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建筑天地间》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遨游建筑天地间
一、语言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________。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________,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________,值得一看。
A.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
B.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
C.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D.别具一格不落窠臼独树一帜
解析: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格调。
符合①句中梅园独特的装修特点。
独树一帜:与众不同,自成一家或一派。
符合②句中苏轼独占一派的表述。
不落窠臼:比喻文艺创作不落俗套,有创新性。
符合③句中侦破小说新颖的构思特点。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天参观的石窟造像群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堪称当时的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B.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
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C.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看待世界也更加宽容。
D.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创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
解析:该题考核病句的辨析。
B项,搭配不当,应删除“看”。
C 项,句意重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可删去一个。
D项,动宾搭配不当,“开创”与“成就”。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最近工作很忙,但我会拨冗参加贵公司的开业大典。
预祝贵公司开业大吉!
B.我收到昔日好友的来信,他在信中问候说:“家严身体安康吗?”
C.您送给我的书内容丰富,充满真知灼见,我会好好惠存,常常研读。
D.小张在投稿信的最后写道:“我不揣谫陋,寄来拙作,请编辑斧正。
顺颂编安!”
解析:A项,“拨冗”指请对方百忙中抽出时间,不能用于自身。
B项,“家严”意为自己的父亲,谦辞,此处应该用“令尊”。
C项,“惠存”是敬辞,不能用于自身。
答案:D
4.针对下面材料中“相关方面”所谓“保护性拆除”的说法予以驳斥,要求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余音未了,网友又爆料重庆蒋介石行营被“保护性拆除”。
针对公众的质疑,相关方面回应称,正在进行的拆除性施工,是文物保护项目的一部分,是对旧址的“保
护性拆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驳斥时观点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要揭示出问题的实质;还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增强驳斥的效果。
答案:(示例1)这是冠冕堂皇的托词和借口!实际上是借保护之名,行毁坏之实。
(对偶)
(示例2)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既然拆除,何来保护?(反问)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社交、业余生活、饮食起居诸方面,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想想,这些习惯无一不是一点一滴慢慢形成的。
每个人都在不自觉地按着自己的习惯行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坏的习惯带来不好的结果。
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但也是很困难的事情,不同只在于坏习惯的形成往往是不知不觉的,好习惯的形成则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主观努力。
坏习惯形成了,改掉颇不易;好习惯形成了,一旦松懈下来,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应该明白习惯对人生成功的意义,并学会用好习惯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一生。
解析:第①处结合前文内容以及后文内容“这些习惯”,此处意思应是“都有自己的习惯”;第②处结合后文“坏的习惯带来不好的结果”,
此处意思应是“好的习惯带来好的结果”;第③处联系前文内容“坏习惯形成了,改掉颇不易”,此处意思应是“却比较容易丢掉”。
答案:①都有自己的习惯②好的习惯带来好的结果③却比较容易丢掉
二、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
张国宁
“在西部的漫长岁月中,我像一名埋头耕耘的农夫,一名专注登攀的行者,从来也没有想到在这垂老之年会获得如此殊荣。
”
2010年10月20日,何梁何利基金2010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设计大师、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锦秋作为本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唯一获得者,何梁何利基金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女性,发表获奖感言。
中学时期的张锦秋,受文学书籍的熏陶,梦想成为一名作家。
填报大学志愿时,父亲分析张锦秋适合当建筑师。
张锦秋的兄长当时在学习造船技术,父亲希望两个孩子一个造海上的房子,一个造陆地上的房子。
“父亲说得很浪漫,让我觉得当建筑师和当作家一样浪漫,我就应下了。
”她的父亲学土木工程出身;母亲曾就读于当时的南京中央
大学建筑系;大舅父留德学习建筑设计;而姑妈张玉泉更让她直观地感受到学习建筑设计的美妙:张锦秋至今记得,她姑妈家里放着大幅的图纸板,高高的绘图桌,橱柜中摆放着许多建筑杂志……在张锦秋幼年的印象里,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
1954年,张锦秋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
1961年,她留校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导师是中国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先生。
当时他准备全力研究宋代《营造法式》这本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打算让张锦秋参与。
她却选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梁先生当即指派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担任张锦秋的论文导师。
莫宗江对古典园林研究很深,领着张锦秋一干学生,对中国园林进行考察活动。
张锦秋回忆说:“每到一处,他边走、边看、边讲,揭示了许多我们看不出或不懂的美景和典故,特别是点评规划设计的成败,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入情入理。
从他那里得来的关于古建筑的系统知识,让我受用终生。
”
1966年春,张锦秋告别清华园,来到西安西北建筑设计院,开始了她的建筑设计生涯。
华清池大门是张锦秋设计的第一个作品。
古色唐韵的设计风格,让陕西建筑界人士眼前一亮,也使张锦秋深深地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大雁塔附近建设的“三唐”工程是张锦秋的另一得意之作。
通过
查阅资料与反复比对,她的设计思路渐渐清晰:大雁塔是唐代建筑,新建工程的风格要与古塔相协调,在高度和色彩上只能起陪衬作用,要具备传统的形式,更要符合现代功能的要求。
工程完成后,雁塔刚健,唐华幽深,刚柔相济,虚实相生,成为西安一景。
20世纪80年代,博物馆建设工程被列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项目开始启动,设计任务交给了西北设计研究院,张锦秋被委任为项目负责人。
到底要把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什么样子?任务书上只有一句话: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
最终,张锦秋设计的是一组唐代风格的宫殿,这个方案获得了认可。
张锦秋说:“唐代最具代表的应该是宫殿。
传统宫殿的要素和基本特征概括为:中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
这是中国古代宫殿的基本格局,因为它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宇宙观,天子就代表宇宙最高,所以它是一个宇宙模型的体现。
”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成了西安和陕西的标志性建筑,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
张锦秋说:“我的建筑创作可以说是在追求一种‘和谐建筑’。
在国际化的浪潮中,一方面勇于吸取来自国际的先进科技手段、现代化的功能需求、全新的审美意识;一方面善于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突显本土文化特色,努力通过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外来文化
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途径,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建筑。
”
中国建筑界泰斗、两院院士吴良镛评价张锦秋的建筑成就说:“她的文化根基来自于传统,但用于实践不拘泥于传统,继续创新,走向未来。
重要之点在于走向未来。
”
张锦秋说,一个城市的建筑师要对历史承担责任。
1991年,张锦秋接受了改造钟鼓楼广场的任务。
建成后的钟鼓楼广场,被西安人亲切地称为“城市客厅”。
在这里,不仅保留了晨钟暮鼓的风格,广场下面还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档商业区。
同时,由于地下空间的经营,又使得原来拥挤在破旧平房中的西安老字号焕然一新。
对于张锦秋的设计,有人认为太平凡不够震撼,而张锦秋恰恰是把自己的建筑作为古建筑的背景。
她说:“凡是破坏西安风貌的建筑张锦秋一律不做。
”
她设计的大唐芙蓉园是一座大型的文化主题公园,因其整体规划严整、传统风格浓郁而成为西安的新地标之一。
有其他城市的领导带着诚意找到张锦秋,希望她在自己的城市也设计一座这样的公园。
张锦秋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你们的城市跟唐朝有什么关系?风马牛不相及!”
张锦秋的创作成果得到了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
张锦秋的多部
作品被世界权威的建筑史专著《弗莱丘世界建筑史》收录;日本、韩国建筑杂志为张锦秋专门出版个人专辑。
她多次出国讲学并参加国际建筑展览。
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著名建筑历史教授彼得罗在其《“体用”中国传统的承续与发展》一书中指出:“中国建筑师开始探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语言在当代表达的可能性,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是张锦秋,她是中国第三代建筑师的领头人。
”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在何梁何利基金2010年颁奖大会上,张锦秋真诚地说:“获奖以后,我将更加努力和年轻人在一起,在祖国的沃土上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建筑开拓、创新、求实、奉献。
”
相关链接
①张锦秋代表作:西安大雁塔景区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群贤庄小区、西安钟鼓楼广场、陕西省图书馆、美术馆群体建筑、黄帝陵祭祀大殿、大唐芙蓉园、曲江遗址公园等。
陕西历史博物馆与新落成的延安革命纪念馆被选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项经典工程。
②何梁何利基金:何梁何利基金是由何善衡慈善基金会有限公司、梁鲸琚博士、何添博士、利国伟先生之伟伦基金有限公司出于崇尚科学、振兴中华的热忱,各捐资1亿港元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社会公益性慈善基金,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民间科技奖励
基金。
其宗旨是通过对我国取得杰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进一步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激励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张锦秋设计的好多建筑作品与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周围环境搭配、协调和融合,突显本土文化特色。
B.2010年10月20日,何梁何利基金2010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建筑师张锦秋作为本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唯一获得者,何梁何利基金历史上首位获得“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女性,发表获奖感言。
C.张锦秋设计的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组唐代风格的宫殿,这个方案获得了全部专家的认可。
D.张锦秋设计的众多建筑作品善于将现代化功能和审美意识与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结合。
解析:原文是“这个方案获得了认可”,不是“全部专家的认可”。
答案:C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中学时代的张锦秋受到文学书籍的影响和熏陶,立志做一名作家,但是由于父亲的阻挠,不得不放弃文学梦想,选择当了建筑师。
B.家人和亲人的影响让张锦秋逐渐喜欢上了建筑设计,其中她的姑妈张玉泉更是教导她说“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
C.在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张锦秋舍《营造法式》而选择了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是她遵从内心、遵从自己兴趣的选择。
D.张锦秋的设计既具有全新的审美意识,又突显本土文化特色,
是一种“和谐建筑”,所以她的建筑设计作品不能给人震撼的感觉。
解析:A项“但是由于父亲的阻挠”分析不当,父亲只是提出建议。
B项张冠李戴,“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不是她姑妈的教导,而是她自己的认识。
D项“她的建筑设计作品不能给人震撼的感觉”分析不当。
答案:C
8.请结合材料,试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张锦秋能成为一代杰出建筑大师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题时要从原文进行提炼概括,一定要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提炼,提炼概括时,要全面地综合提炼,不能遗漏要点。
答案:客观原因:家庭氛围的影响,名师的指导,当今城市建筑规划的发展为张锦秋提供了机遇。
主观原因:遵从内心和兴趣;善于思考钻研;尊重传统文化,恪守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