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文学评论类主观题最新名校模考试题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学评论类古代诗歌主观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01【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华灯纵博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①蘋洲烟雨。
镜湖②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注]①占断:完全占有。
②镜湖:唐开元间,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唐玄宗诏赐镜湖剡溪一角。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灯纵博”三句,词人以倒叙之笔,回忆自己从前在军中的畅快生活。
B.“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的渔翁生活是词人所追求的。
C.“轻舟八尺”三句,写词人尽享烟雨空灵的风光,情景交融,心境旷远。
D.“镜湖元自属闲人”句,引贺知章的典故,表明镜湖风月本就应属闲人。
16.明代杨慎《词品》评价此词“英气可掬”,有人认为词中除英气外还有不平之气。
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其“不平之气”。
02【豫东名校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10月份月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观涛
朱庆馀
木落霜飞天地清,空江百里见潮生。
鲜飙①出海鱼龙气,晴雪喷山雷鼓声。
云日半阴川渐满,客帆皆过浪难平。
高楼晓望无穷意,丹叶黄花绕郡城。
【注】①鲜飙:少见的狂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落霜飞”“丹叶黄花”以及“晴雪”,点明观涛正是秋末初冬时节。
B.“鱼龙气”“雷鼓声”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涨潮时的磅礴气势。
C.“川渐满”写出潮势之大,“浪难平”则突出浪潮之多,一浪接着一浪。
D.尾联诗人的视角由观涛转向城郭,目之所及,秋意无限,生出无限遐思。
16.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云:“朱庆馀诗,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字意清远。
”请结合刘克庄的评价赏析这首诗。
03【湖北省宜荆荆随高三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
堂成①
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②得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③。
[注]①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年底携全家来到成都,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得此诗。
②桤(qī):桤树。
桤木属的一种落叶乔木,叶长椭圆形。
③扬雄宅、《解嘲》:扬雄,汉赋四大家之一,蜀郡成都人。
扬雄宅又名“草玄堂”。
扬雄曾闭门埋头撰写《太玄》,有人嘲笑扬雄只知写《太玄》,但没有任何禄位,扬雄便写《解嘲》剖白心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环境背景勾勒出草堂的方位:背向城郭,邻近锦江,坐落在高地之上。
这折射出了诗人心向郊野的宁静。
B.颔联和颈联以极为幽微的诗笔描写了一幅“竹木之佳,禽鸟之适”的景象,尽显草堂清幽静谧的环境特点。
C.尾联诗人用“错比”一词,意在说明自己的德才无法与扬雄相提并论,并且后半句以“懒惰无心”进行自我嘲讽。
D.这首诗格律严整,对偶精工,但在整饬中又不乏摇曳变化。
如颔联将“叶吟风”“梢滴露”倒装,使得句法参差错落。
16.明末清初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
”本诗的颈联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
04【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
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翰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注】①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被革职,“谪戍伊犁”。
经长途跋涉,到达嘉峪关感慨万千,写下此诗。
②严关:即嘉峪关,是明清以来西北交通要道。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嘉峪关高达百尺,巍峨耸立,隔断了天之东西,地理位置非常险要。
B.颔联写高飞的楼阁,似与葱茏直立的秦树连结,城墙绵亘,似乎压低了陇上层云。
C.第六句描写的景色与“瀚海阑干百丈冰”相似,意在写大漠苍茫,条件艰苦。
D.尾联用“崤函之固”来作比,以崤函如同一颗小泥丸来衬托嘉峪关雄伟、险奇。
16.林昌彝在《射鹰楼诗话》中说林则徐“遣戍伊犁,出嘉峪关诗,风格高壮,读之令人唾壶击碎”。
请结合全诗分析其“高壮”体现在哪里。
05【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注】
欧阳修
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
【注】景祐三年(1036)作,时被贬夷陵令。
夷陵,今属湖北宜昌。
元珍、表臣,分别是诗人的两位友人丁宝臣、朱处仁的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上句描写山县景况,下句感叹岁月流逝,“穷”指诗人的境遇。
B.颌联承接上联,描述当地相沿已久的年末习俗:梳妆出游,载歌载舞,欢庆丰年。
C.颈联运用对比,诗人由夷陵今日联想到它的往昔,“平时”是太平时日的意思。
D.尾联叙事,写诗人携酒访邻,问询古事,与杜甫《客至》最后两句情感不同。
16.近人高步瀛评价此诗“兴会飙举”,即意兴昂扬超逸。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06【湖南省长沙市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见凝霜而思春日,但是看不见一点春天的痕迹,诗人心中倍感悲凉。
B.自然界万物轮回,生生灭灭,而梅树将酝酿作花,诗人认为不必为此嗟叹悲伤。
C.颈联表现诗人发现新春之难,也表现出诗人惜春、寻春心情的急迫与信念的坚定。
D.诗歌首尾呼应,中间转折自如,章法井然。
转折处善于用虚字斡旋,显得灵动而不板滞。
16.后人评价此诗“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附:参考答案
01【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
15.B (“渔翁生活是词人所追求的”错误。
陆词写“独去作江边渔父”,词中被迫投闲的渔翁表面上追求潇洒悠闲,内在却充满爱国志士的豪纵之气;张志和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的是在大自然怀抱里远离尘嚣,逍遥自在的渔翁生活,并非陆游真正所追求的。
)
16.①开篇描绘出词人戎马生涯的图景,可如今还有谁能记得?表达词人对于现实的无奈之情;
②终日畅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自己却被迫闲置,独作江边渔父,表现出词人壮志未酬的孤愤不平之情;
③最后一句借用贺知章的典故,点明皇帝闲置我,而这镜湖山水本就是属于闲人的,谁又需要“官家赐予”?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屑和厌恶之情。
02【豫东名校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10月份月考】
15.A
16.①视听结合,描写波涛的气势和声响。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波涛的形状比作起伏穿梭的鱼龙。
②采用类比,将涛水的颜色和白雪相比写其色;涛声与雪崩声,雷鼓声相比,写其气势和声音。
③托物言志,写船只借助涨潮得以远航,抒发内心无人赏识的情绪。
④以景作结,尾联,写心中无穷的情绪,化为丹叶黄花之景,无情胜有情。
03【湖北省宜荆荆随高三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
15.C “意在说明自己的德才无法与扬雄相提并论”错。
尾联意思是旁人把草堂错比成扬雄的草玄堂,我可是懒惰之人,也无心像扬雄那样作《解嘲》文章。
“自己的德才无法与扬雄相提并论”是诗人自谦的表现,但并不是使用“错比”一词的主要目的。
杜甫的草堂与扬雄的草玄堂有地理位置的联系,因此有人将两者相比,而诗人使用“错比”一词,主要是说明扬雄筑草玄堂是为了终了此地,但诗人自己只不过把这草堂作为避乱偷生之所,和扬雄的心情不同,从而体现自己在乱世流离中的彷徨伤感。
16.①颈联写翔集的飞乌、营巢的燕子,诗人以飞乌语燕类比自己携家人安身于草堂,美好祥和之景体现了诗人生活新定的喜悦;②飞乌不过“暂止”,草堂的营建对诗人来说不过是颠沛流离的艰辛路途中短暂的休憩之地,流露出诗人在动荡年代漂泊不定的伤感之情。
04【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
15.C “意在写大漠苍茫,条件艰苦”错误,第六句“翰海苍茫入望迷”是以大漠苍茫衬托嘉峪关的雄奇壮美,不是写条件艰苦。
16.①诗歌意境阔大雄浑。
雄关接天,飞阁与秦地树木相连,城墙压低陇地云烟,天山耸拔,戈壁苍茫。
(或写:景色雄奇壮观。
嘉峪关高与天接,阁楼凌空欲飞遥接秦树,长城城垣压低云烟,天山陡峭耸立,戈壁辽阔无边,一派形胜雄奇之景。
)
②情感格调高昂慷慨。
诗人虽是万里谪戍伊犁,但本诗情感却毫无低沉悲观之意,而是洋溢着对雄关峥嵘壮观景色的赞美,和对国运的忧思。
(未答出“情感格调”等词,能准确答出两种情感亦可。
)
③用语雄健豪放。
“百尺”“万里”写空间之高广,“千古”写时间之弘远;“斜压陇云低”“一丸泥”使用夸张;雄健豪放的用语及夸张手法使诗歌呈现出高壮的风格。
05【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
15 A “‘穷’指诗人的境遇”错误。
“穷”在诗中是“尽”的意思,与诗人的穷达境遇无关。
“时节峥嵘忽已穷”即岁月匆匆流逝,一年忽然到了尽头。
这一句与诗题中的“岁暮”相呼应。
16.①诗人虽被贬至偏僻山县,又逢岁暮,不因仕途受挫情绪低沉,关注的是当地的民风民俗和丰收的年岁,可见诗人豁达昂扬;②诗人感慨夷陵古今,想要了解荆楚先贤的遗迹,有效法先贤、造福于民之意,可见诗人情致超逸。
【解析】结合注释可知,诗人被贬为夷陵令,“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此地为偏僻山县,又逢岁暮。
但诗人写道“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女子们梳妆出游,载歌载舞,欢庆丰年。
诗人没有因仕途受挫情绪低沉,关注的是当地的民风民俗和丰收的年岁,可见诗人豁达昂扬;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诗人由夷陵的今日联想到它的往昔,携酒访邻,问询古事。
诗人感慨夷陵古今,想要了解荆楚先贤的遗迹,可见诗人心存百姓,有效法先贤、造福于民之意,可见诗人情致超逸。
15.A “诗人心中倍感悲凉”错误。
这首诗的首联见凝霜而思春日,表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
“霜凝”,季节是在秋冬之际。
诗人面对降霜、下雨的时节,并不慨叹悲戚,也不畏惧严冬的来临,而是觉得离春天愈来愈近了。
“春其渐起但无痕”,这一联为全诗定下了明朗向上的基调。
16.情:①诗人写自己在霜凝雨湿的季节期盼春天的到来,满怀信心寻找春天的踪迹,表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②诗人相信友人的佳作能为自己“洗昏睡”,表达了对友人音信的期盼与才情的赞美。
理:③自然万物轮回,一面在衰败,一面则在发生发展。
衰败中却有新生,不必嗟叹伤感。
【解析】
这首诗的首联“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是说“已经到了严霜铺地、零雨送秋的冬季,春天正在逐渐临近,只是还不见一点痕迹”,写诗人见秋霜而思春日,表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
颔联“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是说“不要叹息草木摇落枯萎,不久将有复苏的梅花缀满琼枝”,紧承首联,具体展示“春其渐起”的情状,霜威固然使草木摇落而变衰,但诗人认为不必为此嗟叹。
自然界万物轮回,生生灭灭;一面在衰败,一面则在发生发展。
衰败中却有新生,不必嗟叹伤感。
在草色垂死之际,梅树正在恢复青春,酝酿作花。
颈联“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是说“即使是短暂的停留,也应当整天整天地去寻找春天的信息,不惜跑遍处处村落,仔细寻觅”,补足“定有梅花当返魂”这一判断,“穷日日”前冠以“要须”,“遍村村”前冠以“无惜”,见出要发现新春之难,也表现了诗人惜春、寻春心情的急迫与信念的坚定。
梅花开放的季节是在冬末春初,深秋不能见到早梅。
但是,正当草色垂死之际,梅花之魂已在悄悄返回。
这是自然之势,必当如此。
尾联“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是说“从现在开始,我要按摩开有病的双眼,等待你清新的诗作和着春光,来洗尽我的昏昏睡意”,归结到自己,并回应题中“赠斯远”之义,表达了对友人音信的期盼与才情的赞美。
综上所述,此诗“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既有诗人情感的抒发,也有理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