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第一次调研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X先生雅兴大发,某日晚间小酌后发了个朋友圈,内容是晚餐:猪耳切半个,黄瓜拌一截。

啤酒二三瓶,
鸡爪四五根。

鸡脖六七段,酒性八九分。

花生小半碗,十分幸福人。

从中可以看出X先生在饮食方面,有如下缺点需要纠正
A.没有补充蛋白质
B.没有补充淀粉类
C.没有补充维生素
D.没有补充油脂
【答案】B
【解析】
【详解】
猪耳、鸡爪、鸡脖等可提供蛋白质和油脂,黄瓜可提供维生素,故X先生没有补充淀粉类。

故选B。

2.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SO2B.CO C.H2S D.SO3
【答案】A
【解析】
反应前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18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2个X分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2个X分子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1个X分子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

因此X的化学式为SO2。

故选A。

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是解题关键。

3.粗盐提纯实验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依次是()
A.搅拌、引流、搅拌、转移固体
B.引流、搅拌、转移固体、搅拌
C.搅拌、转移固体、搅拌、引流
D.引流、搅拌、搅拌、转移固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
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要经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转移四个步骤,在溶解、过滤、蒸发,转移操作中都要用到
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起到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的作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转移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转移固体。

故选A。

4.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实例和微观解释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溶液中含有水分子,氢离子和氯离子,故A错误;
B、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B正确;
C、氧化汞加热分解成汞和氧气,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在一定条件仍可分,故C错误;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故D错误。

故选B。

5.某种金属混合物样品由镁、铁、锌三种金属中的两种金属组成,取5.6 g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0.28 g氢气。

则此样品的组成是
A.镁和铁
B.镁和锌
C.铁和锌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
设锌、镁、铁的质量为xg;则:
21424=H SO H Zn+ZnS +265O m xg

,m 1=2xg
65
242
42Mg + H SO == MgSO +xg
H 24
2m ↑,m 2=2xg
24
243
42Fe + H SO ==?FeSO +xg
H 562m ↑,m 3=2xg
56
即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和足量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镁>铁>锌,且5.6g 铁会生成0.2g 氢气;某种金属混合物样品由镁、铁、锌三种金属中的两种金属组成,取5.6 g 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0.28 g 氢气,比同质量的铁生成氢气多,则此样品的组成是镁和铁。

故选A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钢铁生锈一一化学变化 B .铜作导线一一物理性质 C .生石灰溶于水一一物理变化 D .汽油作燃料一一化学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属于缓慢氧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 、铜作导线,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 、生石灰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 、汽油作燃料,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7.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 C .常温下油脂都呈液态 D .青菜中富含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A. 葡萄糖是有机低分子化合物,错误;
B.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正确;
C. 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动物油脂呈固态,错误;
D、青菜中富含有维生素,错误。

故选B。

8.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D.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故A正确;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故B正确;
C、白酒由特殊气味,而白醋有刺激性气味,故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故C正确;
D、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都属于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用稀盐酸无法鉴别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故D错误。

故选D。

9.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B.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组成异黄酮的三种元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答案】C
【解析】
【详解】
A、异黄酮是由异黄酮分子构成的,1个异黄酮分子中共含有27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异黄酮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15=180,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10=10,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2=32,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15:10: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0.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①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番茄汁的pH;④将纯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锌片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⑤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⑥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不正确。

②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硫酸和氧化铜反应也生成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正确;③pH试纸用水润湿以后,再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相当于把待测液给稀释了,则测出的pH不准确。

故错误。

④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将纯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锌片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因此正确;⑤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也可分,所以错误。

⑥可以利用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善环境,故说法错误。

故选B。

11.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B.铈原子的中子数是58
C.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8
D.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单位不是g,选项A不正确;
B、铈原子的中子数不是58,质子数是58,选项B不正确;
C、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8,选项C正确;
D、铈属于金属元素,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2.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不同于其他的是
A.用食醋除水壶中的水垢
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C.用泥土烧制陶器
D.在蚊虫叮咬处涂肥皂水消肿止痒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食醋中的醋酸会和水垢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镁、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用活性炭除去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用泥土烧制陶器的过程中,泥土转化为了陶瓷,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肥皂水显碱性,会和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发生化学反应,消肿止痒,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2019年4月23日,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在青岛及附近海空域举行了70周年大阅兵庆典。

航空母舰辽宁舰、新型核潜艇、005导弹驱逐舰等都出现在此阅兵中。

舰艇的建设及通行涉及到许多的化学知识。

制造舰艇等器件的材料中有钢,钢属于_____(选填“金属”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工人给舰艇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_____和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舰艇上的海军每天要摄入大量的食物,其中瘦肉、蛋、奶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

海军在一定情况下会使用闪光弹,闪光弹里有镁粉,反应原理是_____(写化学方程式)。

【答案】金属氧气水蛋白质2Mg+O2点燃
2MgO
【解析】
【详解】
(1)钢是由铁和少量的碳组成的混合物,属于合金,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填:金属
(2)铁在有氧气和水的条件下容易生锈,工人给舰艇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氧气和水发生反应而生锈。

故填:氧气;水
(3)瘦肉、蛋、奶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

故填:蛋白质
(4)海军在一定情况下会使用闪光弹,闪光弹里有镁粉,镁粉燃烧发出白光,故可用来做闪光弹,反应原理
是:2Mg+O2点燃
2MgO;故填:2Mg+O2
点燃
2MgO
1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空白框中将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请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_____。

【答案】
2222NO +4CO
N +4CO 催化剂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
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反应前有8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4个碳原子。

反应后有8个氧原子、4个碳原子。

则填充的部分为2个氮原子。

故答案为:;
(2)通过图示可知,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2222NO +4CO
N +4CO 催化剂

(3)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改变。

故答案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合理即可)。

15.新材料的研制和使用促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用下列对应序号填空. ①金属材料 ②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合成材料
④复合材料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 .特种陶瓷用于制作月球车中的超声电动机,它属于 .国产大飞机的轮胎是用合金钢和橡胶等物质制成的,它属于 . 【答案】①;②;④ 【解析】 【详解】
(1)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金属材料,故填:①; (2)特种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填:②;
(3)大飞机的轮胎是用合金钢和橡胶等物质制成的,它属于复合材料,故填:④。

16.下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简图,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

取一小块锌皮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有 ZnCl 2 生成。

①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②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也能生成ZnCl2的有_______(填序号)。

A ZnO 与稀盐酸
B ZnSO4 溶液与BaC12 溶液
C ZnCO3与NaCl 溶液
D Zn(NO3)2溶液与NH4Cl 溶液另取一块锌皮磨成粉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 A 和固体B(不考虑锌皮中的杂质的影响)。

当溶液A 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当溶液A 中含两种溶质时,固体B 的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有气泡产生ABZnSO4Cu
【解析】
【详解】
(1)①盐酸与锌反应产生氢气,故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填:有气泡产生;
②A、氧化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B、硫酸锌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氯化锌;C、碳酸锌不与氯化钠反应;D、硝酸锌与氯化铵不反应;故填:AB;
(2)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当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时,则硫酸铜完全参加反应,溶质只有硫酸锌,而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说明硫酸铜没有全部参加反应,固体只有铜,故填:ZnSO4;Cu。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常用于洗涤或
干燥气体的装置是___(写标号);写出D装置中任意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均可选用的发生置有____(填写标号),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F 锥形瓶ABD 2HCl+CaCO3=CaCl2+H2O+CO2↑
【解析】
【详解】
(1)常用于洗涤或干燥气体的装置是F;
(2)D装置中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锥形瓶、导管(任写一个);
(3)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A或B或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过氧化氢溶制取氧气都是固液反应,不需要加热,均可选用的发生置有ABD;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

1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选用装置A 制取较纯净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B 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该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标号)。

如图F 所示,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

【答案】E 2KMnO4Δ
K2MnO4+MnO2+O2↑ 2H2O2
2
MnO
2H2O+O2↑ C 二氧化碳密度
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可燃
【解析】
【分析】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详解】
(1)实验室选用装置A 制取较纯净氧气,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故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E,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反应为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Δ
K2MnO4+MnO2+O2↑。

(2)实验室用装置B 制取氧气,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2H2O2
2
MnO
2H2O+O2↑。

该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

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可燃。

【点睛】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可燃。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

化学兴趣小组准备测定该补钙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0片钙片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图如图2,则回答:
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为______g;A点表示的
意义是______。

求该种钙片中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

_____。

求加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

【答案】2.2 碳酸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50% 7.3%
【解析】
【详解】
(1)由图示可知,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为2.2g;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碳酸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氯化氢的质量为y,
由提供的信息可知,10片钙片的质量是10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g,
3222
CaCO+2HCl=CaCl+H O+
1007344
x y 2.2g
CO↑
100x
=
44 2.2g
x=5g,
73y
=
44 2.2g
y=3.65g,
该种钙片中主要成分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5g
100%50%
10g
⨯=,
(3)加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g
100%7.3% 50g
⨯=。

答:加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点睛】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氯化氢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该种钙片中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和加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要学会识图,能够根据
图中提供的数据获取需要的信息,这是解答的关键,要注意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