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杨家埠木版年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学做杨家埠木版年画
作者:冯斌
来源:《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18年第06期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三大年画之一,是山东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杨家埠年画最早出现于明代晚期,清代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有“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画版数万”之说,流行于黄河下游一带,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杨家埠年画采用传统技法进行手工制作,题材广泛,风格纯朴,线条粗犷,色彩强烈,极具地方特点。
画面充满了情节性、趣味性及装饰性,强烈而直白地表达了当地劳动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的艺术风格享誉国内外。
2006年,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
杨家埠年画属于木版、水质颜料、套印年画。
初期在小案子旁坐印,后期改为在大案子旁站印。
其制作工艺独具一格,总的来说可分为绘稿、刻版、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巧细致,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绘制画稿。
画稿的设计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尤其要懂得广大农民的欣赏习惯。
在绘制线描画稿时,艺人先用木炭条、香灰勾出黑线稿,名为“朽稿”,在朽稿基础上再完成正稿。
第二步是刻版。
将正稿反贴在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以供雕刻,分别雕出线版和色版。
所谓线版,就是用来印整幅画轮廓线的版;所谓色版,就是用来印颜色的版。
每张画必有一块正版,是印线条和轮廓的,副版若干块,为套色用,其数量视所需颜色而定。
一幅画中设计了几种颜色,就要刻几块版。
杨家埠年画色彩鲜明,有的一幅画需要刻十几块版。
第三步是印刷。
早年印刷的材料采用江南竹纸,颜料也相当考究。
后来改用半毛汰纸、有的为宣纸。
画幅有大小之分,大的有整张棉连纸,称为“大贡笺”,小的或用二裁开、三裁开、四裁开,统称“小贡笺”。
艺人先印墨线版,然后印套色版,即用色版一次次印上不同的色彩。
这时,用棕把子往色版上刷颜料,再用“趟子”将纸在版上压平,颜色就印上去了。
最后处理跑色。
第四步是开脸。
即画眼、描眉、点唇、敷粉等。
年画印出来后,还要再手工补充、修饰各种颜色来进行简单描绘,使画面显得更加自然生动。
最后将印好的年画挂起来晾干,有的艺人还要盖印,修版后进行装订制作成老版书的样式或进行装裱。
这样,一幅幅杨家埠木版年画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