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数字化之我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 机械 印刷 | 入我 国诞 生 了近 现 代 报 川,J 蓬 勃 发展 ,先 j l lf i ̄ :
用数据库技术、数据 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 手段 ,
维普资讯
第 2 卷 1 煳 7 0 20 年 l 月 06 0
湖 科 技 学 院 学 撤
J r a ou n lofHun n Un v r iy o i n ea gi e ig a i e st fSc e c ndEn ne rn
变 革 的主 动 适 应 和借 机 发 展 。
数字化 “ 足将各种复杂 多变 的信息,如文字、 图片、音频、
视频等,转变 为可 以度 的数字 、资料 ,再为这 些资料建立 起适当的模型, 最后转变为一系列计算机可以识别的 进 制
代码。 数字化出版就足 “ ” 将各种图、文、声、像信 息以 数字 ( 一般皆为二进制)肜式存入信息库中,出版单位可根 据市场需要对这 些信息进行选择、编辑 、加工、整合 , 后 然 以纸介质…版物、光 &或网络 出版物等形式投放市场” 3 ;1 1
一
晰扫 描、 数字化拍摄、 三维建模等数字化手段 对其进, D 工 , f i T l
使这些饱经历史沧 桑的珍贵义物可 以永久的以数字化文件
的形式保存在 计算机 系统 中” 8 数字化企业,是指那些 ;1 1“
Hale Waihona Puke 一词正频繁见诸各种 媒体 、 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 H常 语之
中。 作为全社会传播系统雨 要组成部分的I版业 , l J 也浓重地
‘ 只要足用二进制 这种 技术 手段对 出版
的任何 环节进行的操作 ,都足数字 出版的一部分” 0 关 。 相 行 业的 “ 数字化”表述与此相似 :“ 案信息数字化 足指 利 档
机制、外华编辑人 员素质则足从 “ 战略”_对 网络时代的t J :
动应对。所以,出版的数字化在解决技术 问题 的同时或音 先要进行观 念 } = 的更新 。 f版史已经证 明, I I 出版媒介的变 革与 社会文化的发展之 0仔在符互动关系 , j J 而 某种传媒方式还与某种文化或文明 的牛 长和消 r有着密切的联系 。 社会文化需求可以推动媒介 变 ,媒介变 革也 以可促进社 会文化的发展 。l‘ j如秦l 文 ” } I } I 的统 和两汉政治、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使 造纸术的发
为核 心的技术 , 迫使当代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必须掌握与之 相关的操作技术,否则就会寸步难行 。但是 ,仅仅从技术角 度去理解、应对数字化的挑战 , I融入 网络时代 并在其 巾 对 r 获得快速 发展是远远 不够 的, 因为数宁技术所带来 的除 r相 关行业 I作 流程 的改变之 外 ,必然还 有更 为深刻的社会变 : 革。出版业亦然。我以为,数字化出版足依托 于信息技术、 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而 诞生的全新 的传播媒介 , 出版 的数字化则 是传统 出版 业对这 些新媒介及 由其 带来的社会
关键词: 出版;编辑 ;数字化;出版理念
中图分 类 号:G 3 . 2 07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7 — 29 (0 6 1- 2 4 0 63 2 1 2 0 ) 0 0 6— 3
电子技术、计 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和 网络技 术把人类带进 r信息社会 。随着 网络时代 的到来 , 数字化” “
山于 使用数 技术, 改变并极大地拓宽 了自己的战略选择 的
企业” 数字化制版,足指采用全数字化流程和 C P技术 ;“ T 的制版技术” I …… 由此可见 ,尽管人们的表 述各种各样 , 但柯 一 点足 f 司的,这就是人们对 “ 数字化”的认识仪 限_ F
从技 术角度去理解和应对 。 诚然 , 数字技术作为网络 时代最
式的同时 ,也对传统 的出版范式、i版理念带来了变革 。战 _ } ; 术 _ 的调整水远 不能代特战略 』的清醒思等 。 L 二 如果说掌握并
运用数字技术于f版 的各个环 节,只是在 “ J I 战术” 上对 网络 时代 的一种被动适应 的话 ,那么,更新出版理 念、创新出版
实现交易行为” ;
“ 将概 念、思想、知识藉 m字符、图像、影像、语音方式整 合成 0 的数 字内容,经加值后传播f公众” 4 “ 、l ;1 通过把 1 传统图书内容数字化 ,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 , 通过网上支付
数字技术应用卜出版创造 出的许多新 的出版媒体形式 ,
从表面 L ,足传统m版业在 内容和形式 I的延仲和扩展 , 看 : f 更为雨要的是,它在为 出版业带来新的技术 、 【 _ 【 新的生产方
浸染上 “ 数字”的色彩 :诸如数字 音像 出版、电 Fm版、桌 面出版、网络出版、数字m版以及手机出版 ,等等。技术的 逐渐成熟和人们认识的 H益深化 , 使这些五 花八门的术语逐 渐归拢为 “ 数字化{版”和 “ _ J { 出版数字化” 。 关 数字化出版”和 “ 1 :“ 出版数字化”的内涵,人们至 今仍莫衷一是 。 较早指f 二者 区别的是张峰先 生: J j 数字化出 版指出版( 形态的数字化 ,出版数字化指m版过程的数 物) 化 。I将 “ 出版”与 “ 数字化”联系起来 的表述多种多样 :
VO .7 No. 0 12 1
0c . x】 t2( 6
出版数字化之我见
王栾生
( 南科技大学 学报编辑部 ,河 南 洛阳 4 10 ) 河 7 0 3
摘 要 :人们 常以数 字化应对网络时代 的到来,但对 其理 解多局限于技 术、设备的适应而少以观念 的更新应对 。 字技 数 术是传统出版业在 内容和形 式上的延伸和扩展 ,它在 为出版业带来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 出版 范式、出版 理念带来了变革 出版 的数字化除 了技 术、装备的适应外,更重要 的是适合 于网络 时代的观念 的更新 。
用数据库技术、数据 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 手段 ,
维普资讯
第 2 卷 1 煳 7 0 20 年 l 月 06 0
湖 科 技 学 院 学 撤
J r a ou n lofHun n Un v r iy o i n ea gi e ig a i e st fSc e c ndEn ne rn
变 革 的主 动 适 应 和借 机 发 展 。
数字化 “ 足将各种复杂 多变 的信息,如文字、 图片、音频、
视频等,转变 为可 以度 的数字 、资料 ,再为这 些资料建立 起适当的模型, 最后转变为一系列计算机可以识别的 进 制
代码。 数字化出版就足 “ ” 将各种图、文、声、像信 息以 数字 ( 一般皆为二进制)肜式存入信息库中,出版单位可根 据市场需要对这 些信息进行选择、编辑 、加工、整合 , 后 然 以纸介质…版物、光 &或网络 出版物等形式投放市场” 3 ;1 1
一
晰扫 描、 数字化拍摄、 三维建模等数字化手段 对其进, D 工 , f i T l
使这些饱经历史沧 桑的珍贵义物可 以永久的以数字化文件
的形式保存在 计算机 系统 中” 8 数字化企业,是指那些 ;1 1“
Hale Waihona Puke 一词正频繁见诸各种 媒体 、 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 H常 语之
中。 作为全社会传播系统雨 要组成部分的I版业 , l J 也浓重地
‘ 只要足用二进制 这种 技术 手段对 出版
的任何 环节进行的操作 ,都足数字 出版的一部分” 0 关 。 相 行 业的 “ 数字化”表述与此相似 :“ 案信息数字化 足指 利 档
机制、外华编辑人 员素质则足从 “ 战略”_对 网络时代的t J :
动应对。所以,出版的数字化在解决技术 问题 的同时或音 先要进行观 念 } = 的更新 。 f版史已经证 明, I I 出版媒介的变 革与 社会文化的发展之 0仔在符互动关系 , j J 而 某种传媒方式还与某种文化或文明 的牛 长和消 r有着密切的联系 。 社会文化需求可以推动媒介 变 ,媒介变 革也 以可促进社 会文化的发展 。l‘ j如秦l 文 ” } I } I 的统 和两汉政治、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使 造纸术的发
为核 心的技术 , 迫使当代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必须掌握与之 相关的操作技术,否则就会寸步难行 。但是 ,仅仅从技术角 度去理解、应对数字化的挑战 , I融入 网络时代 并在其 巾 对 r 获得快速 发展是远远 不够 的, 因为数宁技术所带来 的除 r相 关行业 I作 流程 的改变之 外 ,必然还 有更 为深刻的社会变 : 革。出版业亦然。我以为,数字化出版足依托 于信息技术、 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而 诞生的全新 的传播媒介 , 出版 的数字化则 是传统 出版 业对这 些新媒介及 由其 带来的社会
关键词: 出版;编辑 ;数字化;出版理念
中图分 类 号:G 3 . 2 07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7 — 29 (0 6 1- 2 4 0 63 2 1 2 0 ) 0 0 6— 3
电子技术、计 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和 网络技 术把人类带进 r信息社会 。随着 网络时代 的到来 , 数字化” “
山于 使用数 技术, 改变并极大地拓宽 了自己的战略选择 的
企业” 数字化制版,足指采用全数字化流程和 C P技术 ;“ T 的制版技术” I …… 由此可见 ,尽管人们的表 述各种各样 , 但柯 一 点足 f 司的,这就是人们对 “ 数字化”的认识仪 限_ F
从技 术角度去理解和应对 。 诚然 , 数字技术作为网络 时代最
式的同时 ,也对传统 的出版范式、i版理念带来了变革 。战 _ } ; 术 _ 的调整水远 不能代特战略 』的清醒思等 。 L 二 如果说掌握并
运用数字技术于f版 的各个环 节,只是在 “ J I 战术” 上对 网络 时代 的一种被动适应 的话 ,那么,更新出版理 念、创新出版
实现交易行为” ;
“ 将概 念、思想、知识藉 m字符、图像、影像、语音方式整 合成 0 的数 字内容,经加值后传播f公众” 4 “ 、l ;1 通过把 1 传统图书内容数字化 ,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 , 通过网上支付
数字技术应用卜出版创造 出的许多新 的出版媒体形式 ,
从表面 L ,足传统m版业在 内容和形式 I的延仲和扩展 , 看 : f 更为雨要的是,它在为 出版业带来新的技术 、 【 _ 【 新的生产方
浸染上 “ 数字”的色彩 :诸如数字 音像 出版、电 Fm版、桌 面出版、网络出版、数字m版以及手机出版 ,等等。技术的 逐渐成熟和人们认识的 H益深化 , 使这些五 花八门的术语逐 渐归拢为 “ 数字化{版”和 “ _ J { 出版数字化” 。 关 数字化出版”和 “ 1 :“ 出版数字化”的内涵,人们至 今仍莫衷一是 。 较早指f 二者 区别的是张峰先 生: J j 数字化出 版指出版( 形态的数字化 ,出版数字化指m版过程的数 物) 化 。I将 “ 出版”与 “ 数字化”联系起来 的表述多种多样 :
VO .7 No. 0 12 1
0c . x】 t2( 6
出版数字化之我见
王栾生
( 南科技大学 学报编辑部 ,河 南 洛阳 4 10 ) 河 7 0 3
摘 要 :人们 常以数 字化应对网络时代 的到来,但对 其理 解多局限于技 术、设备的适应而少以观念 的更新应对 。 字技 数 术是传统出版业在 内容和形 式上的延伸和扩展 ,它在 为出版业带来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 出版 范式、出版 理念带来了变革 出版 的数字化除 了技 术、装备的适应外,更重要 的是适合 于网络 时代的观念 的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