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议论文的构思与布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议论文的构思与布局
作者:
来源:《新作文·中考作文智囊》2011年第01期
内涵点说
许多考生在写议论文时不会分段,无论什么样的文章,永远都是“三段论”:开头、中间、结尾。

其实,“三段论”是不会谋篇布局的表现,也是一种思想上的逻辑混乱。

人们在分析说理时,总有一定的思路和顺序,或者先总后分,或者先分后总,有的层层递进,有的正反对照。

如果构思合理,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将全文分成五六个段落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应该的。

而且,把文章的段落切分得细致一些,也是作者思辨能力强的体现。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应该体现严密的分析和较强的思辨色彩。

从开头到结尾,段落之间要有变化,内容要不断推进,层次之间应该互相呼应,只有这样,才能把道理讲得深刻细致,严密周全。

这些特点,仅凭“三段论”式的结构无论如何是达不到的。

知识梳理
议论文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
1.纵式(又叫打井式)。

即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比如:
(1)“层层深入”式。

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进行论述。

(2)“起承转合”式。

即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从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

2.横式(又叫切西瓜式)。

即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例如:
(1)“总论分论总论”式。

即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2)“总论分论”式。

即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3)“分论总论”式。

即对所要论述的观点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方法指津
鲁迅先生写文章,即使是写一篇几百字的短文,也不是马上摊开纸就动笔。

他总要先“打腹稿”。

这就是构思过程。

动笔写文章之前,怎样进行构思呢?
我们知道,阅读是一个发现中心思想的过程。

反过来可以发现,构思的中心环节是提炼文章的主题。

而文章的主题不是主观臆想的,外加上去的,是通过把现实生活的材料所蕴涵着的思想意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开掘出来的。

构思的过程,是一个“消化”材料的过程。

文章的构思首先是吃透题材的内容,而题材的内容又来自于生活素材。

因此,构思首先是理解生活,没有活生生的材料,就无从构思。

在文章构思过程中,随着对生活理解的深入,文章的主题思想会逐步明确。

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加以整理、选择,分出主次、真伪,进而深化主题。

构思好比是设计文章的草图,可以采用编写提纲的方式来对文章进行构思。

如命题《为“班门弄斧”叫好》的构思提纲:
①“班门弄斧”通常是贬义的,是“不自量力”的意思,为常人所否定。

②确立观点:敢于在“班门”(权威)弄斧,突破常规思维,不为传统观念束缚,很好!
③正面论证:处女作的发表,普通人的发明创造,甚至于科学家的新发现,正是敢于在“班门”弄斧而又有所突破的结果。

④反面论证:如果人人都不敢在“班门”弄斧,“班门”永远是至高无上的,“班门”终将消失;正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取消“后浪”,长江就成了一潭死水,最终摆脱不了干涸的命运。

人类社会也是一样,没人“班门弄斧”,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⑤总结全文: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敢于在“班门”弄斧的人应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与日俱新,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这样,一篇议论文的构思就完成了。

沿着这一构思,在文章中添枝加叶,一篇有血有肉的议论文就脱颖而出了。

例文精批
春分
安徽张璐
春分的太阳或许是最公正的,它把阳光公正地分给地球的南北。

生活中看待任何事物也应像春分时节的太阳一样——公正。

历史的长河中,有许许多多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的人物,统一中国的秦始皇;推翻封建王朝的孙中山;开国建业的毛泽东……但历史却让一个人背上了千古骂名——曹操。

曹操篡夺了刘家的天下,历史称之为不忠。

曹操为人奸诈、阴险,还策划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连京剧里演曹操都是白脸奸臣。

但公正地看待曹操,他也有英雄的一面。

公正地看待他,他有任人唯才的博大胸襟。

关羽被曹操俘虏之后,曹操并没有因为他是刘备的一员干将而诛杀他,而是以礼相待,并任为将军。

他求贤若渴的态度在他的诗作中也得以体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当年刘备第二次投奔曹操,曹操的谋士力主铲除后患,曹操却劝以“当今乃用人之际,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保住了刘备一命,并重用刘备。

或许正是因为他豁达的情怀,才使梦想攀龙附凤的谋臣策士纷至沓来。

公正地看待他,他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军事才能。

官渡之战就是他书写下的神话。

或许赤壁的烟云未能散尽,但半壁江山就是他智慧的结晶。

公正地看待他,他有飘逸、洒脱的诗人风度和气质。

读他的诗文,我们常能感受到一种英雄的气势。

面对短暂的人生,他不屈服,高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样一种政治抱负有着让生命变为永恒的味道,显得很有品位。

公正地看待他,他不是一个好臣子,但三国的乱世如果没有他,北方人民怎能有安定的生活?他在“忠君”与“忠天下”之间选择了后者。

春分的太阳是最公正的,何不让这春分永驻人们心间?让公正永满人间。

作者由节气“春分”的特点引出如何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大问题,构思新颖。

用四个排比段,层层深入,一气呵成,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引用曹操的诗句评论曹操,使评论更有说服力。

首尾呼应,升华主题。

写作启示
本文构思新颖别致。

作者由“春分”联想到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公正地看待“背上了千古骂名”的曹操,从选材上看先胜一筹。

而内容上从政治、军事、文学才华三个角度分析曹操的历史功绩,逐层揭开曹操的辉煌一面,慢慢穿透了一代英雄的灵魂,表现出一个中学生对历史的深切思考。

结构的处理也非常精当,分明匀称的层次,显示着一种形式上的完美。

全文流畅大气又不失华丽,足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学素养。

佳作引路
心中的睡莲
2007年河南一考生
寒冬的蜡梅,因为有着对春日的向往才吐露了芬芳;蚕的幼蛹,因为有着对光明的憧憬才有了生命的飞翔;逆境中的人们,因为心中有坚强的信念才能够成功。

坚强的信念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心底,驱除黑暗。

在潮湿阴冷的牢狱中,司马迁的心无限悲痛。

他选择了屈辱地活着,这在常人眼中是多么卑贱。

但我知道,他心中有一个信念,一个让他无法放弃生命的信念——完成《史记》。

他想到了父亲临终时的话语,想起了父亲辛勤劳苦但未完成的史书,他选择了坚强地活着。

伟大的信念是他生命的支柱。

坚强的信念好似一个方向盘,让人时时把握生命的方向。

史铁生经历了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之后,终于明白了生命的真谛——拥有坚强的信念才会成功。

一次又一次的磨砺使他明白了“生命是一个过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于是他开始坚强地面对生活,才有了今天辉煌的成就。

坚强的信念挽救了迷途的游子。

拥有了心中的睡莲——坚强的信念,就拥有了生命的极致。

因为没有坚强的信念,项羽终于被刘邦打败。

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却在最后迷失了方向,被刘邦打得措手不及。

是他忘了自己最初的雄心壮志,还是他把那最坚强的信念抛弃了呢?不管怎样,他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

因为没有坚强的信念,许多人半途而废,事倍功半。

后唐庄宗最终失去了江山,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李煜作为一代诗词才子,也泪洒黄泉。

只要心中永存睡莲——坚强的信念,便会拥有生命的朝气,生活的动力!
只要心中永存睡莲——坚强的信念,就会抓住成功的机遇,驶向理想的彼岸!
写作启示
这是一篇综合运用多种构思方法写出的议论文佳作。

文章开头运用一组排比句,不仅显得气势磅礴,先声夺人,而且又十分巧妙地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心中有坚强的信念才能够成功。

作者先运用“层层递进法”进行构思,正面列举了司马迁、史铁生的事例,这两例一前一后正好构成递进关系。

之后又从反面举出项羽、后唐庄宗、李煜的事例,这三个反面事例又和前面两个正面事例构成对比的关系,这是在运用“对比构思法”进行构思。

最后又用“因果构思法”中的“由因推果”的方法进行构思,从而达到最佳的论证效果。

人生需要磨炼
2010年福建龙岩一考生
若把成功比作绚丽的蝴蝶,那么,磨炼就是束缚蝶儿的蛹。

化蛹成蝶,蝴蝶必经之路。

而接受磨炼,则是成功的前奏。

接受磨炼,重塑自信。

让滔天巨浪化为碧波,让逶迤五岭化作泥丸。

二战时期叱咤风云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从小因病被人讥笑为“跛子”。

在逆境中成长的他,却因此而获得了非同一般的自信。

他告诉我们:既然磨炼无法逃避,为何还要哭泣?也许笑对生活,会有更美的彩虹出现。

慷慨激昂的演说,鹰一般自信而犀利的目光,让他成为美国的骄傲。

磨炼,恰恰是自信的风帆啊!
接受磨炼,跨越层累。

让障碍沉入海底,让我们的风采在蓝天飞扬,这样的姿态,不由得让人又想起那个坚强的女孩:海伦·凯勒。

面对聋哑盲的三重打击,她曾经迷茫,甚至曾有放弃生命的念头,但这又算什么呢?看不见阳光,可以把温暖捧在手中;听不见笑声,可以用心
灵去感受;说不出震撼人心的演讲,却依然可以用双手一点点记录下三天光明的畅想啊!你接受磨炼,跨越障碍的微笑,定会是阳光下最美丽的瞬间。

接受磨炼,拥抱成功。

让昔日的阻碍成为今天的辉煌,让昨天的磨炼成为今晨的朝阳。

你是否记得让中国骄傲的刘翔?运动场上的他身姿矫健,栏间的一跃如猎豹般敏捷。

你可知道,这个亚洲飞人曾经练过跳高,而且被教练判了“死刑”。

身高的劣势,几乎将他打败,可是他却从容地接受了——接受磨炼吧,阳光总有一天会绚烂的,成功总有一天会到来的。

于是这一天来了——12秒91,再到12秒88,他终于冲破了束缚翅膀的蛹,让磨炼成为成功的动力。

古今中外,成大业者必都经受过磨炼。

但只要接受这些磨炼,你就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束缚成功之蝶的蛹已经蜕去,你已经化蛹成蝶,振翅欲翔了!
写作启示
这是一篇内容丰富,中心突出的上好议论文。

文章为了证明自己的中心论点——做人从接受磨炼开始,提出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方面来证明挫折对于成功的重要作用。

然后又在三个分论点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高。

这样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来安排层次,显得很清晰、很有条理。

本文在表达上逻辑性强,层次非常清晰,全文按“接受挫折,重塑自信——接受挫折,跨越层累——接受挫折,拥抱成功”的思路结构全文,结构显得相当清晰、分明。

没有翅膀照样可以飞
2010年四川双流一考生
人生,不是十全十美的。

我们在面对自身的不足时,要坚定地站起来说:“没有翅膀照样可以飞。


有多少人身体上有着缺陷,但他们并不气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了盲聋哑人,悲惨的遭遇曾让她痛不欲生,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她克服了重重困难,自强不息,成为了美国19世纪著名的作家。

再塑生命,这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多少汗水啊!
贝多芬一生坎坷,在他的音乐创作达到巅峰的时候,听力衰退,最后失聪,这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来说,是多么可怕的打击啊!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他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信念,凭着坚韧无比的意志,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身体的缺陷不但没有摧毁他们,反而磨炼了意志,他们飞得比平常人还高。

还有一类人,他们没有优越的生活环境,残酷的现实不但没有击碎他们的梦,反而“曾益其所不能”。

爱迪生家境贫寒,只读了三个月的小学就失学了。

但他勤于自学,善于思考,对科学实验如痴如醉。

在研究灯丝的材料时,就大胆地将各种丝状物用来做实验,通过数以千次的实验,才最终成功地发现了钨这种最好最便利的灯丝。

居里夫人在无比艰苦的环境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实验了数年才将镭分离出来。

镭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好处,不仅用在医学方面,还用于科学方面。

她说:“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
坚持不懈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他们都有信念,跌倒了不气馁,坚定地站起来,向着心中的理想奋斗,最终超越了自我。

我们坚信,没有翅膀照样可以飞!
写作启示
文章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观点,结尾再次点题,强化了中心。

文章结构完整。

主体部分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身体有缺陷和环境艰苦的角度进行举例,论证“没有翅膀照样可以飞”的观点,文中过渡自然,结构紧凑。

本文所选取的都是名人事例,分别举了身体有残疾的作家海伦·凯勒和音乐家贝多芬,家境贫寒、工作环境很艰苦的科学家爱迪生和居里夫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即学即练
1.滚滚的黄河波涛,向我们诠释着“壮美”的内涵;江南的小桥流水,告诉我们什么叫“柔美”;还有那清脆的鸟鸣,溪水的颤音,悦耳的音符……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写满了“美”,等待着你去发现,去感受,去拥抱。

请你以“也是一种美”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

思路点拨
美的范围很宽泛,我们可以在其中任选一点作为自己写作的切入点。

我们总是向往远处的奇山异水,却对身边的朝霞夕露、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等等视若无睹。

从这个角度拟题,我们可以拟为“身边风景也是一种美”等。

我们还可以选择人文艺术、历史古迹之美。

这类美中,包含着古人的智慧,也包含着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只有细心体味,展开联想,我们才能理解他们的博大内涵以及向后人昭示的道理。

从这个角度拟题,我们可以拟为“历史也是一种美”“文化也是一种美”等。

我们还可以写社会人情之美。

生活中的事物千差万别,用一颗欣赏的心灵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发现事物表象后真实的美,那才是美的极致。

追求自然朴素的美和内在本质的美,也就达到了美的最高境界。

从这个角度拟题,我们可以拟为“智慧也是一种美”“善良也是一种美”“真实也是一种美”“朴素也是一种美”“放弃也是一种美”等。

2.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提到新加坡,无人不知那儿环境优美,是个花园城市;那儿经济繁荣,是“亚洲四小龙”之一。

但是,当你真正走进了新加坡,你会惊讶地发现:虽然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但是新加坡人有高度的忧患意识,包括国防忧患意识、环境忧患意识、安全忧患意识、家庭忧患意识和个人的生存忧患意识,这正是他们使自己乃至国家永葆活力的秘诀。

请你以“心中常存忧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我的写作提纲:
3.有人认为财富就是“万能”的金钱,有人认为财富是美丽的精神家园;有人认为财富在远处,有人认为财富就在脚下;有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富,甚至某种痛苦的经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你有着怎样的财富观呢?请以“财富”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我的写作提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