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幼儿园小班数学教育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育论文
在数学活动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一种情况:积极参与的孩子总是这么几个,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总是处于一种被动跟说或是聆听的状态,能力强的孩子大声一说,他们赶紧附和,这样一来,这些理解力比较好的孩子,数学就越学越有趣,他们的思维也就会越来越活跃,而那些理解力不是很好的孩子,或者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孩子,会觉得数学活动枯燥无味,没有意思,结果他们与数学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
这是因为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活动来得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
小班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在发展,于是就要求老师在组织指导活动中要多花心思。
数学活动因为它本身的严谨性、条理性比较强,所以课堂教学的紧密性、知识点的连续性、孩子的理解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与其余活动相比,有趣性和宽松性相对就差一点,那么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它的挑战也就越大,因为他们的自主性、操作性方面都不是很好,所以,对于这种现象我一直在考虑,到底是数学活动本身的原因,还是我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分析下来发现,我在平时的小班数学活动中关注点存在着一些偏颇和忽视,也就是说我一般比较关注数学整个活动的趣味性,整体孩子的接受能力,在问与答之间比较多的采用集体的形式,而对于孩子的能力差异点关注很少,给予孩子的发展机会是不均衡的。
看到了这个问题,在这学期的数学活动中,我设计活动时,在每个活动环节的安排上不但考虑了这个数学活动的整体递进要求,更重要的是对每个环节适合哪层能力的幼儿操作,进行了严密的思索和定位,希望通过我的这样一个探索,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够成为活动的主人,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能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个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看到了我们班孩子对数学的热情,他们在活动中,都争着要求表现自己,而我根据不同层次的提问与指向,让他们的这种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好几个平时从来不举手的孩子也勇敢地举起了小手,回答着他们能回答的问题。
在每个活动中,我让每个孩子至少获得一次当主角的机会,就连最坐不住、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小朋友也被吸引住加入了进来,所以我想我的这种次尝试应该是成功的,不过还应该更具体地落实到每个环节中,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让每个孩子都发展。
不过在活动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因为每个层次的指向性很强,所以那些不是这个层次的孩子每次操作时也都非常想尝试,但由于机会只有这么几个,他们只能等待,所以这让他们有点按捺不住,导致在活动中一次次上前表现,一方面课堂秩序稍有混乱,另一方面这部分孩子当时的情绪就不能满足。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又进行了反思,进行了探索尝试……
我想:在今后设计活动时,作为教师一定不能盲目,一定要在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差异有层次的来设计活动,这样既不会影响整个活动秩序,又可以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孩子在每个环节中的情感需求,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的发展。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800余户,4000多人,寨门口悬挂着冯骥才先生题写的“侗乡第一寨”横匾。
寨子建于山中盆地,四面群山环抱,一条小河穿寨流淌。
此时肇兴正在大兴土木,修建基础设施。
沿河寻访,河水不是很清,河湾平静,从下游往上看时,河岸人家密集,商铺客栈林立。
房屋属于干栏式吊脚楼,大多用杉木建造,有了些年头,屋顶铺盖青瓦,冬暖夏凉,经济实用。
远处的水面一片白亮,房屋倒影水中,影影绰绰,有晾挂的染布水中幻化,或有人走出房间,半身嵌入天空一片云,等我走近时,两只鸭子嘎嘎叫着游过来,撞碎了那些灵动的光影。
侗寨人家全是陆姓,分出五支房族,居住在五个自然片区,当地把片区称为“团”,由此有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
当地人依旧种着田地,普遍都做些生意,乡土菜馆,农家客栈,遍地开花,生意清闲,也参加挖沟修路,实干是侗寨的精神。
寨中五团,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均为重檐八角攒尖顶,高低、大小不等,蔚然壮观,形成最为著名的鼓楼群,被誉为“鼓楼之乡”。
肇兴的寨路,很多是从农家吊脚楼下经过,穿行侗寨,看见老人闲坐在家门口,青布衣服,青色头帕,手里攥着一个干苞谷,口中自言自语,慢悠悠地扳下苞谷籽,扔给不远处的鸡鸭。
五只鸭子哩哩哩地用嘴巴水中乱啜,三只土鸡围在老人身边,抬高了头,等待下一次喂食。
不远处,一群民工热火朝天地干活,有说有笑,老旧的鼓
楼静静地看着村寨的变化,沧桑的风雨桥上挂满了深青色土布,时间在这里,仿佛不曾流逝。
次日早晨去了堂安村,踏着一条铺满青石的乡村小路,沿山而上,饱览山区梯田梯地的特色风光。
走到半山腰的时候,放眼望去,整座山坡都被开垦成了梯级田地,注入水,就是田,放干水,就成了地。
现在有些地里种着油菜,满块青绿,有些依然水汪汪一片,田中央几段大树枝罩着,保护着稻田里的鱼。
鱼不时泥田里弹跳,激起一圈涟漪,水很浅,看得见青鱼鲤鱼,也有金鱼,直想脱掉鞋袜,挽高裤管,下田摸鱼儿去。
看着这方梯田,也就是看着山地上的民族对生活的热情,对选择的诠释,山地上的人们对田地的热爱和渴望,如此强烈;数百年之前这里还是险山恶水,而一旦有了山区民族的选择,努力过后,才有了今天的风景。
顿悟,风景往往无法选择,风景只和选择之后的努力有缘,风景总是在选择之后。
堂安村的旅游开发工作基本为零,村子保留着原生态的汁味。
路上总能遇到下田劳动回家的妇女,包着头巾,蓝衣黑裤解放鞋,肩头一挑青草;或是村民出村上山耕作,腰别弯刀篓子,牵着一头牛;或是走寨访亲的外村人,衣着鲜丽,担些酒米鸡鸭,腊肉熏肠,笑容满脸。
路边有见歪斜的木建楼房,不知谁家放养的鸭子沿着路边沟渠觅食,见人走近,并不惧怕,竟大摇大摆从行人面前经过,走进民房下整齐排列的柴禾缝隙中。
深圳手机维修论坛详细问题了解下!。