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脑病
10例尿毒症性脑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10例尿毒症性脑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尿毒症性脑病是一种急性或慢性脑综合征,发生在重度急性肾衰竭或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
主要特点是认知(注意力、脑力工作及记忆困难)、神经肌肉(肌阵挛、扑翼样震颤、呃逆、易疲劳)、躯体感觉(幻觉、性欲下降、妄想、睡眠差)或自主神经(感觉冷漠、低体温)异常[1]。
其具有发病隐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
现就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尿毒症性脑病患者10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
年龄39~79岁,平均66.4岁,全为尿毒症晚期患者。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7例,糖尿病肾病3例,本组病例神经系统表现:嗜睡、朦胧、意识模糊7例,谵妄、幻觉、狂躁1例,惊厥、抽搐、癫痫样发作2例。
2 护理对策2.1 注重早期病情的动态观察:尿毒症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
护理人员除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外,尤其要加强患者神志及精神变化的观察。
发现异常表现,如头晕头痛,思维迟钝,语言减少,表现淡漠,心情紧张、悲观,睡眠障碍等改变,要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2.2 准备抢救器材和药品: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吸痰器、口咽通气道等抢救器材备至床旁。
昏迷患者必要时作气管插管或切开,及时吸尽呼吸道分泌物。
若患者出现抽搐时,及时使用压舌板置于患者上下磨牙之间,按医嘱使用镇静药物等。
2.3 安全护理: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使用床栏、约束带,防止发生坠床等意外。
因脑部病变或低钙而出现抽搐的患者,注意保护,有专人陪护,以免自我伤害。
2.4 心理护理:尿毒症患者预后差,常有悲观和恐惧心理。
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护士在接触患者时态度要慎重,注意讲话的方式,语言要有亲和感,耐心听取患者的叙述,不与其争辩,更不要流露出轻视和厌烦情绪。
并要以熟练的技术操作做好各项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赖,消除紧张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5 饮食护理:尿毒症患者多数存有营养失调,食欲不振。
尿毒症脑病医学课件

地域差异
尿毒症脑病的发病率在不 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可 能与地区经济水平、医疗 资源等因素有关。
尿毒症脑病危害及重要性
对患者的影响
尿毒症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可能导致认知障碍、运动障 碍、情感障碍等,甚至危及生命。
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尿毒症脑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护理压力,是公共卫生领 域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尿毒症脑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脑血管疾病
针对不同类型脑血管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溶栓、 抗凝、手术等。注意事项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预防再次发作。
感染
根据感染类型和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注意 事项包括密切观察感染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抗生素治疗方 案、预防感染扩散。
心脏病变
针对不同类型心脏病变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 、手术等。注意事项包括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供血、 预防心律失常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尿毒症患者易出现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尿毒症患者心脏病变发生率高,危险因素 包括电解质紊乱、贫血、容量负荷过重等 。
感染
营养不良
尿毒症患者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尤其是 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
尿毒症患者易出现营养不良,危险因素包 括炎症、透析不充分、饮食限制等。
预防措施建议
02
03
04
癫痫型
全身或局部抽搐,脑电图异常 。
精神障碍型
表现为焦虑、抑郁、躁狂等精 神症状。
意识障碍型
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可伴 有肌阵挛、震颤等。
混合型
上述症状的组合出现,病情较 重。
尿毒症性脑病的护理

药物治疗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遵 医嘱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
电解质平衡
维持患者电解质平衡, 特别是血钾水平,以降
低心律失常风险。
紧急处理
对严重心律失常患者, 立即采取电复律等紧急
处理措施。
感染风险降低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
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原则。
口腔护理
加强患者口腔卫生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康复训练指导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认 知、情感等方面的训练。
指导康复训练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导其正确进行康 复训练。
评估康复效果
定期评估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康复效果最 大化。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CHAPTER
环境消毒
定期对患者居住环境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 气清新。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 感染。
其他并发症应对方案
消化道出血应对
肺水肿应对
观察患者大便颜色、性状及量,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止血措施。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 遵医嘱给予利尿剂等药物治疗。
营养不良应对
生活质量提升
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因护理措施而得到提升,包括睡眠、饮食 、日常活动等。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评价在护理过程中是否有效预防和处理了相关并发症,如感染、压 疮等。
经验教训分享
早期识别与干预
强调早期识别尿毒症性脑病的重要性,以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 患者预后的积极影响。
个性化护理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
尿毒症脑病的护理个案

护理个案:尿毒症脑病
尿毒症脑病是一种由尿毒症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常见于晚期肾脏疾病患者。
这种病症可以对患者的认知能力、行为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针对尿毒症脑病的护理个案的关键护理措施:
1. 监测病情: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状态和认知功能,包括观察患者的行为变化、注意力和记忆力的问题等。
定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2. 管理症状: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认知和神经行为问题,护士可以采取一些管理策略,如提供安静和安全的环境、提供适当的照顾和支持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控制抽搐、焦虑、失眠等症状。
3. 调整饮食:患有尿毒症脑病的患者需要遵循特殊的饮食限制,以减轻肾脏负担。
护士应与患者合作,确保他们正确理解并遵守饮食要求,如限制蛋白质、钠和钾的摄入。
4.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尿毒症患者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护士应监测患者的体液平衡,包括监测血压、体重、尿量和电解质水平等。
根据需要,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治疗以调整体液平衡。
5. 教育和支持:护士应与患者和其家人进行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了解尿毒症脑病的症状和管理方法。
提供情绪支持和应对技巧,
帮助患者和家人应对疾病的心理和情绪压力。
6. 与多学科团队合作:尿毒症脑病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肾脏专科医生、神经科医生、营养师等。
护士应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以优化患者的护理效果。
以上是针对尿毒症脑病的护理个案的一些关键护理措施。
每个患者的病情都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尿毒症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2023

尿毒症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2023尿毒症脑病最早于1831年由RiChardBright提出,属于代谢性脑病的范畴,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可逆性神经、精神症状,可能由尿毒症毒素蓄积、营养缺失、代谢紊乱、透析高血压、失衡综合征、移植排斥、药物(抗生素及抗癫痫药物使用。
引起,还包括一些应激状态,如创伤、感染等。
患者早期可表现为疲劳、乏力、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记忆缺失、认知障碍,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寡言、淡漠、意识障碍等,而重症患者呈现为退妄状态、木僵、昏迷、扑翼样震颤,甚至出现癫痫局限性发作或全身大发作,也可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震颤而误诊为帕金森病或综合征。
尿毒症脑病导致的神经精神症状常常是可逆的,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无特异性。
典型影像学表现是基底核区、皮质或白质受累,常表现为脑沟、池、裂增宽、脑室扩大,基底核、放射冠、枕叶、丘脑、额叶、脑桥、岛叶附近的低密度病灶,磁共振成像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脱髓鞘改变。
尿毒症导致的中毒代谢性脑病的病理生理是多因素的,主要由细胞毒性损伤和神经递质传递障碍引起。
目前认为代谢毒物及药物的积累,营养物质及能量代谢异常,脑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血脑屏障的改变、缺血性脑微血管改变,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失衡是主要致病因素。
现就尿毒症脑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代谢毒物及药物的积累1.1有机姒类化合物肾衰竭导致毒素等代谢产物的蓄积,各种代谢产物共同作用是尿毒症脑病最常见的发病机制之一。
尿毒症毒素蓄积导致脑突触功能受损、神经递质氨基酸平衡紊乱、钠钾ATP酶泵活性受损、血脑屏障损伤。
如尿素、肌酊、尿酸、甲状旁腺激素、β微球蛋白,服、多肽、多胺、酚类(酚和苯酚)、酚酸和吧咪酸、丙酮、葡萄糖醛酸、肉碱、肌醇、硫酸盐、磷酸盐等。
这些毒物被认为可能与抑制脑耗氧和某些呼吸酶活性产物有关。
有机脆被是引起尿毒症症状的毒性物质,肌酊、肌、服基琥珀酸和甲基肌是实验性惊厥毒素,在血清及脑中均显著升高,可能与伴随尿毒症脑病的癫痫和认知症状有关。
尿毒症(肾)性脑病

肾性脑病概述:是指急、慢性肾脏疾病所致的肾功能衰竭引起以氮质潴留为主的发生严重精神障碍一组疾病。
又称尿毒症性脑病。
一、病因病理病机(1)病因:是由于慢性肾小球、慢性肾盂肾炎和肾小动脉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
(2)发病机理:可能与血内胍类、酚类、尿素、尿酸增高、电解质代谢障碍等有关。
二、临床表现(1)精神障碍:①神经衰弱综合症,早期多见。
②抑制状态。
③意识障碍:嗜睡、谵妄甚至昏迷。
④幻觉或妄想状态。
⑤智力障碍等。
(2)神经症状:癫痫样痉挛发作、神经炎、朴翼样震颤、面瘫、眼球震颤、听力减退、视力障碍、脑膜刺激症等。
诊断①在已确诊肾功能衰竭的基础上;②如发现疲倦、无力、少动;③血内氮质增高和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可作诊断依据。
【肾性脑病的辨病论治】专病专方1.济生肾气丸每次6g,每日2~3次。
用于阳虚水泛证。
2.玉枢丹每次1.5g,每日2次。
用于湿热闭窍证。
3.保元强肾Ⅱ号每40片含生地黄、丹参各15g,枸杞子、何首乌、当归各12g,红参粉、大黄粉各6g,冬虫夏草3g,,(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1>:649)单味中药1.大黄单味大黄口服,大黄粉每日3g或生大黄浸剂4ml,每日3次,20天为一疗程;大黄注射液静脉滴注,50%的大黄注射液100~20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3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7~14天为一疗程;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
大黄治疗的机制主要是可使从肠道吸收的合成尿素原料之一的氨基酸减少,从而使肝、肾组织合成尿素量减少;再则大黄抑制了体蛋白的分解作用,从而使血中的尿素氮和肌酐随尿液排出体外;此外,大黄具有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的作用,可以改善毛细血管的脆性,利尿以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
2.冬虫夏草每日冬虫夏草4.5~5g,煎汤连渣服,或至灵胶囊(人工虫草菌丝),可以明显提高血浆蛋白含量,改善贫血及营养状态,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改善肾功能,调节细胞免疫,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预防继发感染。
尿毒症脑病的护理体会

尿毒症脑病的护理体会尿毒症脑病(UE)是由尿毒症引起的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尿毒症脑病属于慢性肾脏病终末期的严重并发症,具有发病隐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
它的最突出表现是患者高级神经活动异常,不自主运动及癫痫样抽搐发作,可出现去皮层或去大脑强直姿势。
如果能早期发现UE,并且给予及时治疗和护理,可减少和避免UE的发生,如果发生也能够及时改善症状。
1 UE的发病机制及诱发因素关于尿毒症脑病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存在争议。
研究显示,UE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与某些大、中分子物质在体内蓄积有关。
(2)与炎症介质有关。
(3)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有关。
(4)与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及因经济、家庭、社会等诱发精神障碍的因素有关。
2 UE的观察及护理2.1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UE的诱因观察患者神志及精神变化,及时反馈医生,以利治疗。
UE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精神改变,常常表现为倦怠、嗜睡、定向障碍、意识模糊等[1]。
严密监测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的改变,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正确留取各种检验、检查标本,及时发现并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
2.2强化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长期的肾脏替代治疗往往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患者。
患者因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常出现一系列影响身体健康的负性情绪,患者表现为焦虑、恐惧、忧郁、甚至绝望等。
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及时舒缓负性情绪,可减少和避免尿毒症脑病的发生。
护理中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方式。
要耐心细致地劝解开导,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患者面对现实,树立信心,提高治疗效果[2]。
2.3安全护理安全护理:①对有自伤或伤人倾向的患者,应主动与其谈心,消除其恐惧和疑虑。
同时要除去病房内一切不安全因素。
②对严重抑郁患者要加强巡视,少让患者独处,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改善患者情绪。
《尿毒症脑病》课件

治疗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针对病因的对症治疗和针对症状的 缓解治疗。一些药物如抗氧化剂、免疫调节剂等在临床试 验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肾移植
肾移植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法,可以恢复肾脏功能,减 少毒素积累,从而改善尿毒症脑病的症状。
透析治疗
透析治疗是尿毒症脑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包括血液透析和 腹膜透析。通过透析可以清除体内积累的毒集中、记忆力减退、抑郁、 焦虑等。
神经系统症状
如头晕、头痛、失眠、乏力、肌肉颤动 等。
意识障碍
如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等。
其他症状
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 状,以及高血压、贫血等其他全身症状 。
02
尿毒症脑病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
诊断标准
患者有慢性肾脏病病史,进入尿毒症期 。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精神异常。
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注意力不 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抑郁等。
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检查结 果支持尿毒症脑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精神异常,如脑血管病、癫痫、 颅内感染等。
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脑部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肺性 脑病等。
辅助检查
脑电图
尿毒症脑病患者的脑电图可能出现异常 波形,如慢波、棘波等。
血液检查
肾功能不全时,血尿素氮、肌酐等指标 升高。
头颅影像学检查
如CT或MRI,可发现脑部结构异常,如 脑萎缩、脑水肿等。
尿液检查
尿毒症患者尿液中可能出现蛋白尿、血 尿等症状。
03
尿毒症脑病的治疗
一般治疗
01
休息与活动
根据病情轻重,合理安排休息 与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尿毒症脑病医学课件

从供体采集干细胞,经过处理后植入受体体内,以促进肾脏组织的修复和再 生。
04
尿毒症脑病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均 衡饮食和适量运动。
控制病情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减 少对肾脏的损害。
肾脏保健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肾 脏疾病。
用于控制血糖,可能引起低血糖、胃肠道不 适等副作用。
药物治疗效果评估
1 2
评估指标
包括神经系统症状、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等方 面。
评估方法
采用量表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 法。
3
评估周期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03
尿毒症脑病的非药物治疗
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
通过血液透析机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中,通 过弥散或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史、典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诊断。脑电图检查可发 现脑电波异常,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脑血管意外、癫痫、药物中毒等鉴别。
02
尿毒症脑病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和治疗
尿毒症脑病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性,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
腹膜透析
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将配制好的透析液引入腹腔,通过弥 散和渗透原理,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同时补充 机体需要的物质。
肾移植
供体选择
选择符合医学标准的供体,进行配型和组织类型 检查,确保供体肾脏与受体匹配。
尿毒症脑病诊断标准

尿毒症脑病诊断标准尿毒症脑病是一种由尿毒症造成的神经系统功能抑制或损害的疾病,常见于肾脏疾病晚期,严重程度与尿毒症程度相关。
本文将介绍尿毒症脑病的诊断标准。
一、客观检查1. 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尿毒症脑病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精神状态改变、肌阵挛、震颤、抽搐、意识障碍等。
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注意力、语言、定向力、思维等方面的表现。
2. 意识状态评估一般情况下,对于患者的意识状态,应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评估。
GCS 包括眼神反应(4分)、言语反应(5分)、运动反应(6分),评分标准根据该三个方面的得分,包括评估等级: 15分(正常),9~14分(中度),3~8分(严重),0~2分(极重)等。
3. 血液生化指标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可以肯定地了解患者的尿毒症情况。
包括肌酐、尿素氮、尿酸等等。
二、临床诊断标准1. 经历午后或傍晚精神状态异常2. 行为改变,运动呆滞3. 失眠或嗜睡等表现以上三者中符合一个即可诊断为轻度尿毒症脑病。
三、诊断依据1. 根据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和尿素动力学检测结果,如肌酐和尿素氮升高,BUN/Cr>15,尿素动力学检测结果一型动力学曲线,诊断为中度尿毒症。
2. 轻度尿毒症;患者经历午后或傍晚精神状态异常,行为改变,运动呆滞,失眠或嗜睡等表现。
3. 中度尿毒症;患者精神昏沉,意识模糊,行为异常,心理状态紊乱,不同程度的抽搐,神经肌肉痉挛,对刺激反应不同等。
4. 重度尿毒症;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表现为昏迷、肌肉无力、呼吸缓慢、深度浅时呼吸和其他生命体征的不正常表现。
综上所述,患者是否存在尿毒症脑病,取决于其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临床表现的主要依据。
临床医生必须在尿毒症病人做全面检查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尿毒症脑病的诊断标准

尿毒症脑病的诊断标准尿毒症脑病是指在肾功能衰竭的情况下,由于肾脏无法正常排出体内代谢产物,导致脑部神经系统受损,产生各种神经症状,成为一种严重并发症。
这种病症的诊断需要一个逐渐排除的过程,通常需要多个医学专业的医师共同合作。
尿毒症脑病的医学诊断标准主要是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结果。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尿毒症脑病的常见诊断标准:一、患者神经系统表现患者出现神经系统表现是尿毒症脑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会出现嗜睡、烦躁、抽搐、言语障碍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
同时,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运动和感觉方面的异常,例如手脚抽搐、肌肉痉挛、震颤、手脚无力、感觉丧失等。
二、表现随肾功能下降而加重尿毒症脑病是尿毒症的一种并发症,因此肾功能下降越重,患者出现的神经系统表现也会越明显。
通过血肌酐、尿素氮等检查来评估肾功能,可以评估尿毒症脑病的严重程度。
三、其他可能致使神经系统表现的疾病排除由于神经系统的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而与尿毒症无关,因此在诊断尿毒症脑病之前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导致的神经系统表现。
例如,肝性脑病、药物中毒、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类似于尿毒症脑病的症状。
四、透析治疗反应显著透析是治疗尿毒症脑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排除体内毒素,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
在诊断尿毒症脑病时,如果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得到较好的缓解,则可以进一步支持尿毒症脑病的诊断。
综上所述,诊断尿毒症脑病需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结果。
通过神经系统表现、肾功能下降严重程度、排除其他疾病和透析治疗反应等因素来诊断尿毒症脑病,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
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怎样预防?

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怎
样预防?
【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后期出现的尿毒症性脑病,是血液透析患者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高级精神活动变化异常以及不自主运动功能的紊乱及癫痫样抽搐发作。
重症精神状态变化表现包括抑郁状态、情绪波动,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记忆的缺失,严重者可出现思维紊乱、澹妄、幻觉和妄想,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
运动功能的紊乱表现为精细运动震颤、手及舌的意向性震颤;肌阵挛;癫痫发作;共济失调,肌肉震颤,手足搐搦等。
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扑翼样震颤。
尿毒症性脑病的预防:早期进行充分、规律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主要依靠充分的长期血液透析。
对于初始透析的患者宜短时间透析、多次透析以预防透析失衡综合征,避免使用低钠透析液。
透析过程中,患者平时要注意纠正营养不良情况,补充优质蛋白质,低盐、低脂、低磷饮食,补充必需氨基酸,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注意预防电解质紊乱、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
肾移植的成功能够使神经系统病变减轻,脑电图恢复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入院后诊断为“慢性肾衰竭,肺炎”
2.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与低钙、低钠、低氯、高磷及酸中毒等有 关;
因此电解质紊乱程度与临床病情有密切关 系,治疗中要强调纠正水电解失衡的重要 性。
3.脑组织缺血缺氧、脑水肿和高血压
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的高血压、高血脂、 贫血和心肾功能不全可使脑血液灌注异常 ,致脑内广泛血管痉挛,组织缺血、缺氧 ,从而导致尿毒症性脑病的发生。
治疗:
一般治疗:补充必需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纠正营 养不良,控制高血压,缓解心力衰竭,纠正肾性 贫血,气道保护等;
纠正离子紊乱: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 衡
控制癫痫:丙泊酚、安定、鲁米那,必要时长期 应用丙戊酸钠;
治疗:
肾脏替代治疗:
透析:透析性脑病、铝中毒;建议早期短时
多次;
血液滤过:
肾移植
升高,必要时甲状旁腺切除术。
感谢您的聆听,谢谢!
4.感染及心理因素
感染(如尿路感染、肺部感染、急性阑尾 炎、带状疱疹等)能诱发和加重尿毒症脑 病;
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较强烈的 应激反应,出现一系列影响身体健康的负 性情绪。
诱因:
离子紊乱(低钙、低钠、低氯、高磷密切 相关,与高钾无明显关系);
酸碱失衡(酸中毒); 感染; 心理因素; 应用头孢菌素(竞争性抑制脑内γ-氨基丁
3-5期的患者患病率高达20%(日本); 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性别:男女患者发病比例无明显差异。
发病机制:
尿毒症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发生 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1.毒素聚集中毒:
尿毒症患者体液内约有200种以上物质的浓度高于 正常,但可能具有尿毒症毒性作用的物质约有30 余种。
尿毒症脑病
病例:
患者时某,女,27岁,患者于2013年2月11日以“ 恶心呕吐四个月,发热三天。”为主诉入院。
该患者入院四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自行口服治疗“胃 病”药物,上述症状无缓解,伴有头晕,尿量减 少,具体不详,无明显水肿,于我院门诊检查发 现肌酐2700左右,入院后发现血压明显增高,并 伴有贫血,诊断为“慢性肾衰竭”,行透析替代 治疗及输血纠正贫血,控制血压,病情稳定后出 院维持性血透治疗,每周三次,同时应用促红素 及降压药物。
酸复合物的活性); 贫血。
临床表现:
早期:全身不适、注意力不集中、失眠、 疲劳、情感淡漠、言语障碍、扑翼样震颤 、下肢无力;
晚期:认知障碍、幻觉、焦虑、肌阵挛、 手足搐溺、行为古怪、癫痫、昏睡、昏迷 。癫痫发作时意识丧失,四肢强直痉挛, 双侧可引出病理征。不自主运动表现为肌 阵挛反复发作。
辅助检查:
病理学改变:
脑膜纤维化,神经胶质的变化,水肿,血 管变性,局灶性及弥漫性神经元变性,脱 髓鞘变性。
腔隙性梗塞:由于高血压等引起。 脑细胞急性坏死。
鉴别诊断:
颅内出血:硬膜下血肿、脑出血、动脉瘤破裂 戒酒或撤药反应 特发性癫痈 颅内肿瘤(原发或转移性) 血管炎 脑炎(脑实质炎或脑膜炎) 铝相关脑病 空气栓塞
:脑萎缩、脑室扩张、局部低密度病灶及 大脑髓质病变;
:顶叶和枕叶皮层和皮层下区域T1信号强 度增加.
特异性有限。
辅助检查:
: 串行脑电图:在评估患者患者病情进
展方面非常有用。 广泛慢波:评估疾病恶化程度; 在急性尿毒症时,慢波功率比率增加 ,脑电图可能长达6个月恶化,之后慢 慢改善; 慢性尿毒症脑电图相对稳定。
2-18患者因间断抽搐转入我科,给予患者行治疗 两次,患者病情逐渐平稳,暂无抽搐,患者于222转出,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尿素氮:
肌酐
概念:
尿毒症性脑病( ,)是指急性或慢性肾衰竭患 者出现神经、精神等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 异常,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临床 综合症。
流行病学:
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患病率大 约在9.4%~13.6%;
(1)小分子物质:分子量<500d,尿素氮、肌酐 、胍类(甲基胍、琥珀胍酸等),各种胺类、酚 类等其中以尿素氮最多,约80%或更多;
(2)中分子物质,分子量为500~5000d,如甲状 旁腺素()目前证实与肾性脑病相关;
(3)大分子物质:分子量>5000d,如核糖核酸酶 (),β2微球蛋白、维生素A等也具有某些毒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