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方鹏刑法分论讲义 侵犯人格的犯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与非法拘禁罪 3、转化犯:致人伤残、死亡的
案例:杜培武冤案
暴力取证罪
• 指司法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 • 暴力 • 证人范围〔狭义VS广义〕 • 〔1〕应为刑事诉讼;不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
讼中的证人;不包括仲裁、纪检、行政调查中 的证人 • 〔2〕诉讼参与人;司法机关想要其作证的人 • 〔3〕受害人、鉴定人? • 转化犯:成心伤害罪、成心杀人罪
二、构成特征
〔一〕客观要件 1、行为对象: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 2、刑讯方法:肉刑或变相肉刑 3、逼供行为
〔二〕主体身份:司法工作人员 1、侦查、检察、审判、监管人员 2、尚未列入公安机关建制 3、合同制民警 4、共犯问题
〔三〕主观要件:成心;目的:逼取口供
三、罪与非罪、此罪彼罪
1、罪与非罪的界限 诱供、指供 情节轻微
款的规定。
• 一、概念
• 指成心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揭发,意图使他 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 法益:人身权利、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二、构成特征
〔一〕客观要件 1、诬告陷害行为 〔1〕捏造犯罪事实 〔2〕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揭发、或者采取 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 2、行为对象:特定的他人 问题:自己、无刑责人、单位,经同意 3、情节严重
为 暴力、言词、文字
2、公然进行 3、侮辱对象是特定的自然人
4、情节严重 〔二〕主观要件:成心
三、此罪彼罪 1、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2、与诽谤罪
诽谤罪
一、概念
• 指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足以败坏他人名誉,情 节严重的行为
二、构成特征 1、捏造事实的行为 2、针对特定的个人进行诽谤 3、情节严重
三、刑事责任:告诉乃论 案件:稷山诽谤县委书记案、彭水诗案
刑讯逼供罪
第247条[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 司法工作 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 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 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 重处分。
一、概念
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 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
〔二〕主观要件 1、罪过形式:成心,必须明知事实虚假 2、目的:使他人受刑事追究
三、此罪彼罪 1、与诽谤罪
2、与报复陷害罪 报复陷害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 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 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
行为
四、既遂标准:行为犯 诬告陷害的行为完成,亦即已向有 关机关揭发,是否对被诬告人立案追
侮辱罪
• 第246条[侮辱罪,诽谤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 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
国家利益的除外。
一、概念• 指使用暴力或者其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 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构成特征 〔一〕客观要件 1、实施贬损他人名誉的侮辱行
第四节 侵犯人格尊严的犯罪
诬告陷害罪,侮辱罪,诽谤罪 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
诬告陷害罪
• 第243条[诬告陷害罪]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 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分。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