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蒂蛀虫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荔枝蒂蛀虫防治方法
由于蒂蛀虫的种群数量有随果实发育至采后陡升陡降的特点;生活习性上幼虫又有孵化是从卵壳底面直接蛀入核内一直生活至老熟,不转果,难以触杀的难点,因此防治上重点在果期世代,化学防治重点在产卵前的成虫。
采果后,种群繁殖力下降,天敌自然控制作用高,一般不宜使用药剂防治,以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杀伤果园天敌种群,引发其它次要害虫的发生危害。
具体措施:
1.物理防治。
套袋法。
近年栽培上用无纺布套袋妃子笑、三月红、黑叶等品种的果穗,有提高品质、果壳着色之效,可结合防治病虫减少春后虫源,具体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喷酒防蛀蒂虫及防霜疫霉农药再套袋,既保果又减少虫源扩散。
但对糯米糍品种不适用,会增加酸度及裂果。
2.农业技术。
适时攻放秋梢、控冬梢,短栽早熟品种三月红、妃子笑、黑叶等花穗,可减少越冬虫源。
3.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灭幼脲1000~2000倍液,或混合异源植物次生物质、印楝乳油、桉叶乙醇提取物对产卵有避忌作用;生物农药BT(苏云金杆菌)按出厂产品含菌量指导稀释浓度。
25%杀虫双500倍混合90%晶体敌百虫800倍,根据预测预报在成虫羽化期产卵前的午后、傍晚重点喷布果穗及其附近枝叶,均有良好保果效果,对天敌
影响很小,对人畜、寄生性天敌也小。
菊酯类及高效剧毒的有机磷制剂杀虫效果虽高但对天敌杀伤大,不宜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