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汽车电器》课程的教学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汽车电器》课程的教学改革
胡浪,乔俊叁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汽车电器》课程数当前高校汽车类专业重点课程,基本汽车专业领域综合性技术人才培育要求。
要注重做好课程特点分析,对课程评价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集中分析,全面优化传统教学模式中存有的各项问题,拟定针对性教学改革办法。
从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得出,目前要注重选取新型教学方法,集中整合更多教学内容,强化实践锻炼以及教学考核,有助于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育。
关键词:《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汽车技术全面发展,汽车电器与电子系统汽车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对各类汽车电子技术人才需求量较大,各项要求较高。
所以,《汽车电器》逐步发展成为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等诸多专业重要课程。
在新时期汽车专业教学中,主要是培育更多汽车领域实用型技术人才,因此本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对学生汽车电器以及电子技术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培育。
1《汽车电器》课程特点与教学问题概述
(1)课程特点。
汽车电器课程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将学生培育成具备良好理论知识、检修能力的专业人员。
能有效掌握各类汽车电器故障问题,通过有效的分析、基础原理知识应用,能对多数汽车电器故障进行处理的应用人才。
汽车电器课程教学中,涉及到诸多抽象、复杂的电器线路知识。
在理论课程教学中,能有效整合不同系统基本原理,对各个系统感性知识与理论知识进行转化,提高个人专业操作技能。
当前,有较多高职院校在此类课程教学中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辅助性应用实训教学,与此课程教学特点相互违背,导致诸多汽车企业对学校的教学活动评价较低。
(2)教学问题。
从目前部分院校汽车电器课程教学现状中能看出,在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之间相互脱钩。
其中教学条件受到较多限制,多数学生在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训教学。
有部分院校即使开展了实训课程教学,也是在理论教学活动完成之后才开展实训课程。
此类教学设定,将会导致诸多学生不能有效掌握更多知识。
加上实践教学成效较低,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导致教学成效难以提升。
在过去传统汽车电气教学中,设定的课程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教材更新速度较慢,不能有效满足新时期各类电子设备以及汽车电器发展速度。
此类现状将会导致诸多学生难以有效学习更多学习内容,对教学成效影响较大,不能满足现代化高职教育发展要求。
其次,实训教学设备与现代汽车电器技术应用相比,实际发展比较落后。
有部分学校在购买汽车电器实训设备之后,由于要分析各项成本问题,会购入较多报废车辆或是较为落后的车型,此类应用设备难以适应当前多数企业发展要求。
2《汽车电器》课程的教学改革探析
(1)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新时期《汽车电器》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设定中主要有汽车各类电器系统基本结构、应用原理以及故障维修相关教学内容。
当前要注重对各类汽车厂家以及高职院校基本发展需求进行分析,能有效顺应车辆基本发展趋势。
其中主要涵盖车辆多项技术以及技术应用成果,能有效拓宽学生学习视野,促使学生能提高个人学习专长,为今后专业化学习以及车辆高效维修奠定基础。
其中近年来现代化汽车技术应用在逐步发展完善。
在教学中要注重补充更多全新的教学内容,能积极整合汽车领域更先进、高端的多项知识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补充多项技术信息,促使教学内容可以有效顺应汽车维修行业实际发展要求。
作者简介:胡浪(1988-),女,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机械电子工程。
119
2020年第6期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汽车电器》教学方法合理选取对学生今后知识接受情况以及理解性具有较大影响,其次还会对学生个人思维能力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从相关教学研究中能得出,当前在教学中选取教学方法更合理,将能有效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选取最佳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通过各类教学方法应用积极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教学活动更为高效。
(3)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依照学生学习基本规律,积极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知识的教学方法。
此类教学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教师在此类教学方法运用实践中要注重做好教学启发,在完整的教学授课过程中要与学生同步思考,积极引导学生表达自身看法。
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各项信息集中反馈,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多种表现以及反馈信息做好分析、引导、归纳与总结,促使学生能系统化、条理化掌握更多知识。
在教学中重点就是培育学生能发现更多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实现整体提升目标。
(4)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模式就是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分成不同学习小组,教师提出对应的讨论专题,各个小组进行集中讨论。
之后对讨论结果进行整合,各个小组成员集中对内容合理补充,也能提出不同观点,基于高效化讨论能有效强化学生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强化学生个人团队协作意识。
此类教学方法重点就是培育学生收集更多资料、对各项问题集中分析,提高结论总结能力,促使学生能在学习中积极阅读更多资料,增强学生求知欲望。
(5)建构主义教学。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能得出,知识就是相关学习人员在相应情境中,在教师以及学习伙伴共同帮助中,通过整合学习资料以及各类媒体技术,在意义建构基础上获取。
逐步建立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对传统启发式教学模式有效取代。
教师要注重从主动式创新教学转变为持续性学习,从终身学习转为知识传导学习。
此类转变是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全面转变。
3教学手段的改革
《汽车电器》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特征就是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实践,在实物教室展开教学,综合应用各类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动画教学
中,可以对学生难以理解的运动知识进行讲述,比如起动系统运行过程,能通过动画演示对电路流动方向、过程、传动系统动作进行分析,教学直观且形象,能有效强化学生学习理解。
其次,还能应用图片教学,汽车图片教学中有较多零件均封闭在一个密封的壳体中,不容易进行拆卸,不然不能有效复原。
针对教师来说,对其基本结构组成以及运行原理进行讲述难度较低。
但是针对学生来说,缺乏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在学习中会增加理解难度。
所以教师要注重整合各类图片,将内部元件对应的连接关系集中展示,能有效强化学生形象层面上的感官认识,提高学生认识能力,降低理解难度,加深学习印象。
在《汽车电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利用模型展开教学,将完整的整车模型集中展示给学生。
对几款整车半剖模型为学生展示,促使学生可以更为直观看到各类具体部件在车上的实际安装位置、连接方式、结构特征、具体尺寸等,便于学生理解以及掌握其工作原理。
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生全局认识,建立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认识。
在实物教师中,教师要注重亲自动手对各类零部件进行拆卸、检修以及装配,在操作实践中可以选取分组讨论教学,促使学生在实物拆装、检测中能有效分工协作。
之后通过整合各项知识进行思考探究,主动发言,此过程进行中教师要注重适度引导与指导。
通过实物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理解,为学生补充更多动手机会,集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4结语
综合上述,《汽车电器》课程是汽车类专业重要的教学课程,目前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要注重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集中改革,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调整。
在师生共同努力中,全面提升教学成效,为学生今后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宏亮.《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数字化用户,2018,24(37):185.
[2]田光辉.论“互联网+”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的融合——
—以《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课程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8(1):137-139,147.
[3]邢艳云,于波,孔超,等.《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0-91.
[4]吴越武,曲婧.《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7,27(6):212.
120
202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