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安全操作规程编写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编写指南
操作规程目录
第一章工艺技术规程
1.1装置概况
1.1.1装置简介
1.1.2工艺原理
1.1.3工艺流程说明
1.1.4工艺流程图
1.2工艺指标
1.2.1原料指标
1.2.2半成品、成品指标
1.2.3公用工程指标
1.2.4主要操作条件
1.2.5原材料消耗、公用工程消耗及能耗指标第二章操作指南
第三章开车规程
3.1开工统筹图(开车方案)
3.2开工纲要(A级)
3.3开操作(B级)
3.4说明(C级)
第四章停工规程
4.1停工统筹图(停车方案)
4.2停工纲要
4.3停工操作
4.4停工说明
4.5紧急停工说明
第五章专用设备操作规程
第六章基础操作规程
6.1机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1.1离心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6.1.2计量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1.3××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1.4××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2冷换设备的投用与切除
6.2.1水冷换热器的投用与切除6.2.2空气冷却器的投用与切除6.3加热炉的开停与操作
6.4关键部位取样操作程序及注意6.5其他单体设备操作规程
第七章事故处理预案
7.1事故处理原则
7.2紧急停工方法
7.3事故处理预案
7.4事故处理预案演练规定
第八章仪表控制系统操作法
8.1DCS系统概述
8.2主要工艺操作仪表逻辑控制说明及工艺控制流程图
8.3装置自保的逻辑控制说明
8.3.1装置自保的逻辑控制图
8.3.2装置自保的逻辑控制说明
8.3.3机组自保的逻辑控制说明
第九章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
9.1安全知识
9.2安全规定
9.3装置防冻凝措施
9.4本装置历史上发生的主要事故、处理方法及经验教训
9.5本装置易燃、易爆物的安全性质,**范围、闪点、自燃点
9.6本装置主要有害物、介质的有关参数
9.7本装置污染物主要排放部位和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第十章附录
10.1设备明细表
10.2主要设备结构图
10.3装置平面布置图
10.4可燃气体和硫化氢报警仪布置图10.5装置消防设施布置图
10.6安全阀定压值
10.7控制参数报警值
10.8常用基础数据
编制说明
生产装置操作规程中技术要素的编写内容及顺序
一、装置概况;生产规模、能力、建成的时间和历年改造情况;
二、原理与过程:该生产装置的生产原理与生产过程
三、生产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说明。
流程图的画法及图样中的图形符号应符合国家、
行业标准的规定。
四、生产装置的平面布置图。
可标出危险点、报警器、灭火器位置。
必要时可单独列出危险点、报警器、灭火器的位置图。
五、设备明细:将设备分类列表,注明设备名称、代号、规格型号、主要设计性能参数等。
六、操作步骤:装置开工操作,装置停工操作,大型机组和单体设备操作法等操作步骤,要按照以下要求编写:
1、分级要求
A级:是整个操作规程的总体框架和主体结构,它规定了规程的主要操作顺序和状态。
B级:是不同状态的过度和各种具体的操作动作。
C级:主要针对操作动作进行解释,为使用操作规程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说明。
2、文字表达方式
“(操作者代号)+(操作性质代号)+(谓语动词)+(宾语补足语)”的语言格式表达要阐述的内容,且每一句话只表明一项动作。
3、操作性质代号
说明动作的性质,分别用“()—”、“[ ]—”和“〈〉—”表示确认、操作和安全,即:状态
确认用()—表示,操作动作用[ ]—表示,安全操作项目用〈〉—表示。
4、操作者代号
表明操作者的岗位名称。
班长用M表示,内操用I表示,外操用P表示。
操作者代号填入上述操作性质代号中,两者组合使用。
七、操作指南的编写
操作指南应按装置组成部分或系统分别编写,按操作控制参数、产品质量指标等内容编写目录,每一个操作指南内容应包:控制目标、相关参数、控制原则、影响因素、正常调整、异常处理,以及控制失控后转入相关处理预案等,控制原则要有说明并画出控制回路图。
八、事故处理预案的编制,要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现象:通过仪表或现场发现的异常变化
事故原因:分析导致事故的原因
事故确认:通过仪表数据的变化分析或现场确认做出判定
事故处理:具体处理操作
九、事故处理预案演练规定要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处理时操作熟练、准确。
十、专用安全、环保规定:防火、防爆、防毒等
特殊要求,一些共性的安全、环保处理措施,如有必要单独在这部分列出。
十一、附录A(提示的附录)设备明细表(包括安全消防和环保设施明细表)
十二、附录B(提示的附录)主要生产技术参数控制范围
十三、附录C(提示的附录)危险、污染物质及特性
PS:
A级:是整个操作规程的总体框架和主体结构,它规定了规程的主要操作顺序和状态,其面向管理层。
B级:是不同状态的过度和各种具体的操作动作,基面向操作人员的。
C级:主要针对操作动作进行解释,为使用操作规程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说明,这是对B级的补充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