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在大柳行金矿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SN 1671 -2900CN 43- 134 7/TD
采矿技术第
17卷第4期
Mining Technology, Vol. 1 7 , No.4
2017年7月July 2017
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在大柳行金矿的应用<
周佳琦1,李景波2,尹旭岩3
(1.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2.山东黄金金创集团大柳行金矿,
山东蓬莱市265600; 3.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重庆400030)
摘要:山东黄金大柳行金矿属于急倾斜极薄矿体,其开采一直受到矿体厚度的制约,针 对其原留矿法资源回收困难,采矿效率差,采场经济技术指标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上向 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并确定了切割、回采工艺,采场试验表明,该采矿方法应用效果 良好,经济技术指标得到显著提升,贫化率下降到9%,损失率下降到8%,可为同类矿山 开采提供参考。
关键词:充填采矿;急倾斜极薄矿体;上向水平分层采矿法
0 前言
我国正在开采的黄金矿山中,急倾斜极薄矿脉
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开采此类矿山一直存在诸多 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矿体赋存条 件的特殊性,不可改变性造成的,例如:
(1)
资源回收率低。
受矿体成矿因素以及其他 地质因素影响,该类矿体厚度常小于1m ,矿脉分支 复杂,矿岩界限不规则,回采时,废石混人率大,矿体 边界难以控制,资源贫损严重,回收率不理想。
(2)
作业安全难以保障。
由于矿体厚度薄,作
业空间狭小,当使用留矿采矿法回采此类矿体时,依 靠留矿堆控制地压,工人仍需站在矿堆上进行作业, 安全得不到保障。
(3)
资金周转困难。
该矿采用的留矿法在大量 放矿之前积压大量矿石,以此常造成配矿困难,导致 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山东黄金金矿集团有限公司大柳行金矿奄口矿 区黄金储量丰富,矿体品位高,但受到急倾斜极薄矿 体赋存条件的掣肘,一直以来生产能力得不到提升, 资源回收情况不甚乐观,为更好的回收利用该矿黄 金资源,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延长矿山服务年限,该 矿决定对原有采矿方法进行变更。
为此提出了上向 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生产实践表明,采用该采 矿方法,损失贫化率得到了显著改善,生产能力以及 工作强度也得到了明显好转。
1地质工程概况
山东黄金金创集团有限公司大柳行金矿奄口
568井矿区矿体总体产状213°平均倾角67°,平均 厚度0.6m ,属于急倾斜极薄矿体。
矿区矿体受构 造蚀变带控制,赋矿岩性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及
石英脉,矿床连续性好,无夹石。
岩石坚固性系数
高,稳定性较好,无不良地质作用。
围岩稳固性一 般。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为构造裂隙水、断 层裂隙水等,对井下施工作业影响较小。
2
矿山开采现状
矿山此前主要使用的采矿方法是留矿采矿法。
采场长度40〜50 m ,宽为矿体厚度,中段高40
m ,预留6 m 间柱和3 m 顶柱。
采切工程主要包括
脉外运输巷、出矿巷、回风平巷、回风井以及人行通 风天井的施工。
回采随切割拉底形成落矿自由面开 始逐层向上回采,采场作业利用贯穿风流通风。
每 次回采局部放矿后,需保证平场、撬顶工作质量。
局 部放矿量一般为崩落矿石的1/3,使回采工作面始 终保持2.0〜2.5 m 左右作业空间。
整个采场回采 结束时,再进行最终放矿。
评价:该法随矿山开采深度不断下降,地压管理 愈发困难,且矿脉厚度变化严重,采场损失贫化难以 控制,工人平场工作强度高。
积压矿石时间长,影响 矿山正常资金周转。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青年科研项目(JA 15073).
周佳琦,等: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在大柳行金矿的应用7
3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法
试验采场位于奄口 568盲井六中段一19线,采 用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见图1),沿矿脉走向布置,不留间柱,仅设一底柱,矿房中部布置一顺路溜矿井、一充填井以及一顺路人行天井。
随回 采作业的进行,依作业空间灵活崩落围岩用以充填空区,矿石经溜井溜放至采场底部运输巷道装车运走。
图1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
3.1矿房结构尺寸
试验采场沿走向布置,长为60 m,底柱高度取4 m,相邻采场不留间柱,仅充填时在采场两侧设混凝土板墙,以降低损失贫化。
3.2采准切割工程
现阶段试验采场范围内的沿脉巷已经形成,试 验采场的采准工程在现有已完工程基础上进行。
沿 脉巷断面尺寸为2.0 m X2.0 m的1/3三心拱,布置 于下盘一585 m水平,用于出矿。
从盲井六中段沿脉巷到出矿巷进人矿体并向上掘进顺路人行天井和溜矿井至一585 m水平顶板上方4 m位置,留出底 柱,顺路人行天井和溜矿井用6 m m厚的原型钢板顺路架设,施工好后即可进行切割拉底工作并形成自由面。
切割拉底工程结束后,即可在切割水平搭设人工假底,在矿房底柱上胶结C20钢筋砼假底,厚500 m m。
采用®12m m钢筋,钢筋网度为250 m m X250 m m。
人工假底搭设结束后,在切割水平上向掘进断面规格为1.8 m X2 m,角度约为62°的 充填天井。
全部采切工程的采切比约为14 m/k t,各主要米切工程工程量如表1所示。
表1采切工程量
序号工程名称长度/
ni规格/m2工程量/m3
丄出矿巷52X220
2充填井50丄.8X2丄80
3溜矿井5丄.5X15113
4拉底巷602X2240
5合计丄2045 丄.33.3 回采工艺
3.3.1回米顺序
使用7655气腿式凿岩钻机由拉底空间开始向上打孔,上向依次分层爆破回采,分层回采高度取2 m。
每一分层回采结束后在落矿前于采场内铺设旧胶布,回收粉矿,防止混人废石,降低损失贫化率。
当每一分层矿石回采结束后,在相邻采场间砌筑混凝土隔墙,隔墙厚度取0.8〜1.0 m,再进行废石充填。
待矿房矿石回采完毕后,结合矿区和中段规划,再回收底板4 m厚的矿石。
3.3.2 凿岩爆破
凿岩时主要使用7655型风动凿岩机钻凿与矿体倾向平行的上向扇形深孔,孔径38 m m,孔深2.2 m,排距0.8 m,孔底距0.8 m。
爆破时采用孔内延期微差逐孔爆破技术,于孔内中部放置药包,并采用 毫秒延迟塑料导爆管,将二号岩石乳化炸药以不耦合装药的形式置人炮孔。
出矿块度按照规定要小于300 m m,米场内遇不稳固情况时可米用短锚杆,锚 网或圆木进行临时支护。
3.3.3 通风
盲井六中段新鲜风流从下盘的脉内巷以及顺路人行天井进人一19线南北侧的试验采场,在充分冲刷工作面之后,污风经由回风井通过主扇风机排出至地表。
3.3.4 出矿
矿房内爆落的矿石经溜井下放至盲井六中段的出矿水平即一586 m水平,并通过沿脉巷将矿石
提
采矿技术2017,17(4)
升至地表。
采场崩落的大块矿石需进行二次钻孔爆
破破碎。
3.3.5 地压管理
矿房在通风结束后,可进人矿房对顶板进行安
全检查并处理危石、浮石。
局部围岩不稳固时可考
虑选择采用锚杆对顶板进行支护处理,锚杆长度2.0 m,锚杆间距随矿岩稳固情况可进行调整,正常情况
下锚杆网度为:排距1.5 m,孔距1m,围岩破碎可加
挂金属网。
由于大柳行金矿奄口 568井矿岩较为稳
固并且是采用充填采矿法回收矿石,因而地压管理
工作较为简单,但在进行地压管理时仍要做到:采空
区充填时,及时检查充填作业情况,确保充填质量并
定期对沿脉巷、出矿巷以及采场作业区域顶板进行
全面检查维护,及时进行撬毛。
不符合要求的支护
工程,责令现场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或返工。
3.3.6通讯及照明
(1)运输巷道上每隔5 m至少要设1个照明灯泡。
(2)采场天井每个天井口平台上设置一个照明灯泡。
(3)每个采场都要有一套完整的通讯设备。
3.3.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该矿在试验采场使用上向水平分层采矿法,采
场生产能力上达到45 t/d,采矿贫化率下降到9%,
损失率下降到8%,采场千吨采切比14 m/k t,采出
矿石量13299 t,其中金属量43.89 k g,经济技术指
标提升明显。
4 结论
通过对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的试验应
用,大柳行金矿晻口 568盲井六中段一19线南北试
(上接第5页)
[13]尹贤刚,谌立勇,李应龙.电耙道复合支护技术研究[].矿业
研究与开发,2011,31(06): 49-50,64.
[4]谌立勇,赖伟,向阳春.会理铅锌矿节理化软岩电耙道支护
技术[].采矿技术,2013,13(04) :0-42.
[5]姚海斌.电耙和铲运机出矿方式在铜矿峪矿的应用[].有色验采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
方面:
()采场技术指标得到显著提升,损失贫化率
降到9%和8%,资源回收率提高。
(2) 采切,回采作业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工人劳动强度得到明显改善。
(3) 资金流转通畅,矿石随采随出,采场内不再积压矿石,企业运转资金链得到保障。
(4) 地压管理强度上升,随该矿开采深度下降,改善了留矿法地压管理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王莉,明世祥,张永达,等.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连续
采矿法在某金矿的应用矿业研究与开发,2015,35(07):
5-8.
[]李中彪.削壁充填采矿法在桂花铜矿缓倾斜极薄矿体中的应
用[J].采矿技术,2012,12(03): 7-10.
[]常荣凤,景宏祥.削壁充填采矿法在金渠金矿的试验与应用
[].黄金,2009(08)27-30.
[]尹升华,吴爱祥.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现状及发展趋势
[].金属矿山,2007(12): 10-13.
[]李兴尚,吴法春,许家林.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优化研
究[].金属矿山,2006 (4):1-3,6.
[]宋健,王福才,安长保.急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方法选择中的
多目标灰色决策[].东北大学学报,1998(6) :9092.
[7] 周君才,宦秉炼.稳固围岩急倾斜极薄矿体中降低矿损贫化
的途径[].云南冶金,1988(2)18-20 ,8.
[]解世俊.金属矿床地下开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
[]采矿手册编辑委员会.采矿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0]郏友富,王洪武,曾晟,等.基于FLAC3D上向水平分层充
填采矿法数值模拟[J].云南冶金,2008,(4)10-13.
(收稿日期:2017-04-14)
作者简介:周佳椅(995 —),男,吉林四平人,主要从事金属
矿床地下开采研究,E m ail:74 131 6356@。
金属(矿山部分),2006(05):2-3,48.
[6]郏重,赵云胜,谭宝会.软弱破碎岩体巷道破坏形式分析及
支护技术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6(8):44-48.
(收稿日期:2017-06-05)
作者简介:龙泽勇(971 —),男,重庆铜梁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采矿工程及相关管理工作,E m ail:4025’170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