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茶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摘要: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诸多特色产物,其中,油茶就是我国
特产之一,在我国人工栽培的历史已有2000年之久,多分布在南方地区,以广
西地区的种植面积最大、范围最广。

油茶是一种四季常绿小乔木,喜温暖湿润的
气候,忌干旱和酷暑,对低温敏感,最适宜生长的环境气温为16~18℃,花期平
均气温要求在12~13℃,低温和霜冻均会造成油茶落花落果,最终导致减产。


茶整个生长周期还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水分,光照不足会导致枝芽徒长、结果少、果实含油率低;年均降水量要求超过1000mm,但花期不能有连续降雨,以免影响
授粉。

此外,油茶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最适合生长在土层肥厚、疏松透气、富
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中,要求地势较为缓和、排水良好。

关键词:油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引言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属山茶科山茶属,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资
源之一,含有山茶皂苷、茶多酚等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质,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
量高达90%,素有“东方橄榄油之称”。

1油茶生长习性
油茶是一种具有15a~80a盛果期、且需要多年生的木本油料作物。

作为世
界上的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油茶还被称为“油茶籽油”或“山茶油”,由于
油茶在前期生长过程中,会有大量养分被消耗,所以它的生长习性是“喜阳”。

一般充足的光照更有利于油茶树冠的扩展,而且种植油茶的区域必须是温暖的环境,从而可使油茶果子增大,促进茶油增多。

相反,油茶更惧怕严寒和霜冻的气候,其最适应的生长温度一般在14℃~21℃之间。

除了气候之外,油茶没有特殊
的土地要求,通常南方酸性的红土都比较适合油茶生长,特别是海拔在500m左
右的地势更能够促进油茶发育生长,含油率高、结果多,但坡度应控制在35°以下。

2油茶栽培技术
2.1实木苗培育
要选择高产量、高品质、强抗逆性的油茶品种。

在播种时,可以直接将油茶种子种在苗床上,经过1~2年的培育,最终会以裸根苗的形式出圃。

油茶在幼苗时期偏阴性,因此需要充足的水分和优良的土壤,最好在排灌良好的坡地上种植,坡地酸碱值应控制在6左右,选择沙质土壤。

油茶偏阴性,不适合种植在土壤干旱、排水不良的土壤中。

入冬时要先进行翻土,然后施加重肥,还要注意防治鼠害。

在播种前1个月,要先将种子在水里浸泡2~3d,再将种子放入沙床中进行催芽,催芽时间大概在18~22d,然后再播种到圃地中。

在种植时要以条状进行点播,2个苗株间距要控制在2cm左右。

在幼苗长到10cm时要施加1次速效氮肥,待幼苗长出3~4片叶子时,用铁铲在地下10cm处呈45°角切断主根,让侧根生根,同时再施加复合肥。

在幼苗生长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松土和锄草,并且让土壤中保持一定的水量。

2.2科学整地
在进行油茶林整地前,需要清除油茶林中树蔸、杂灌木与残留木等,保证油茶种植区域的整洁性。

根据油茶林地坡度的不同,可以自主选择合适方式进行整地,如施穴垦、带垦与全垦等方式。

栽培油茶前一个月是进行整地的最好时期,可以根据排水系统以及林地道路分区情况,进行科学整地。

如果选择在低山丘陵区域进行油茶种植,可以保留山脚、山腰与山顶等位置的植物,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影响油茶的正常生长。

利用全垦的方式进行整地,需要确定坡地低于10°,在整地过程中,不能出现逆向挖垦的情况,需要顺着油茶林地坡度进行,挖垦的深度要控制在≥25cm范围。

同时,还要顺着等高线来设置拦水沟,深度与宽度50cm~80cm。

而带垦主要适用到坡度处在10°~20°林地内,结合等高线来进行水平带的挖掘,从上向下进行水平阶梯的挖掘与构筑,内外高差控制到
10cm~20cm。

此外,梯面的宽度应控制到>1.5m的范围。

而穴垦则适用在坡度为20°~25°林地之内,应先开展拉线定点,结合相关的规格来挖穴,要求心土和表土分开堆放,先利用表土来填穴,再利用心土来对穴面予以覆盖。

2.3选种挖穴
在进行油茶栽培过程中,应选择符合种植的实际生态环境的品种,保证油茶
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较强抗病虫害能力,避免油茶受到病虫害等问题
的困扰,导致油茶质量以及产量难以提升。

还需要对油茶种植区域进行定植挖穴,控制好油茶种植密度,避免油茶种植过于紧密或者是过于疏松,不利于油茶的生
长和产量。

挖穴的规格为70cm×70cm×70cm。

2.4苗木栽植
油茶为常绿阔叶树种,幼苗主根较长而侧根少,油茶对于土壤水分的要求较高,在晴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很容易由于水分流失而影响造林效果。

此外,油
茶造林成活率还与空气湿度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关,晴天水分不足,容易造林失败,而雨天则有利于油茶造林,注意在造林时要做到栽紧踏实。

2.5林间管理
油茶的林间管理主要包括追肥、除杂、垦复和定干整形等。

定植初年可不必
追肥,在定植第2年、第3年于3月前进行追肥,在距离树干20~30cm处开环形
沟施肥,每株施速效氮肥50~90g,促进生根发芽,并在入冬前施大量有机肥或土
杂肥5~10kg/株,为油茶过冬积蓄能量,此后每年的施肥量要根据油茶的树龄逐
年增加。

除杂要每年定期开展,除掉林内零星的乔木、灌藤和杂草等,避免与油
茶争夺养分,减少病虫害。

垦复必须坚持“三年一深垦,一年一中耕”的原则,
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肥力。

冬季以深挖为主,在树冠投影内部浅挖、外部深挖,深度控制在20~25cm;夏季中耕要浅挖,尽量不要伤及树根,深度控制在
10~15cm。

待油茶树高约1.0m时,可在距离地面0.6m处短截主干,使油茶在不
同方位形成分枝,之后则按照“一干三枝九条梢”的方式进行修剪,剪除枯枝、
弱枝、病虫枝、交叉枝等,要求因树制宜,大年重剪,小年轻剪,最终使油茶树
冠上下立体化,达到通风透光、养分集中、减少病虫害的效果,形成高产稳产的
树体结构。

3油茶病虫害防治要点
病虫害是导致油茶质量以及产量降低的重要因素,应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避免油茶病虫害的发生以及流行。

油茶种植中常见病虫害有炭疽病、软腐病、根
腐病、尺蛾和茶毒蛾等。

如果油茶感染炭疽病、软腐病,会导致油茶果、叶、枝
梢和花蕾等部位受到影响,出现落果、落蕾、落叶、枝梢枯死、枝干溃疡等情况,病情较为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油茶整株死亡。

油茶地上部分以及各幼嫩部位均可
受害,受害部位主要以果实为主。

在发现油茶感染上述病虫害时,需要及时清除
感染的油茶枝、油茶叶等,可以在春夏时期定期喷施1.0%波尔多液,在发病早期
可选择50%多菌灵予以防治。

结语
油茶有着特殊的生长习性,其实用价值更广,因此在油茶种植与产业化发展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油茶育苗技术的创新发展,重视现代技术的融合,因地制宜,科学育苗,更不能忽视后期管理工作,依据苗木生长发育情况加强土水肥管理,
苗期要注意防治油茶根腐病,出圃前在全光照下育苗炼苗,真正做到规范化、科
学化、高效化管理,提高油茶种植质量和产量,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清生.油茶育苗与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5,35(23):111-112,126.
[2]邬颖.油茶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方法[J].林业与生态,2018(1):34-35.
[3]许雯,李荣喜.油茶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7,34(9):1-3.
[4]赵国新.那坡县油茶育苗栽培及防治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20(03):98-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