。

这是他想写的一点。

人其实一直是可变的,只是有的人到了中年变得麻木了,变得无趣之
后就是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没有意义的生活。

他们只是活着,为柴米油盐
奔波,为一日三餐计较,越来越虚荣,越来越享乐,全然不觉时间地流逝,和自身灵魂地丢失,等意识到时,已没有机会挽回。

卡夫卡决心做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

青春期我们曾经都幻想过做一个最__的十五岁十六岁或者十八岁少年/少女。

也许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早已忘记了那时中二的幻想。

毛姆在小说中曾写过: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过一大片干旱贫瘠、地形险恶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现实世界。

所谓“青春多幸福”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幻觉,是青春已逝的人们的一种幻觉。

这些话用在卡夫卡身上挺适合的。

卡夫卡只有进入入口再出来,才真正地跨入活生生的现实世界。

他得到了某种救赎,尽管那些诅咒式的预言的确发生了。

少年们,多读书,多思考,人生的意义只有走出去才能理解得更深。

讲真,我看到书中百分之八十的时候还是迷迷糊糊,不知道是要讲什么。

但我总觉得最后会把中田和卡夫卡串在一起,所以想一直往下看,结局并没有,所以看完又去知乎搜了一遍。

明白这是十五岁少年的成长记,但我还是不明白这中间穿插中田和星野发生的玄乎事又为何,云里雾里。

让我较深刻的是中田去四国途中受过的恩惠以及冷漠,这是现实的,最后星野帮助到底,他讲述的自己做司机的经历,累死累活的忙碌,任人指挥,这不免让人心疼。

他说自己从请假到无故旷工,肯定会被炒鱿鱼,不过又安慰老伯说,自己那么优秀,再找一份工作肯定容易。

星野又是一个怎样善良的人哇。

在完成所有事情后,他说中田处事的影子已经成为了他的一部分,他在做事的时候都会想如果是老伯又会怎么说呢我想被中田影响的是他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即使不明方向仍努力寻找。

在这一过程中,星野爱上了《大公三重奏》音乐,了解了贝多芬,他在最后都没有忘
记带走光碟,应该音乐也会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这是给人轻松美好的,背景又是艰辛的。

卡夫卡出走是因为缺乏家庭的爱,不明白活着的意义吧。

从他化身乌鸦琢那吹笛子的人就明白了他对父亲是有多恨,虽然是虚幻,也不得不佩服村上的写作手法,对于杀猫片段,就让人感觉身处那血腥画面。

卡夫卡是爱母亲的,他渴望得到母亲的爱,但是却遭到了抛弃,最后也没能和佐伯以母子的身份一起生活,这是令人惋惜的。

但是卡夫卡有一好习惯便是阅读,无论在什么场所都有写到这个,所有他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他在充实经历时也认识自我,面对生活。

与其说是因为在虚幻世界里佐伯的话语,倒不如说是卡夫卡自己的思考。

逃避是我们面对糟糕生活的第一反应,但只要你会静下来思考,这样的状态一定不会一直持续,甚至过早得结束生活,现实会告知你这不是办法。

但在醒悟这一过程中,受到善意和爱是很重要的,这是人间值得的唯一说服力。

卡夫卡有,他遇到了佐伯,大岛,樱花,还有旅馆前台,大岛哥哥。

一点点微弱的星光点亮了少年前行的路。

永远不要放弃,一定有爱你的人
故事是通过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离家出走发生的事情为一条主线,还有一条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一件离奇的事情为背景而展开。

故事的发展错综复杂,但基本入情入理,其中有些方面神化了一些事情。

在生活中绝无仅有的事情,在书中却起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作用,让故事继续进行下去。

本书中对十五岁少年卡夫卡的描写较多,其中对卡夫卡的日常生活描写比较细腻。

生活起居很有规律,即算在山中一个人独居也一样。

早上按时起床,晚上准时睡觉,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这很难得。

在国内像卡夫卡
这样年龄的小孩,在学校生活起居有规律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旦放假回家,就像脱缰的野马,晚上很晚才睡,早上很迟才起床。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5+2=0”或“6+1=0”。

在学校的五天或六天的教育,一旦回家所有的作
用归结于零。

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败,但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我还比较喜欢书中的卡夫卡的阅读的习惯,同时也呈现出日本与中国
的国民的阅读习惯差距。

有人做过统计:中国人平均每年只读0。

5本,
而日本人平均每年读40本。

现在中国人普遍不读书,已经很让人忧虑了。

那么业余时间中国人在做什么呢大多数人业余时间在做什么在打麻将!一
个热衷打麻将的民族,怎么可能和热爱读书的民族相抗衡
书中存在不足之处还是有的,比如佐伯对卡夫卡的母子之爱。

即算在
卡夫卡四岁时有一万个理由离开自己的儿子,但重逢也不能通过性来补偿。

在日本的伦理观念我不了解,但在国内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还有书中神化
的东西太多,与现实生活中的事情相距太遥远。

本来想通过自己的阅读与学生分享读书的快乐,但本书中对于性的描
写过多,不太适合高中生,尤其是高一学生。

故看完此书,立即放回书阁
暂时封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