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合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方法说实话融合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试过看很多专业的书籍,那感觉就像是在一个黑暗的山洞里找出口,书多的呀,都不知道先看哪本。
有时候刚看一点,就觉得好难理解,那些理论知识就像一团乱糟糟的毛线球。
我开始硬着头皮读,可读到后面前面的又忘了,我就知道这样不行。
后来我就改变了方法,我先看目录,找自己感兴趣或者和当前工作关联大的章节看。
比如关于特殊儿童教育技巧的部分,这样有针对性地看,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也能记住一些东西。
参加培训也是个办法。
我参加过几次线下培训,有那种请了好多专家来讲课的。
刚开始我就是拿着本子一股脑儿地记笔记,专家讲啥我记啥,但是回去之后又不知道怎么用。
后来我学聪明了,在培训前我会先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列出来,比如说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互动时出现矛盾该怎么处理之类的。
培训的时候就重点听这方面的内容,还会主动和专家互动,问我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就像抓住一根根救命稻草一样,这样吸收的知识立马就能和工作联系上。
再就是参加教师的工作坊。
有一回我参加工作坊,大家要分享自己的教学案例。
我看到别人很精彩的案例,当时就特别惭愧自己做得不好。
但这也让我明白了,要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
我开始注重和其他融合教育教师的交流,就像蜜蜂采蜜一样,从别的老师那里汲取智慧。
可是在这里也
容易犯错,我有时候会照搬别人的方法,结果发现不适合我教的孩子。
后来我就调整,只借鉴思路,然后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去调整。
还有网络资源也不能放过。
我在网上找过一些公开课视频,可有的视频内容太多了,看了一部分就没耐心了。
所以我就给自己规定一次看半小时或者一节课这样,然后写点小总结,这样慢慢地积累。
关于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觉得就是不断试错,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千万不能一根筋。
也要多和同行交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怎么教学,这样才能慢慢成长起来。
对了,还有自己教学后的反思也很重要。
每次上完课之后,我都会想想哪里做得不好,哪里可以改进,就像棋手复盘棋局一样。
这也是个不断提高自己教学专业度的方法呢。
而且有时候我还会鼓励学生给我反馈,他们作为教育的接受者,往往能给我意想不到的启发。
就比如说有一次一个特殊学生告诉我,他不喜欢我强调他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之后我就注意自己的措辞了。
试的方法越多,就越能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道路。
自我学习也是不可少的。
就像给自己充电一样,不能光靠外面的资源输入。
我会定期去研究一些新的教育理念,遇到不明白的就去查资料,一层层剥开那些新理念外面的难理解的外壳。
虽然有时候感觉脑袋都大了,但研究明白了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还有在实践当中不能怕冒险。
有一回我尝试一种全新的小组合作模式,让特殊孩子和普通孩子完全混编,当时我心里也没底,但我想总得试试看。
结果在实施的过程中确实出了不少问题,比如特殊孩子很难跟上小组的讨论节奏。
但我从这次尝试中学到了很多,在下一次的时候我会给特殊孩子安排一个小助手,帮助他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融合教育教师成长的道路就是这么一步步的,有失败有成功,但每一步都有收获。
其实还有一点我差点忘了说,就是要有对这份工作的热情。
要是没有热情,那些困难就会像大山一样把你压倒,有了热情就不一样了,每次进步哪怕是一小点,都会高兴得不得了,就像挖到宝藏一样。
而且热情也会让你更主动地去寻找让自己成长的方法。
和家长的沟通我觉得也是很重的一块。
有家长对融合教育不理解,觉得对自己普通孩子有影响。
我就花很多时间跟家长解释融合教育的好处。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加深对融合教育的理解。
这也是一种成长的方式吧,从一开始面对家长疑问的不知所措,到后面能游刃有余地解答并且让家长支持工作。
总之,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就是靠这些实实在在的方法,一点一点不断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